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製劑中有一類新增劑叫做“矯味劑”,這裡的“矯”,就是“矯正”的意思,很多藥物單論化學成分而言味道很糟糕,在實際製成藥品時需要新增一些矯正味道的物質,使得藥品味道改善,從而減少服藥人在服藥時的不適。
在現代化學藥物製劑中,矯味劑的應用並不很普遍,尤其是固體制劑中,一般優先考慮使用其他手段來處理掉藥物不良的嗅味,比如藥物的味道太難嗅,可以製成膠囊劑,掩蓋這種味道,比如藥品味道太苦,可以包成薄膜衣片,這樣在服藥的瞬間就能減少主藥直接接觸舌頭造成的不適。
當然一些液體劑型也還是會採用加入矯味劑的方式來製劑的,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喝過“糖漿”,儘管有的糖漿味道也挺奇葩的,但糖漿中的“糖”,本身也是一種矯味劑。再比如小兒使用的布洛芬混懸液此類的,在製劑時加入了矯味劑,調成了草莓味(還是什麼味道,沒喝過)。
另一方面,雖然藥物加入矯味劑或者採取其他手段,掩蓋或矯正不良嗅味還是挺常見的,但實際上大多數藥物還是給人以“不好吃”的印象,草莓味的“美林”,味道跟草莓味的酸奶一比就差遠了,為什麼藥物不繼續努力,把味道調成草莓酸奶一般呢?
因為藥物,它始終還是藥物而已,在“儘量讓對症的患者願意使用它”這個要求以外,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讓其他人儘量不用它”。世間那麼多美食,以今天的技術,將藥物做成巧克力味、水果味、甚至肉味都不是絕對達不到,但試想,一個八歲小孩在家裡找零食找不到,然後把他爺爺辣條味的硝酸甘油片找來吃了,那將是一件多恐怖的事。
所以藥品的矯味與食品不同,食品是讓它變得儘可能地好吃,而藥品要適當矯味,減少某些本來嗅味很差的藥品服用時的口感,或針對特殊人群適當矯味,如果“矯枉過正”,被當成了普通食物,則會釀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