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魏忠賢有女兒嗎
人們肯定覺得很可笑,誰都知道魏忠賢是個太監,太監是不可能有後代的,他在進宮後跟皇太子的乳母客氏一起狼狽為奸,在皇宮裡面為非作歹,很多人都害怕他們,連皇帝的妃子他們都敢害,連皇后的孩子他們都敢害死,可謂是壞事做盡,人人都是恨之入骨,但都是敢怒不敢言。
電視劇裡的魏忠賢女兒
但是魏忠賢是有女兒的,這不是杜撰,而是真實的歷史。原來魏忠賢是自願進宮的,他當太監的時候已經二十一歲了,已經在老家結過婚了,還有個女兒。但是魏忠賢無所事事,家境貧困,無力養活家人,又欠下賭債,所以他乾脆在市場上狠心把女兒賣了,換得去京城的盤纏。後來他的女兒便在一戶姓楊的人家當童養媳。
後來魏忠賢在宮裡與皇太子的乳母客氏結為對食,在皇宮裡狼狽為奸,為了擴大權勢,他收了很多善於巴結阿諛奉承,給他大筆賄賂的人為義子,這就造成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全天下都知道魏忠賢是一個太監,但是全國各地都有自稱是魏忠賢兒子的人,他們打著魏忠賢的旗號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百姓們無不對這些人深惡痛絕。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更有那些無恥的人竟然以當魏忠賢的乾兒子為榮,因為這能給他們帶來很多好處,藉機打擊自己的仇人和政敵。與此相對比的是,魏忠賢的親生女兒卻自幼就在別人家當童養媳,受盡婆家的冷眼,過著貧困的日子,她也許根本不知道她還有一個有權利的人人痛恨的父親,不知這是福是禍。
魏忠賢后代存在嗎
人們都知道大奸臣魏忠賢是個宦官,所以討論他有沒有後代似乎沒有必要。魏忠賢是在二十一歲才進宮的,他在當太監之前是結過婚的,還有個女兒。
魏忠賢畫像
因為魏忠賢年輕時家境貧寒,又好與人賭博,令人不齒的是他當時決定進宮當宦官來躲債,為了湊齊路費,他竟然在市場上把女兒賣了。現在只知道他這個女兒被賣給一戶姓楊的人家做童養媳,長大後過著貧困的普通人的生活,所以魏忠賢是沒有直系後代的。也許魏忠賢還有親戚,他們肯定有後代,而且魏忠賢得勢後,收了很多幹兒子,不過他們都是看到依附魏忠賢有利可圖,沒有常人的父子親情的,這些人在魏忠賢死後,迅速土崩瓦解,他們都極力撇清與魏忠賢的關係,根本不可能認為是大奸臣的後代。另外,魏忠賢由於生前做了很多壞事,百姓們都對他恨之入骨,只要遇到說是魏忠賢的親屬,誰都恨不得將他們粉身碎骨,所以即使是魏忠賢的親戚,都紛紛為了避禍而改名換名,過上隱姓埋名的日子,更是不敢招搖,所以現在魏忠賢的後代很難找到了。
不過由於市場經濟下,人們為了給自己所在地搞一些名人故居之類的有些旅遊價值的地方,於是就有山東即墨的一個小漁村宣稱村裡的一棟明清建築就是魏忠賢的故居。村裡老人說,這戶人家的主人是從河北遷過來的,還是個太監,所以懷疑是魏忠賢。不過是真是假,只是眾說紛紜。
魏忠賢與客氏的關係
魏忠賢因為躲債進宮後,便一直不甘心只是做個伺候人,受人奴役的小太監。他很有心計,很會察言觀色,當他得知當時年輕貌美的皇太子的乳母客氏在宮中有些權勢,覺得有利可圖,便藉機接近客氏,給客氏很多好處。
魏忠賢與客氏
客氏正好也覺得在宮裡一個人勢單力薄,正好這時候想有個人能幫她,於是二人一拍即合,從此二人在宮裡結成“對食”,公開成雙入對,引人側目。周圍那些妒忌他們的太監宮女都對他們有閒言碎語,可是皇帝總是念著客氏的養育之恩,不僅不懲罰他們,還封客氏為“奉聖夫人”,承認他們的不正當關係。
因為客氏的關係,魏忠賢也被升職為秉筆太監,掌握了朝廷的詔書釋出之權,一時間這二人權勢擎天,無人敢不聽他們的話。客氏在宮內大肆用及其殘忍的手段迫害那些敢對抗她的宮女太監,甚至連皇帝的妃子都敢下毒害死,皇后對此很不服氣,她就設計害死了皇后腹中的皇子,以至於皇宮內烏煙瘴氣,人人只是聽客氏的,連為皇帝選妃的權力都把握在客氏手裡。
而魏忠賢則在外面對東林黨人等忠臣大肆迫害,製造冤獄,指使那些善於巴結的義子爪牙們在全國各地監聽百姓的言論,只要聽到有人對自己不滿的,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死,弄得百姓們都避之不及,不敢隨意說話,全國上下一片黑暗,百姓苦不堪言。後來魏忠賢被流放之後,知道老百姓不會放過他,就在半路上就自己上吊死了,在宮裡的客氏也被賜死了。
歷史上的魏忠賢是哪個朝代的人
明朝末年權傾朝野的大太監的魏忠賢原本就是一個河北的一個小混混,他家境貧困,又喜歡遊手好閒。一次他與別人賭錢輸了,怕仇人追債只好進宮當太監。
魏忠賢畫像
