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故居在什麼地方 蒲松齡之妻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故居也就是現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城東約8華里,至今還保留著的一個小村落,蒲家莊,為什麼世人對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會這般的留意,原因就是一部蒲松齡窮其一生所編著的這本《聊齋志異》享譽海內外而名聲大震。

蒲松齡故居照片

蒲松齡故居蒲家莊,原名三槐莊。始建於宋代,這個村子的得名是因為村子裡面有三棵古槐,所以又稱蒲家莊為三槐莊。康熙年代中所提到的滿井也與蒲松齡故居蒲家莊息息相關。這個村落可有著濃厚的神秘的色彩。

蒲松齡在文學方面的建樹是不可磨滅的,蒲松齡逝世後,在1980年建成了蒲松齡紀念館,蒲家莊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村落,對於蒲松齡故居的修整,設立了比較完成的部門,對於其規模也是進行了擴建,這樣精心的擴建和各個部分的完善,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現在的蒲松齡的故居,不再是華麗的紀念館似的建築,而是映照蒲松齡早年的生活環境,修整成了是一座恬靜的院落。那幾顆古槐還是挺拔在門前,作為這個村落的地標。 大門上依舊是懸掛著郭沫若為蒲松齡故居題的那五個字。顯得是那樣的莊嚴肅穆。蒲松齡生前喜歡的花花草草也是盛開了滿滿的庭院,四周還是普通的民房住所,跟蒲松齡生前沒什麼兩樣,多了些許生活的氣息。

蒲松齡之妻

蒲松齡之妻是劉氏,劉氏是離蒲家莊二十多里的道口村的一位鄉村秀才的女兒。劉氏從年輕的時候就很勤快,善於做家事,是一位賢內助,劉氏的防線織布,搓麻繩的活絡比其他的家庭婦女都要拿手,由於操勞過度,還落下了胳膊疼的病根。

蒲松齡畫像

劉氏這個人在生活上將蒲松齡的父母,以及蒲松齡照顧的無微不至,是一位非常孝順的女子。對於丈夫也是言聽計從,百般疼愛。蒲松齡之妻劉氏在家庭的維持上很是節儉,與蒲松齡生活的這幾十年裡總是省吃儉用,把好的總是留給在外教書的蒲松齡。這使蒲松齡很是感動於感激。一直到劉氏去世,蒲松齡很是對她念念不忘,甚是心疼。

蒲松齡之妻劉氏還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婦女,她基本上不認識幾個字,兢兢業業的照顧著蒲松齡的起居生活。蒲松齡的很多詩詞和著作都是來自於劉氏的本身,對於劉氏來說,在蒲松齡的創作上,兩個人幾乎是沒有任何交流的,因為劉氏沒有文化,不認識字,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們兩個人彼此間的生活。

蒲松齡在十九歲考試第一獲得認可之後,之後的幾十年裡總是名落孫山,蒲松齡之妻劉氏在蒲松齡五十歲左右的時候,曾勸解蒲松齡放棄科舉考試,她認為這麼多年了都沒中舉,這就說明蒲松齡沒有高官福祿之命,可以看出劉氏是一個非常懂得知足的人。

郭沫若評價蒲松齡

作為清代最為出名的小說家,蒲松齡的大名因為他潛心創作的《聊齋志異》等作品而家喻戶曉,而因為他創作的鬼怪故事中包含的對社會現象的極大諷刺,所以他寫的故事也更加地深入人心,歷史上也曾經有郭沫若、魯迅等人曾經評價過蒲松齡,郭沫若評價蒲松齡的一副對聯到現在仍然非常出名。

郭沫若評價蒲松齡對聯

郭沫若評價蒲松齡的這幅對聯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寫下這幅對聯的契機就是郭沫若在參觀蒲松齡故居時偶發靈感寫下的,這幅對聯不僅僅表達出郭沫若對蒲松齡在文學創作的創作手法上高人一等的技巧的讚賞,而且郭沫若的對聯中還包含了他對蒲松齡在抨擊社會現象的創作上的鞭辟入裡和勇敢的精神的讚賞。

