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嘲笑宋仁宗沒有兒子,宋仁宗心裡委屈,回宮抱著皇后痛哭
《道德經》有一句話:“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北宋年間,有一位宰相,曾以這句話為自己取名,此人就是張知白。《宋史》曾經評價張知白、李迪、王曾、杜衍四人為“賢相”,張知白不僅剛正不阿,而且說話耿直,哪怕面對皇帝,他也一吐為快。有一次,竟然把宋仁宗懟得萬分委屈,跑到後宮中和曹皇后抱頭痛哭。
張知白,河北滄州人,出生於士大夫之家,9歲那年,父親去世,正逢契丹兵馬南下河北,大家紛紛逃難,張知白的家人從此失散。當時張知白父親的靈柩還在寺廟裡停著,沒來得及安葬。
張知白長大後,考中進士,找到當年的寺廟遺址,在眾多靈柩中逐個尋找,終於憑藉父親所穿的衣服辨認出父親的遺骸,將父親安葬,這個舉動感動了很多人。但張知白此生也有遺憾,就是當年因為戰亂,他的兄弟們走失,再也未能尋回。張知白作為古代計程車族,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的家族,看起來似乎有些孤單。
宋仁宗13歲登基,24歲親政,在位42年,在其治下,宋朝文治出現了高峰,如晏殊、歐陽修、韓琦、王安石、司馬光、蘇軾、張載等人皆出於仁宗一朝。
根據現有的史料可知,宋仁宗一生有3位皇后,13位嬪妃,但遺憾的是,宋仁宗晚年卻面臨立儲難題。因為他的三個兒子全部夭折。宋仁宗非常喜歡孩子,但偏偏自己沒有兒子,這是宋仁宗最大的心病。
張知白在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期間,因為說話耿直,很多人對張知白不滿,但宋仁宗知道張知白乃是能臣,一直偏袒張知白。有一天,宋仁宗和張知白在拱垂殿內議事,天氣寒冷,宋仁宗對張知白說:
“卿孤寒,凡言照管。”(出自《曲洧舊聞》,下同)
宋仁宗的意思是:張愛卿啊,你年齡大了,族中子弟稀少,你若是有什麼需求,你儘管說,我定會幫助你。宋仁宗實際上是關心張知白的身體,同時過問張知白的子女可有什麼需要朝廷幫助的。
宋仁宗這樣體貼的皇帝,說出這般話,若是換了別的大臣,定當長跪不起,感激涕零,把自己的困難說一說。不曾想,張知白卻是個耿直男,他直接懟道:
“臣非孤寒,陛下乃孤寒。”
意思是:陛下說我孤寒,我看陛下才是真正的孤寒吧。
宋仁宗本來是關心老臣,忽然聽張知白如此說,有些不明白,問張知白:“何也?”
張知白不慌不忙,義正言辭地對宋仁宗說:
“臣家有妻孥,外有親戚,陛下惟昭陽二人而已,豈非孤寒?”
張知白的話深深地刺痛了宋仁宗,他是在說:臣家中有妻子兒女,外面有姻親朋友,並不孤寒。而陛下您呢?除了後宮有嬪妃,你連個兒子都沒有,難道不孤寒?
中國人最講究溝通的智慧,何況身處高位、熟讀詩書計程車大夫們。若是換做王曾、呂夷簡等宰相,定然不會拿子嗣的事情來諷刺宋仁宗。就算對方不是皇帝,而是自己的一位朋友,也不會輕易拿這種事情來嘲諷對方。但張知白沒有顧忌這些,因為他耿直。
宋仁宗聽完張知白的話,臉色非常難看,感覺委屈極了,他什麼也沒說,丟下張知白,直接回到後宮。
上罷入內,光獻見上色不怡,啟問,上以公語告之,光獻揮灑,上亦墮睫。
曹皇后看到宋仁宗臉色難看至極,非常不解,委婉地問他:“陛下臉色這麼難看,發生了什麼事?”宋仁宗把張知白嘲笑自己無子嗣的話告訴曹皇后,曹皇后聽完,也非常傷心,頓時淚流滿面,宋仁宗的眼眶也已溼潤,二人於是抱頭痛哭。
後人常常拿這個典故來讚譽張知白的耿直,殊不知,若張知白遇到的不是宋仁宗,他的結局或許完全不一樣。
張知白為官清正,雖然身居高位,但卻清貧如寒士。公元1028年,張知白病重,宋仁宗親自到府邸探望,當時張知白已經說不出話,拉著宋仁宗的手噙淚。張知白去世後,宋仁宗打算給他諡號“文節”,但有大臣認為,張知白大公無私,剛正不阿,可以諡號“文正”。宋仁宗問宰相王曾的意見,王曾認為“文節”也是美諡,不必更改。
若宋仁宗知道“文正”對後世的意義,或許,就給這位老宰相一個“文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