因為明朝皇帝大多昏庸無能,身邊的太監往往靠哄騙取得皇帝的信任,繼而為非作歹,成為很有權力的人物,連一些大臣都怕他們,老百姓更是避之不及。魏忠賢想著這也是一條出路,說不定能討得宮裡的貴人賞識,能得到一些好處呢。
果然魏忠賢頭腦靈活,他討好當時皇太子的乳母客氏,二人狼狽為奸,宮裡的人都害怕他們,連皇帝的妃子皇后都怕他們。
魏忠賢當然不滿足只在皇宮作威作福,他廣結黨羽,將一些善於巴結的貪官汙吏聚集在他門下,成為他的爪牙,危害百姓。他還控制東廠和錦衣衛這些特務組織,對一些反對他的東林黨人加以迫害,製造冤獄,還自封“九千歲”,讓百姓為他建祠堂。
這是明朝歷史上最腐敗最黑暗的一頁,百姓們苦不堪言,甚至民間有“只知魏忠賢,不知有皇帝”的地步。崇禎帝即位後,深感魏忠賢是禍國殃民的敗類,為了整頓吏治,藉機打擊閹黨,他羅列了魏忠賢的二十四個大罪,判定魏忠賢流放,魏忠賢在途中畏罪自殺,閹黨也迅速被肅清了,百姓門無不拍手稱快,將魏忠賢生前給他建的的祠堂都搗毀了,魏忠賢的惡名從此永遠的釘在恥辱柱上,受到萬世唾罵。
太監魏忠賢究竟厲害到什麼地步
魏忠賢透過客氏的關係進入到朱由校的生活圈子裡,客氏為朱由校的乳母,將朱由校一手拉扯大,與朱由校的感情非常深厚。魏忠賢和客氏又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因此兩人沆瀣一氣,把持朝政。
王繪春版魏忠賢
當時魏忠賢的權勢大到什麼地步?魏忠賢在民間有各種義子,什麼“五虎”、“五狗”、“十孩兒”、“四十孫”等等,這些人都在地方仗著魏忠賢的名頭作威作福為害一方。而且許多地方的官員對魏忠賢也是極盡阿諛奉承,誇張到了為他建生祠的。上到督撫大臣,下到市井小人,全都為魏忠賢建祠堂。他們強佔百姓用地,建的祠堂也非常的精巧。他們亂砍樹木,推別人祖墳,這些是事情都沒有人敢說。
而且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魏忠賢一個目不識丁的人,竟然做到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一職。明代沒有宰相,所有的奏議都要由皇帝硃批,但是有時候事物繁瑣,所以很多時候皇帝一個人是沒有能力處理這麼多事情,於是就有了秉筆太監代為硃批的制度。坐上了秉筆太監之位的魏忠賢大字不識一個,卻已經能夠左右朝廷的政策了,可以說簡直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魏忠賢每次出行都非常的威風,神氣十足。朝中的事情事無鉅細全都要過問過魏忠賢,就算皇帝朱由校在身邊都沒有人去請示他,真的是朝中上下只知道魏忠賢,不知道皇帝了。
真實的魏忠賢是怎樣的
真實的魏忠賢究竟是怎麼樣的?不能單一的從史書對魏忠賢的評價中判斷,畢竟史書工筆也是由人寫的,難免會有不客觀的地方。
影視劇中的魏忠賢
明朝亡國是亡在崇禎皇帝手上的,而崇禎皇帝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了魏忠賢,崇禎皇帝還曾說過,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可見崇禎皇帝對他掌權時的這些臣子心裡是有些意見的。我們都知道魏忠賢倒臺之後,被魏忠賢打壓的東林黨上臺,崇禎皇帝指的亡國之臣應該就是這些人了。
天啟年間,排的上號的民間叛亂只有蘇州那一次,五人墓碑記所記的事件就是這一次。而到了崇禎上位之後,張獻忠、李自成等人都開始造反了,可見這個時候是一個更不穩定,人民更不適合生活的年代。這其中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東林黨人。東林黨人一般多是江南大夫,而江南一帶正是當時工商行業和對外貿易高度集中的地方。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對這些資本家進行了徵稅,商稅、海稅都是魏忠賢制定出來的。到了東林黨上位之後,為了保障東林黨人自己的利益,東林黨建議皇帝停掉了這些稅收,轉而將這些稅收加到了農民的頭上。所以造成了明末許多各地農民都開始起義造反,這也是加速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而且東林黨上位之後,明朝末年著名的將領孫承宗,袁崇煥都被殺害了,但是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兩位將領打了不少勝戰,立下不少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