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新文化運動的特點分析
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五四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產物,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深刻,不僅解放了思想,還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但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
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五四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產物,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深刻,不僅解放了思想,還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但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蔡元培、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反對孔教的立場完全一致。民國初年,康有為及其弟子陳煥章致力於將孔教立為國教,並將此寫進憲法。其意在建立孔教意識形態。此舉為其它宗教派別所反對,也為堅持思想自由、反對定於一尊的新文化派所抗拒。但破除儒學意識形態的話語霸權,並不是自新文化運動始,清末維新運動即對八股取士的制度給予激烈抨擊,對韓愈的“原道”學說提出激烈批評。1905年廢除科舉制,從制度上實際解構儒學的正統地位,確立新教育的發展方向。民國初年,蔡元培制定的新教育宗旨明確取消“尊孔”條款,《大學令》解除經科,新的民國教育制度排除了建立孔教意識形態的可能。陳煥章等人的努力無濟於事,說明民國政治文化朝著民主、科學的方向發展已是不可更改的方向。
新文化運動對孔教的批評主要是展現在“禮教”、舊的家庭制度對人的個性束縛這一層面。新文化運動之表現為個性解放運動,一方面得力於破解束縛人性、個性的“禮教”、舊的家庭制度,一方面歸功於西方的“健全的個人主義精神”的介紹。嚴格來說,新文化運動對儒學的系統清理和研究工作,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尚沒有全面展開。胡適提出“整理國故”在當時也只獲得很小範圍的認同。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有著沒有間斷的歷史文化傳統,儒學在這一歷史文化傳統中居主幹地位。傳統歷史文化的資源核心部分實在是儒學,對於這一點新文化運動限於當時的歷史環境,在破的一方面下力較多,而對承繼一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對較少。
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定位,在新文化陣營存在分歧。陳獨秀受法國文化影響極大,《新青年》的外文名稱就是用的法文。陳獨秀在《新青年》發刊詞中提出對青年的六大要求:(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在《本志罪案之答辯書》中提出向西方學習“民主”與“科學”。 他強調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啟蒙運動。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彰顯的就是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精神。“近代文明”的三大事件:“一曰人權說”,“一曰生物進化論”,“一曰社會主義”,都是法國人率先發動。陳獨秀從法國大革命走向“以俄為師”的共產革命,其中的內在邏輯即在於他的革命思想。
胡適認為新文化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中國人文傳統的再生。他向《新青年》同人建議,“我們這個文化運動既然被稱為‘文藝復興運動’,它就應撇開政治,有意識地為新中國打下一個非政治的(文化)基礎。我們應致力於(研究和解決)我們所認為最基本的的有關中國知識、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問題”。帶著這一目的,胡適提出新思潮的意義是: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
將新文化運動定位為啟蒙運動,或是文藝復興運動,這兩種取向在當時並不明顯,兩種主張的學人並肩作戰。只是隨著時間的推延和歷史的演進,雙方的差異才逐漸顯現。由此分際,陳獨秀與胡適後來才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