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老師不會告訴你:鑿壁偷光的匡衡在長大之後都幹了些什麼壞事
文/有疾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漢朝真是個挺奇特的王朝。
(西漢疆域圖)
漢朝在漢武帝時期就確立了“獨尊儒術”的方針,但是漢武帝卻在這個方針下依舊任用一批甘為鷹犬的酷吏,行的完全就是法家的事情。這種情況直到漢武帝去世之後才有所變化。
到漢昭帝到漢宣帝時期,也就是霍光輔政的那二十來年,任用的酷吏減少,但是在這個時期似乎還完全稱不上“獨尊儒術”。
所謂的“獨尊儒術”就好像是一句空泛的口號,為的就是誆騙全天下的讀書人。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到了漢宣帝親政之後,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方針似乎才被撿了回來,他任用的黃霸、夏侯勝、蕭望之等人都是當時儒學大家。
但奇怪的是,漢宣帝自己卻並不全權信任儒生,他兒子就曾經見:
「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
而且漢宣帝見自己的兒子喜歡儒生,就警告他說: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並且在最後還加一句:亂我家者,太子也。
(漢宣帝劉病已)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漢朝就是在他兒子漢元帝劉奭的手上開始走下坡路。更讓人迷惑的是,漢宣帝留給漢元帝的三位託孤大臣中,有兩位是儒學大家,這彷彿又是在告訴漢元帝:儒學還是要重視的。
然後漢朝從漢元帝開始就一直重視儒學,一直到被儒家的“聖人”王莽篡位為止。
這其中當然也湧現出來許許多多的儒家高官,甚至有不少還是寒門出身。就像我們非常熟悉的「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
(鑿壁偷光)
位極人臣說起匡衡,在這裡先劇透一下——後來他當上了漢朝的丞相,位極人臣。然後你可能就想象出無數天道酬勤的句子來形容匡衡。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匡衡是憑藉著自身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走上去的呢?還是乘著時代的東風漂流直上的呢?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匡衡紮實的學術水平上面。而匡衡早期的求學和仕途生涯卻沒有人想象的那麼順利。
(教科書上匡衡的故事)
小時候匡衡家裡窮,只能一邊打工一邊支付學習的費用。之後進入太學參加「射策」,也就是古代的考試,考了九次才中了一個丙科。原因竟然是因為他考試的時候跑題了。
在西漢的時候,射策過甲科能當「郎中」,過乙科的能當太子舍人,像匡衡這樣只中了丙科的只能當郡國中的文學掌故,掌文學及禮樂制度等典章故事。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畢竟匡衡這個野路子出身的學生怎麼能比得過其它有著深厚家學淵源的人。
不過也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匡衡開始奮發圖強,將所有的儒家經典都研究的透透的,慢慢得到了一些名聲,被推薦給了並不怎麼對儒學感冒的漢宣帝。
不過即使這樣,匡衡依舊是得到了當時儒學大家蕭望之和太子劉奭的讚賞。
(電視劇中的蕭望之)
可以說匡衡的仕途是從漢宣帝去世之後開始的,但是除了他的學識之外,匡衡能夠上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候的政治鬥爭。
漢宣帝留給漢元帝的託孤大臣有三位,除了蕭望之和周堪這兩個儒家之外,剩下的一個就是外戚史高。
史高雖然是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皇帝之下的第一人,但是漢元帝卻更喜歡蕭望之這個儒學宗師。固然有史高是舊外戚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是漢元帝本人喜歡儒家,所以就對蕭望之更加看重,可以說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漢元帝劉奭劇照)
於是有人就給史高提建議說這樣下去不行,咱也提名一個賢才一來展示自己寬闊的胸懷,二來靠著匡衡的名氣贏得士子們的跟隨,三來等匡衡發達還能忘了咱們嗎?
