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中計次數最多的好漢,比盧俊義還恨宋江,卻又比李逵還忠心
細數《水滸傳》中一百單八位頭領,能稱之為好漢的,其實並不多,更何況對於其中極個別真正的好漢而言,與其說他們是被“逼上梁山”,倒不如說是被滿口仁義道德的宋江用陰謀詭計騙上了梁山。
或許很多讀者認為,盧俊義是被宋江騙上梁山的典型,且這一過程中,宋江採用了最為卑劣的手段,可在老宋眼中,盧俊義並不是被宋江害得最慘的好漢,也並非是梁山上最恨宋江的人。反觀老宋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他與宋江有血海深仇,甚至可以說,他比盧俊義還恨宋江,然而上了梁山之後,他卻變得比李逵還忠於宋江。
被宋江騙上梁山的好漢,共有8人,分別是玉麒麟盧俊義、撲天雕李應、霹靂火秦明、美髯公朱仝、金槍手徐寧、神醫安道全、聖手書生蕭讓和玉臂匠金大堅。當然,還有一些好漢是先被梁山俘獲而後又被騙上山的,例如呼延灼、關勝、董平、張清、扈三娘等,此次我們不做討論。
雖說這八人是被騙上梁山的,但他們並非都恨宋江,例如:神醫安道全。他原本只是開了個小診所,還因貪戀女色,把錢都花在了李巧奴身上,宋江讓張順將他騙上梁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僅幫他戒掉了壞毛病,還給他鍍了一層金,使其搖身一變成了太醫。所以,從結局來看,他反而應該感謝宋江。
與安道全有類似際遇的,還有蕭讓和金大堅,前者最後在蔡京家做了門館先生,後者在內府御寶監為官。反觀宋江騙二人上山的手段,也並非十分殘忍,甚至可以理解為,沒有對他們造成傷害。
那麼,這八人中誰最痛恨宋江呢?老宋認為是秦明,畢竟,秦明是被宋江害得最慘的人。
首先,秦明的落差最大。
秦明原本是青州兵馬統制,類似於如今的警備區司令,在上梁山之前,其官職僅次於汝寧郡都統制呼延灼,可謂是手握地方實權。也就是說,從保境安民的武官,淪為打家劫舍的草寇,秦明相較於“員外”盧俊義、“財主”李應、“教師”徐寧、“親隨”朱仝,實屬落差最大的。
其次,秦明被害的最慘。
盧俊義被騙上梁山,實際上只損失了北京一環豪宅一座,商鋪、田地若干,至於身價錢財,大名府被破城後,他必然悉數取盡。況且盧俊義膝下無子,最親近的燕青也追隨他上了梁山,除去自己被扣上謀反的罪名順帶吃了些皮肉之苦外,並無遭受太大的損失。
李應和徐寧被騙上梁山的過程相對簡單,前者的老巢被梁山燒成平地,後者除了祖傳寶甲外也沒有什麼值錢的家當。況且二者的家眷都被宋江順利地接上了山,面對宋江的“盛情相邀”,他們自然無法回絕。
至於朱仝,騙他上山時,宋江的手段確實殘忍。但是,小衙內與朱仝畢竟沒有血緣關係,即便被李逵劈成了兩半,也只是在道義上折磨了朱仝,而並未對其自身利益造成實際傷害。
反觀秦明,他一家老小被殺,祖屋豪宅被沒收,家當錢財被充公,無數百姓還因他,被宋江殺害。由此看來,秦明實為被害得最慘的好漢,就連秦明自己都感慨道:宋江“忒毒”。所以說,最恨宋江的好漢非秦明莫屬。
按理來說,秦明與宋江結下的是血海深仇,該不共戴天才是。然而,經過一番審時度勢,秦明不但原諒了宋江,而且上山以後,他還成為了最忠於宋江的人。這又是為何?
第一,被宋江天罡地煞的理論瘋狂洗腦。
秦明得知自己被宋江毒害時,原本是要與其廝殺的,可經過一番思量,他選擇了忍氣吞聲,這其中第一個理由,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上界星辰契合。
在老宋看來,宋江透過偶遇九天玄女和石碣受天文等手段,不斷給眾好漢灌輸天罡地煞理論,而梁山好漢作為封建統治時期形成的綠林團體,除公孫勝等個別修仙學道之人外,都對宋江的“天授之權”深信不疑。因此,擁護宋江者變得更擁護,痛恨宋江者也變成了擁護宋江者。
第二,宋江為其做媒。
老宋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宋江和花榮更像是一種父子關係。與此同時,花榮的妹妹也就成了宋江的女兒,宋江便有了代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權利。
秦明忍氣吞聲的第二個理由是,“被他們軟困,以禮待之”。在老宋眼中,這個“禮”並非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吃吃飯喝喝酒、互相吹捧之類的簡單敷衍,而是實實在在的嬌妻一枚。
有道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對於“英雄好漢”而言,妻兒雖然不可或缺,但也是一種累贅,既然填補了空缺,大事也可化小。
第三,事已至此,只好就範。
秦明被抓,聲稱“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可真到了大宋不把他當“人”的時候,他反倒不敢變“鬼”了。這便有了第三個理由,“怕鬥他們不過”。
管丟了,家沒了,此時也只能有奶便是娘了。
為表忠心,秦明歸順後立馬就勸降了徒弟黃信。要知道,秦明脾氣火爆,本來就沒什麼至交好友,如今家人被宋江殘害,徒弟黃信已然是他最親近的人。如此行事,無異於送羊入虎口,著實坑了徒弟一回。好在黃信命硬,在征討方臘之役中倖存,最後回青州幹了個都統領。
而秦明本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眼看就要功成名就了,還是戰死在了沙場。當然,這是他命中註定。
秦明在大小戰役中總是一馬當先,可說到底,他只是個無謀匹夫。他屢次莽撞出擊的行為,硬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了《水滸中》中計次數最多的好漢,一次兩次尚可僥倖逃脫,長此以往,焉有不亡之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