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考主動考零分,試卷上只寫下一句話,現在生活的怎麼樣?
中國的高考制度造就了一批“學霸”,比如僅差一分就高考滿分的王瑞鵬,還有第一次高考就考上狀元,考上了香港大學,卻毅然復讀再考一次的劉丁寧,高考之後再一次考上北大。這些高考能手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整理了我們的世界觀,也讓我們知道身邊有這麼多天才,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憑著自己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讓其他人感到驚歎。高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眾多人同走一座獨木橋,尤其是那種重點和名牌大學,更是競爭厲害,北大清華這種名牌大學,一個省份就只能選拔幾個,所以說只要考上了,就基本上市頂尖的考生,這些考生一旦考上了,前前途註定也一片光明瞭。
偏偏有這麼一群人,在高考的舞臺上劍走偏鋒,其中的“前輩”多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而“後輩”則多了一些賺取眼球的私心。對於後者,徐孟南這樣的“高考零分名人”也是很不理解。無論如何,拿到零分意味著已成過去,後面的路該怎麼走,徐孟南用親身經歷做出了回答,“衝動是魔鬼”也許是很多“高考零分生”難以啟齒的心聲。
每年高考成績公開之後,文理兩科都會產生相應的狀元,高考狀元總是引人注目,令人很關心。而在作文這個點上,每年都會出現一些比較奇葩的作文題目以及內容,這樣的作文只能獲得零分。有的考生在試卷上上文不對題,長篇大論,寫一大堆跟作文標題毫不相關的內容。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是一位考生,他在高考作文上寫出了自己的心聲,不僅是高考上,而且平時的考試上都會這麼寫。到底是什麼樣的心聲如此引人注目呢?她就是徐孟南,他在2008年安徽高考的時候,幾科加起來的成績只有一百多分。這是令家長以及老師同學們萬萬都想不到的結果,不管是瞎寫還是瞎蒙,總不至於也只蒙對了一百多分。原因是因為他在每張試卷上都沒有寫上正確的答案,而只寫了六個字:改變應試教育,這六個字說出了他的心聲,以及自己的看法。
更令人吃驚的是,徐孟南這樣做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有“預謀”。也許是因為青春年少,加上一股衝動,當徐孟南覺得現有的應試體制有諸多弊端時,他便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變化。很明顯,他選擇的方式就是高考。其實他的想法無可厚非,大概就是希望學生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性格特點去學習,將學習自主化等等。
徐孟南的想法其實是很多人的想法,但眼下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從根本來說,徐孟南提出學習自主化就是素質教育的範疇,當完全實行素質教育時,社會可能就會出現一些教育上的不公平。而從目前偏應試教育的方向看,是一種相對更公平的升學方式。
直到如今,徐孟南還時常會想起自己最初的理想——當一個作家。“只是,如今只能工作之餘偶爾寫一寫,算是調劑生活了。”如今的他,為當年的叛逆行為而後悔不已。好在,徐孟南如今已經成家立業,並且即將有自己的孩子,收穫著一種平淡的幸福。對於現在的生活,徐孟南評價說“平淡中也有精彩”,相比前幾年的叛逆和任性,現在的徐孟南給人的感覺更多是一種平和。
當談到如果再有一次機會當初會如何選擇時?徐孟南毫不猶豫地說:“我肯定不會交零分卷。”而他更加強調的是,如果當初也有人過來規勸他,他也不會去當一個白卷考生。“這就是我近兩年來,為什麼一直致力於關注零分考生,規勸大家好好學習的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