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分為幾個國家 蘇聯解體時間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蘇聯解體後分為幾個國家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蘇聯正式解體,由蘇聯便成了綜合體,由俄羅斯、白俄羅斯、蘇聯的東歐劇變開始,慢慢劃分為十五個國家。
蘇聯解體資料圖
蘇聯解體後分為十五個國家,由於蘇聯的面積太大,橫跨了歐亞大陸,因此國際上大致將蘇聯分為四個區域,按照地理位置分為東歐三國,高加索地區,中亞地區五國,還有波羅的海區域。
蘇聯解體前的十五個國家都在觀望,立陶宛的獨立打破了局面,其他共和國紛紛效仿,開始在國際上起草恢復主權宣告,並且制定獨立步驟計劃表。在八一九政變之後,蘇聯解體成崩塌之勢,除了俄羅斯繼承蘇聯本體之外,其他十四國全部宣佈獨立,而俄羅斯由於內部實力紛雜,車臣,西伯利亞也開始蠢蠢欲動要獨立出去,但是最後實現獨立的也就是十五個國家。
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獨立的時間是前後而行,最先獨立的是波羅地海區域的立陶宛,時間是一九九零年三月十一日,在蘇聯正式解體之間的東歐劇變時期分裂出去;接下來是一九九一年四月九日獨立出去的喬治亞和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獨立出去的愛沙尼亞;之後幾乎是同一時間,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拉脫維亞,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一亞美尼亞,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三日亞美尼亞,隔日烏克蘭……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實現了十三個國家的獨立,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蘇聯解體的最後一個國家俄羅斯宣佈獨立,改名為俄羅斯聯邦。
蘇聯解體時間
蘇聯解體的時間跨度分為三個階段,蘇聯解體的具體時間點是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蘇聯解體後成立了蘇利國家聯合體。
蘇聯解體資料圖
無論蘇聯解體的時間是我們看到的核權利的箱子轉交給了葉利欽還是了飄了半個世紀的旗子降落下來,歷史都會定格在這一刻,這一刻意義深遠。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糾纏之後,兩極格局的局面被打破。蘇聯解體沒有外力影響,他的破敗由內而外,而整個過程我們用一個個時間點可以還原蘇聯解體的始末。
蘇聯解體的時間標誌一,一九八六年東歐劇變開始,執政黨和工人黨開始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種種問題,貪汙腐敗和踐踏法律的事件屢屢發生,國家的公信力開始下降,民主化浪潮隨著戈爾巴喬夫開始湧入到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國內開始出現了民主黨派,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局面被打破。
蘇聯解體時間標誌二,八十年代初的波蘭團結工會上臺,為了擺脫波蘭境內物價上漲的困境,工人開始大罷工,團結工會隨風而起,在背後西方主義的支援下加入到反對共產主義統治的隊伍中,波蘭政府雖然做出了努力維持國內和平,但是團結工會還是獲得了大多數工人黨的支援,登上了波蘭歷史舞臺。
蘇聯解體時間標誌三,蘇聯共產黨生命的終止,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夜,戈爾巴喬夫在電視上發表了辭職演講。當晚十九點二十五分,克里姆林宮的旗杆上,鐮刀錘子旗緩緩飄下,換成了三色的俄羅斯聯邦旗幟。
蘇聯解體的原因和教訓
蘇聯,一個有著兩千兩百四十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國,橫跨歐亞大陸,人口超過兩點八億。一夜之間轟然倒塌,大廈將傾,二十世紀最大的事件蘇聯解體的原因是紛繁複雜的,縱觀整個蘇聯解體的過程,我們能夠得出一些原因和教訓。
蘇聯解體資料圖
蘇聯解體原因和教訓一,沒有正確認識共產黨的歷史及領導的堅定不移,政黨必須堅定才能保證人們思想不產生恐慌。一旦人們的思想開始混亂,這個國家的公信力就會下降。蘇聯共產黨沒有正確認識斯大林。沒有辯證的看待領導人的觀點,這是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要謹遵這個教訓,個人崇拜是萬萬要不得的,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其實都沒有認識到蘇聯解體的教訓,全盤否認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個歷史倒退的過程,共產黨被妖魔化,引起了本國人民的不滿,也讓外部勢力有機可乘。
蘇聯解體的原因和教訓二,沒有認識到經濟的重要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沒有提高。八十年代之後,蘇聯經濟方面的弊端就開始激化,長期以來的高度集權影響了政治民主和經濟民主程序,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蘇聯在國際上注重軍備的時候,經濟路子沒有走對。
蘇聯解體原因和教訓三,政治體制改革緩慢,一黨專政壟斷了社會財富、真理,人民群眾被排除在體制之外,長期下來,官員站到了百姓的對立面。除此之外,短短三年之內領導人相繼離世,領導人頻繁更迭也讓蘇聯產生了恐慌。
蘇聯解體的實質
蘇聯解體的實質是經濟基礎出現了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即經濟決定政治。蘇聯解體的本質就是經濟制度的改革無法達到目標而產生的政治劇變,上層建築轟然倒塌。
蘇聯解體資料圖
蘇聯解體的實質簡單來說就是蘇聯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二十世紀是生產方式和生產力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時代,但是原有的蘇聯經濟體制無法維持下去,政治體制必然隨之崩塌。經濟體制變革是由公有制變成私有制的過程,上層建築的政治無可避免的要由社會主義轉向資本主義,整個社會的本質就是經濟生產過程中的關係。
蘇聯解體的實質具體體現在經濟上就是單一公有制的轉變,單一公有制是魔獸大銀行大資本家的資產歸集體所有,農業生產也是集體農莊的形式,優先發展重工業,將蘇聯百分之八十的資源放在重工業上,全黨政治工作的中心都是圍繞著實現工業化,這極大地損傷了農民的利益,用農業換取工業,經濟結構不平衡,農業輕工業極度落後,人們生活水平質量下降。不能正確認識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的作用,計劃經濟時代的物品流通是有定額的,整個社會的資本資源流通全部是中央各部門的調控,完全沒有市場調控的存在。過分強調中央財政,宏觀調控,沒有市場就會存在嚴重浪費和低效率的產生。
蘇聯解體的評價
如何評價蘇聯解體其實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評價蘇聯解體要從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國際社會多個方面入手。
蘇聯解體資料圖
首先評價蘇聯解體前後經濟方面的變化,蘇聯時期,人們生活水平不高,國內生產總值卻是居高不下,工業化的發展速度令人咋舌。雖然人均生產總值不高,但是重工業和軍備競賽產生的經濟高度增長很好地掩飾了這一缺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經濟結構不均衡的弊端會慢慢顯現。這種經濟結構是不符合大眾利益的。其次高度集權讓蘇聯民眾和幹部階層背道而馳,打著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僚主義群體開始慢慢演化成群眾的對立階層。當人們感覺到政府已經沒有辦法讓他們利益訴求實現的時候,整體就開始動搖,政治體制衰敗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其次評價一下蘇聯解體前的新經濟政策。當一九五零年社會開始慢慢認識到高度集權的弊端之後,赫魯曉夫等人都開始了小修小補,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高度集中的體制。
最後評價一下蘇聯解體在對本國人民和其他國家犯下的罪行,歷史上很少提及這一塊,我們似乎更喜歡羅列俄羅斯對於世界擴張的作用,而蘇聯解體前對於本國的農民階層的迫害被擱置一旁。農業化集權階段,蘇聯大肆對富農進行迫害,甚至是屠殺共產黨,很多知識分子和無辜的人被下獄屠殺,蘇聯解體期間還發生了集體處決波蘭軍官的卡廷事件等等,引起了各民族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