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樂進武力
樂進,生於東漢末年,本為衛國人,因天生膽識過人,英勇無比而被曹操賞識,曹操將其招歸於魏國,從此樂進便一心追隨於曹操,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他憑藉著自己的辛勤付出,終於由小小的下吏,逐漸積累軍功,直至升遷為魏國的右將軍,箇中艱辛不為常人道。在樂進逝世後,被後人評價為魏國的五子良將之一。從這點來看,樂進的確是立有罕世之功。
樂進像
樂進,天生容貌較醜,個子也十分矮小,按理說力氣應該不大,但此人膽量非凡,並且能刻苦操練,用後天之努力來彌補先天之缺憾。樂進的武力值應該是較高的,從官渡之戰中便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力弱兵將稀少,袁紹力強兵力眾多,這是一場不公平之戰,但最後結局卻是曹操勝利,這其中是離不開曹操下屬眾將的功勞的,樂進在其中便立下了不世之功。袁紹大舉來襲,曹操不能力敵,只能透過派兵調兵,避重就輕與袁紹周旋。受命於曹操,樂進率兵艱難渡河,從後方攻擊袁紹軍隊,斬殺袁紹大將淳于瓊,其後再次斬殺袁紹大將嚴敬。
曹操的另外一名武將張遼對樂進的評價極高,認為在眾武將中,樂進武力值超高,並且軍紀嚴明,富有一定的智謀。每每大軍對戰時,樂進為了鼓舞士兵的鬥志,每次進攻必定第一個衝上前線,身先士卒,帶領眾人殺敵,在這樣的主帥帶領下,曹軍怎能不發展壯大,魏國又如何能不強大呢!
樂進李典
李典是曹魏時期的名將,為人謙和,待人有禮,頗有長者之風。可是隻要提起李典,大部人人腦中就會想起樂進來。那麼樂進又是誰呢?他與李典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樂進畫像
樂進誰曹魏時期曹操麾下的得力干將,素以膽識英烈而聞名。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樂進每戰先登,驍果顯明,鹹有效勞,後來與李典、張遼在合肥共擊孫權,幾欲將其抓獲。樂進一生戎馬倥傯,戰功無數,是曹操麾下的重將,深受其器重。樂進死後,被追諡為愍侯。
而李典與樂進一樣,同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將領,那麼他們倆人之間有所交集,也就不足為奇了。事實上,他們倆不僅有所交集那麼簡單。在許多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只要有李典的地方,大多都會有樂進的出現。李典足智多謀,謙虛謹慎,而樂進素有勇猛之名,他們倆應該是完美的搭檔。
李典與樂進有過許多次合力破敵的事件。最早的一次就是曹操攻打烏丸之時,高幹叛變,於是他們倆就奉命合擊高幹。而他們最有名的一次合作就是在合肥共同擊敗孫權。215年,孫權率領十萬兵馬攻打合肥。當時,李典、樂進和張遼奉命駐紮於合肥。曹操知道李典與張遼素來不睦,為了防止兩人因為嫌隙而影響大局,所以特意派樂進守城接應。在孫權之軍壓境之時,李典和張遼出城抗敵,樂進守城於內。三人緊密配合,大敗孫權軍隊。戰後,詢問才得知,他們差一點就可以將孫權抓獲了,因此而大為遺恨。
李典以足智多謀、沉穩冷靜著稱,而樂進驍勇善戰,以勇武聞名,兩人曾多次配合退敵。
樂進怎麼讀
樂進怎麼讀,這個名字的讀音主要是因為第一個字樂是一個多音字。
樂進影象
樂是一個多音字,它有四個發音,分別為le(四聲)、yue(四聲)、yao(四聲)和lao(四聲)。那這四個發音分別代表了什麼含義,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第一個,當樂念成le(四聲)的時候,它主要是用來表達人物的心情的,代表了快樂的意思,抑或者是表達自己對於一件事物感興趣,願意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如樂此不疲這個成語便是這個意思。當然它還有第三種意思,便是笑的意思。
第二個,當樂念成yue(四聲)的時候,主要是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代表聲音的意思,比如說是音樂;第二個意思就是單純的代表中國姓氏中的一個,就比如說是樂進,在這裡就是單純的樂姓。
第三個,當樂念成yao(四聲)的時候,便是比較少見的了,意思只有一個便是喜愛一個東西,欣賞一件事物。組詞便有智者樂水。
第四個,當樂念成lao(四聲)的時候,只是作為一個單純的地名存在了,不做其他的意思。主要就是指河北省樂亭以山東省樂陵。
第三個和第四個發音都算是比較少見的樂,一般樂都是作為前兩個發音或存在,或組詞。用的最多的第一個發音了,代表了快樂蓬勃向上的心態。
最後,額外帶上一句,樂進的個人資料,三國時期人,為曹操的下屬大將,為人十分善戰。
樂進怎麼死的
樂進,作為魏國的五良將之一,他的死因卻交代的含糊不清,很多人並不清楚樂進到底死於何因,今天就分別從正史和野史兩個方面來談談樂進的死因。
樂進劇照
作為正史,《史記》中關於樂進的最後記載只到公元218年,樂進因為軍功累累,被曹操破格提升為魏國的右將軍,給予了尊貴的身份,但晉升後不久樂進變離開人世,對於樂進究竟活到了多少歲,最後的死因卻是毫無交代的,為何正史中記載如此草草呢。推測原因不外乎兩種,其一,三國中的英雄能人實在多如過江之鯽,作為正史沒有一一鋪開詳細描述實乃再正常不過了,更何況樂進也算不上扭轉局勢,轉移乾坤之才。其二,三國中的武將們死因不外乎兩種,一則病死,一則死於戰爭,既然正史中並沒有關於樂進死於何場戰爭的描述,應該就像當時預設為樂進是死於疾病的,至於是舊疾還是新病,這裡便不得而知了。
然後再野史《三國演義》中,為了烘托英雄的戰死的悲壯形象,便於更好的進行人物描寫,便將樂進的死因歸咎於戰爭了,當時魏國為了不斷的拓展疆土,便派出樂進作為大將出徵吳國,吳國這邊也遣派出甘寧作為將軍迎戰樂進。兩軍對壘,非死即傷,樂進與甘寧大戰之後,樂進不慎中了甘寧的一箭,此箭傷的位置是在太不好,並不是在身體上的某處,而是直接射在了樂進的腦袋上,可謂是一劍斃命,任憑大羅神仙也無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