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貞觀之治對後世產生了多少影響 貞觀之治是哪個皇帝開創的

由 太史憶秋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貞觀之治的影響

貞觀之治的影響其實有很多,在制度、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但如果想要表現的更為清晰明瞭,可以將貞觀之治的影響分為兩方面,一種是對當世的影響,另一種則是對後世的影響。

唐太宗劇照

對當世的影響主要有這些:唐太宗貞觀年間,李世民施行的各項善政,使得官吏廉能,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經濟也發展迅速,奠定了唐朝274年的基業;對人才的任用,不問出處,完善科舉制度,提高了平民高仕的機會,清除了舊社會的觀念,緩和了社會矛盾;不僅如此,唐太宗復興文教、獎勵學術,接收各國的移民和留學生,促使了大唐文化的傳播;除此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將大唐打造成為文化最為強盛的國家,造成四方臣服,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進一步促使大唐聲威遠播;在文化強盛的基礎上,李世民還平定突厥,遠征高麗等,將唐朝的版圖進一步擴大,這對大唐的國際地位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再說對後世的影響,除了以上這些影響,唐太宗時期施行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科舉制等,對後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而李世民自身選賢舉能、克己納諫也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對後世君主的作風和對自身的要求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率作用;還有一點必須要提,現代的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也是因為唐太宗對少數民族採取的政治態度決定,李世民對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實現民族大團結,在外交方面也接受各國人士前來移民、做官、做生意以及留學等。

因此,貞觀之治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喜聞樂見的。

貞觀之治是哪個皇帝開創的

貞觀之治是哪個皇帝開創的?所謂的貞觀之治,其實就是指唐朝出現的太平盛世,因為唐太宗任用賢能,虛心納諫,還採取一系列的農耕措施,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一片繁榮的景象。因此,貞觀之治就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所開創的。

唐太宗畫像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代仁君,他的一些主要政績也是被後世所傳誦。因為李世民登基之前,親眼目睹隋朝的滅亡,所以李世民常常以此來警醒自己的一些做法。他意識到“誰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李世民對待百姓就採取了一些寬待政策,比如休養生息,比如減輕賦稅甚至減免賦稅等,以此獲得了百姓的大力擁戴。唐太宗對於賢能的任用也是令人敬佩的,他不考慮有才能人的身份地位等一些外在條件,他更看重這個人的內在品質,對待魏徵,李世民對其是十分敬重的,魏徵對李世民前後直諫兩百多件,唐太宗從來不會怪罪,只是對魏徵的建議進行採納,等到魏徵去世後,唐太宗傷心的說自己失去了一面鏡子,一面可以知道得失的鏡子。

當然,除了以上的一些政策措施,唐太宗還特別關注農業生產,施行均田制,使得百姓有糧食吃,安居樂業。完善科舉制度後,唐朝出現了人才濟濟的景象。對外,唐太宗還平定突厥、征討高麗等地,使得大唐的名聲遠播四方。終於,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盛世出現,史稱“貞觀之治”。

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

開皇之治是隋朝的經濟迅速發展時期,而貞觀之治是唐朝經濟民生迅速發展的時期,這兩個盛世的時間又離得十分近,這不得不讓人們將這兩個時期聯想對比。那麼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到底哪個更加繁榮昌盛,更值得人們尊崇呢?

貞觀之治創造者——李世民

答案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開皇之治都是勝於貞觀之治的。

在政治上,開皇之治率先廢除九品中正制,實行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而這兩個制度不但被貞觀之治延用,甚至還影響了之後中國封建王朝的每一個時代。在經濟上,兩個時期都實行均田制和輕徭薄賦的策略,十分相似,這一點無從比較。在人口上,開皇之治末年人口高達了890萬戶,這是基於北周460萬的基礎上,將近翻倍增長;而唐朝接手隋朝時期人口只剩下200餘萬,到貞觀之治時,人口才有30萬戶。貞觀之治的人口增長不但數量比不上開皇之治,也增長速度也是慢於開皇之治的。

而在最重要的國土疆域上,隋朝結束了數百年的戰亂,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不但統一全國,還迅速地發展民生經濟、朝廷政治。但是貞觀之治在隋朝統一天下的前提下,粗略地平定了一些反叛而建立國家,但是整體發展卻還是比不過隋朝。

從種種顯示的資料來看,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的比較都是開皇之治略勝一籌。但是由於隋朝的短暫,導致了開皇之治的鮮為人知。


貞觀之治的評價

貞觀之治就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正因為唐太宗對國家發展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發展迅速,百姓安居樂業,那麼面對如此盛世,對貞觀之治的評價有哪些呢?

唐太宗劇照

因為隋唐戰爭使得百姓生活的水生火熱,形成了地多人少的局面,這也就促使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隋煬帝開挖大運河、開通絲綢之路、科舉制度等,但大運河勞民傷財,早就了貞觀之治的出現,也就有了這樣的一句話:“開創大運河,鄙在當時,功在千秋”。貞觀之治使得唐朝聲名遠播,在對外關係上,李世民擁有無比的自信,因為唐朝的開放程度很高,所以那些陸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十分興盛,為當時和後世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現代實行的“一帶一路”也多是當初絲綢之路的路線,可以看出,貞觀之治帶來的影響有多深遠,對貞觀之治的評價也是十分肯定和讚譽的。

在貞觀之治中,唐太宗施行的那些仁政,讓後世看到李世民的治國安邦之才,對人才的渴求,對自身的警醒等,這樣的仁君錯創造出的貞觀之治也獲得了史學家的一致好評。

也有一些人對貞觀之治的評價持中立態度,因為他們認為貞觀之治並沒有大家說得那麼美好,很多都是在前朝的建立下得到的好處,例如糧食、大運河等。但拋開這些,只看貞觀之治下,百姓生活安定,豐衣足食,政治清明就夠了,只要老百姓認為好,那麼那個國家才是真正的好。

貞觀之治是騙局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貞觀之治是騙局,在一本叫做《唐朝絕對很邪乎》的書中有提到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唐太宗劇照

貞觀之治在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皇帝仁德百官恪盡職守敢於直諫,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來自於一個叫李世民的手中,因此,唐太宗李世民也成為了中國皇帝排行榜的首位,但有人說這樣的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

首先,沒有所謂的貞觀之治,就算有那也只是李世民自我宣傳,而百姓自己也希望有一個偉大的明君,自己可以安居樂業,這樣的想法也符合人的慵懶天性。其次,就算有貞觀之治,那應該也和李世民無關。任何一個美好的時代都是由民眾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皇帝施行仁政,不強迫百姓去做繁重的徭役,放手讓百姓自己建立家園,都可以創造出一個“之治”。

縱觀歷史可以看出來,只要皇帝陷入政治鬥爭,無暇顧及百姓的時候,都會迎來一個“之治”的時代,也就是說,貞觀之治的出現,其實和李世民的關係並沒有太大。唐太宗之後,唐高宗李志問戶部尚書高履行,去年人口增加了多少,回答到一如既往的十五萬戶,也就是說貞觀年間人口總數也就是三百六十萬戶,而隋朝年間是八百七十萬戶,隋唐戰爭過後人口數量大大減少,糧食按理來說是不夠的,但偏偏夠了。從另一方面說,隋朝給大唐留下了一百年的糧食,就是說,貞觀之治是在用隋朝的糧食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