除了郭沫若評價蒲松齡的一副對聯比較出名之外,魯迅對蒲松齡作品的評價也是經常為人所熟知的。魯迅在自己的一本《中國小說史略》中曾經提到過,“《聊齋志異》於詳盡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這一評價包含了魯迅對《聊齋志異》的題材、人物形象以及創作風格的欣賞。魯迅評價這部作品的題材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描寫的都是鬼妖之間的事情,但是作品中的創作形象卻並非都是恐怖的妖怪,而更多是都是一些接近“人”卻又高出“人”的形象,蒲松齡在創作風格上則是透過寫這些妖魔之事來諷刺當時貪官橫行的社會現狀。


蒲松齡字什麼

蒲松齡生於中國古代的清朝,按照古代文人稱謂的慣例,每個人不僅要有姓名,還應該取字和號的稱謂,這是因為古代的人們可能是以名或者字來立世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但是字和號也並非可有可無的。蒲松齡就是以名立世的所以後人熟知的也都是他的姓名,那麼蒲松齡字什麼號什麼呢?

蒲松齡畫照

根據史書的記載,蒲松齡一生共有兩字,其中一字叫做留仙,另一字則是劍臣,另外蒲松齡還有一個雅號叫做柳泉居士。蒲松齡的祖籍並不是在他的出生地山東淄博,而出生在這裡的蒲松齡雖然已經面臨著逐漸敗落的家庭狀況,但是蒲松齡從小的成長環境仍然是比較安逸的,再加上蒲松齡的家庭出身本身就是知識分子家庭,這就讓蒲松齡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其間閱讀了大量的典籍,這也為他19歲時的一夜成名和之後許多年的科考之路以及聊齋等作品的創造打下了基礎。

另外,蒲松齡的兩個字留仙和劍臣從一定程度上闡述了蒲松齡這個知識分子的志趣和追求。相傳在蒲松齡參加地區範圍的科考時蒲松齡並沒有按照常規的八股文進行寫作,而是打破常規的模式進行答題,這也讓當時不拘一格的考官非常欣賞,於是蒲松齡竟然連續三場考試都拿到了第一名併成為一名秀才。但這種自由的風格並沒有在之後考取舉人的科考中得以延續,蒲松齡直到離開人世都沒有成功。

蒲松齡後人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蒲松齡後人一共有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而從現在發現和可以查證的資料來看,蒲松齡女兒的相關記載是很難找到的,而關於蒲松齡的四個兒子的資料則有一些記載。蒲松齡的四個兒子中長子叫做蒲箬,第二個兒子叫做蒲篪,第三個兒子名為蒲笏,而第四個兒子則是蒲筠。其實,除了這四個兒子的記載之外,能夠從詩文中看到的還有蒲松齡的長孫也就是蒲箬的長子,姓名叫做蒲立德。

蒲松齡與兒子畫像

蒲松齡後人中很多人都受到了蒲松齡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蒲松齡早年忙於自己的事情所以很少親自教育他的的子女們因而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另一個原因則是蒲松齡的一生都沒能實現自己的對科舉和仕途的夢想,因而他就把自己想要取得功名的心思很多地寄託在了自己的後人身上。根據蒲松齡曾經寫下的《聊齋詩集》,從中間能找到20多首為了教育他的子孫而寫下的詩篇,這些詩篇的內容就是試圖教育蒲松齡後人在鑽研科考方面的技巧以及表達他呼籲子孫們博取功名的強烈願望,從中可以看出蒲松齡對自己後代教育的嚴格。

蒲松齡對後代的嚴格也並非沒有收穫,蒲松齡的長子蒲箬就曾經成功地通過了秀才的考核,之後還做了貢生,成為貢生之後當地的知縣還曾經為其親自題匾,雖然蒲松齡後人蒲箬並沒有在科考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但他在功名之路上比蒲松齡走得更遠,而且之後也成為了一名教書先生,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蒲松齡的意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91 字。

轉載請註明: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故居在什麼地方 蒲松齡之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