所以,匡衡就成為史高對抗蕭望之的一個砝碼,在滾滾洪流的裹挾之下走上了歷史舞臺。這的的確確是給匡衡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他數次向漢元帝建言獻策,官位也是越做越高,直到當了丞相。
當了丞相的匡衡和之前的匡衡完全就變成了兩個人。
(鑿壁偷光的雕塑形象)
大變樣匡衡自己發達之後的糊塗事做了不少。
宦官石顯那個時候很受漢元帝的寵信,認為自己離了石顯就不行。直到後來整個朝政都被石顯這個宦官給把持,直接將漢元帝信任的蕭望之給弄死。而匡衡這個時候連個大氣都不敢出,唯唯諾諾,石顯說一他肯定不敢說二。
但是到了漢成帝繼位之後,匡衡見石顯沒有了漢元帝這個靠山,直接就對石顯發起了攻擊。不過這也讓一些人感到很不滿:你現在才彈劾石顯,早些你幹啥去了?於是一篇洋洋灑灑對於匡衡行為不滿的文章就擺在了漢成帝的案頭上。
匡衡見這樣子心裡怕啊,生怕這是什麼計策,連忙認罪,祈求告老還鄉。
(漢成帝劉驁)
這個時候的匡衡已經從一個痴痴學者成長為了一個知道鑽營和保身的老道政客,在宦海的沉浮中不由自主,陷入一輪又一輪的權力鬥爭之中。甚至他自己就變成了鬥爭的中心。
說起匡衡和石顯這哥倆,就不得不提他們坑害陳湯的事情。陳湯大家都應該熟悉,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是出自他口,名垂千古,簡直就是提振士氣的不二名句。
(陳湯與甘延壽)
結果嘛,石顯和匡衡這哥倆見陳湯、甘延壽在外立下大功,回來必定是加官進爵,成為朝廷的又一箇中流砥柱。所以肯定會對這哥倆把持朝政產生了嚴重的威脅,畢竟這哥倆都是在朝廷上耍筆桿子的,沒信心能贏過陳湯這個戰場上廝殺過來的猛人。
於是石顯和匡衡就一起上奏,說什麼陳湯假傳聖旨,開了這個頭邊境就永無寧日之類的話。結果漢元帝迫於石顯和匡衡這哥倆的勢力,就將陳湯閒置下來了。
(漢成帝劉驁日日貪戀美色,哪有心情管這些)
到了漢成帝繼位,匡衡逼走石顯之後,還是害怕陳湯,直接一封奏章又將陳湯這碼事情給提出來了,說辭還是那套說辭,漢成帝也不敢惹匡衡這個前朝元老,直接將陳湯免職。
匡衡彈劾陳湯的奏章裡說陳湯私自奪取從康居得來的財物,但匡衡自己也乾淨不到哪裡去。用現在話說,這就是典型的“雙標”,嚴於律人,寬以待己,沒有一丁點的原則。
(電視劇中的漢成帝劉驁)
原形畢露匡衡自己的兒子仗著老爹的名聲橫行霸道慣了,酒後殺人之後被下獄,他弟弟就叫了一群狐朋狗友去劫獄,這件事情自然被發覺了。匡衡的勢力也一下子衰落了下來。不久之後,他侵佔土地的事情被人翻了出來。
本來他的封地有三千一百頃,照理來說也不少了,但是匡衡卻鑽了法律的空子,硬是將自己的封地擴大了四百頃。後來核查土地的時候,匡衡仗著自己位高權重,威逼之下將這四百頃徹底劃入自己的封地範圍。
這也成為匡衡倒臺的直接原因。
(鑿壁偷光典故千古流傳)
雖然匡衡在位的時候對於當時候的社會風氣提出一定的整改措施,但是現在看來,更像是匡衡自己在打自己的臉,言行不一,不能嚴於律己,說什麼都是虛的。
現在看來,匡衡之所以努力學習,剛開始或許有出人頭地,為社會貢獻自己力量的想法。但是到後來經過社會這個大染缸的浸染之後,他忘了自己的初心,變得更像是一個純粹的政客,以損人利己為樂,以打擊異己為榮,拼命往自己的身上撈好處——無論是名還是利。
這或許也和他小時候窮怕了有一定的因素吧。
當然,匡衡努力學習的故事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畢竟有了知識才相當於有了通向上層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