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文言文疾困與孫權箋內含揭秘
疾困與孫權箋是指周瑜在疾病困難中寫給孫權的信,這封信是周瑜的遺書。建安十五年,他在趕回江陵的途中得到了重病,最終死在了巴丘,此時他36歲。孫權也穿上了喪衣,為周瑜扶靈。他葬禮所有的費用都是由國家出。
孫權周瑜畫像
這封遺書內容說,周瑜自己本是平凡的人,過去受到孫策的厚愛,委託給他很重要的事。於是當起了軍官,統領軍隊作戰,自己盡心參加每一次戰爭。周瑜歷數了他的功勞,平定巴蜀,又贏了赤壁之戰,佔領荊州。憑藉東吳的實力,他感覺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被他抓在手裡了。可是不注意得了疾病。明明看了大夫,病情卻還是加重了。他不遺憾自己的壽命是這樣短,只是可惜自己的志向來不及施展。他在信中又分析了當時局勢。認為疆場還沒有平靜下來。前有狼後有虎。現在正是多事之秋。正是孫權應該焦慮的時候。然後,周瑜在信中推薦了魯肅,認為他是個忠誠正直的人,不會人云亦云。他可以代替周瑜輔佐。最後,他說如果孫權能採納他的提議,他就死而無憾了。
周瑜寫這份箋給孫權是為了表明心跡。周瑜孤高,他忠心東吳,不代表對孫權服氣。孫權心裡是知道周瑜個性的,防著周瑜。對此,周瑜心裡也是清楚的。所以周瑜就在死前推薦魯肅讓孫權真正放心。
孫權不是一個猜忌過重的君主,傳說他們二人不合由來已久。 因為周瑜的願望是逐鹿中原,而孫權卻有偏安一隅的苗頭。兩人的政見逐漸不相同了。
吳國皇帝孫權在位多少年
孫權是我國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和建立者,他一生勵精圖治,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謀略和智慧,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最終在江東這塊地方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成為了和曹操、劉備等齊名的英雄人物。孫權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做了二十三之久,如果把他擔任吳王的時間也加進去,那麼就是三十年。如此長的在位時間在三國時期時期應該是名列前茅的。
孫權劇照
孫權在十八歲的時候就接替因為一次意外而離世的大哥孫策,開始統領江東。他帶領江東的百姓和大臣,一路審時度勢,厲兵秣馬,先後在赤壁之戰中和劉備聯手擊退了曹操的大軍,又在此後開疆擴土,基本統一了整個江東地區。在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稱魏之後,善於觀察形勢的孫權上奏曹丕,願成為他的藩屬,於是曹丕便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和荊州牧。隨後劉備率兵討伐孫權,他又慧眼識人,任命年輕的陸遜為大都督,於夷陵之戰中大破蜀軍,隨後又趁勢擊敗了來犯的魏軍,最終在229年於武昌正式稱帝,建國號為吳。
在稱帝之後,孫權一方面內部治理國政,另一方面又與蜀國重新合好,頗有功績。但是在他晚年的時候,因為對繼位人選搖擺不定,而導致了吳國朝政混亂。為日後吳國的衰落埋下了禍根。孫權於252年4月去世,享年七十歲。諡號為大皇帝,廟號太祖。
總得來看,孫權的一生雖然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但他在江東這塊地方還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功績的,值得我們敬仰和欽佩。
孫權扮演者是誰
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時期,時代混亂,戰爭割據不斷,群雄之爭的歷史帶給後人無限的回想,以此成為經典,且有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更是將三國時期的英雄將士們描繪的很是深刻,故而有很多影視作品是關於三國曆史,而孫權作為三國鼎立的一方霸主更是引人注意,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孫權扮演者有哪些吧。
新《三國》中張博飾演的孫權劇照
1985年,孫光明導演的一部《諸葛亮》中,孫權的扮演者為徐正運,是一名專業的演員,具有資深的演藝經歷,該劇根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改編,以諸葛亮的一生為主線,演員表演生動,頗受好評。
同年,由香港演員吳仕德扮演的孫權一角的《諸葛亮》由香港亞洲電視出品,講述的同是諸葛亮的一生。
1993年,香港早期的武俠片中孫權的扮演者為馬景。
1994年,《東方小故事之添字得驢》是為文學典故教育素材影片,其中扮演孫權的為演員高原。
1995年,臺灣電視劇《三國英雄傳之關公》中孫權扮演者為李興文,該劇以關羽的一生為主線。
在1996年和1999年,演員彭志義在《諸葛孔明》和《一代梟雄曹操》中均扮演孫權一角。
2001年,電視劇《武聖關公》中,國家一級演員李東橋扮演孫權一角。
2009年,張震在電影《赤壁》中扮演孫權一角,其精湛的演技深受好評。
2010年,張博扮演的孫權一角在新《三國》中雖倍受爭議,但很是突破。
2011年,香港電視劇《回到三國》中,演員郭嘉年為孫權扮演者。
孫權降魏的原因是什麼
孫權或許是一個才能出眾的人,但是他在繼承父兄基業的情況下,卻根本沒有想過要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他想的應該只是保住江東這塊地方,同時佔據絕荊州這塊軍事要地。在赤壁之戰中,如果不是諸葛亮和周瑜聯手的話,以孫權的想法,或許就已經向曹操投降了。再加上孫權狠心之下殺死了關羽,他很清楚這一次不僅是孫劉聯盟解體了,而且劉備必然會傾舉國之力來攻打東吳,在這種情況下,要向保住東吳,那就只能藉助曹魏的力量了。於是他便做出了向曹丕投降的決定。
孫權畫像
在殺害關羽之後,孫權曾經為了挽回孫劉聯盟做過一次努力:他派當時在東吳的孔明的哥哥諸葛瑾來求見劉備,表示願意送還歸夫人、降將和荊州,希望東吳和蜀漢之間能夠永結同好,討伐曹丕。當時劉備此時正在失去關羽的傷痛之中,怎麼可能聽的得下去,他對諸葛瑾說:“如果不是看在丞相的面子上,一定會砍了你的頭。”便將他打發回了吳國。
於是在萬般無奈之下,孫權只得向曹丕投降。但是曹丕的想法是,他既不想幫助吳國,自然也不會幫助蜀國,他要等到兩國滅一國剩一國時才肯出兵。於是曹丕便封孫權為吳王。但是其實孫權在這裡並不是真的想曹丕投降,只是想先穩住曹魏,不至於造成兩國攻打吳國的結局。淡然曹丕也是另有打算,他原本在準備吳蜀兩國交戰時,趁機偷襲吳國,結果沒想到當時的吳國正是士氣正盛的時候,曹丕的軍隊完全不是對手,自然是大敗而歸。就這樣,天下一統的時間再度推遲了。
孫權雖然並沒有曹操一統天下的決心,也沒有劉備一心掃除群雄,興復漢室的壯志,但是他的計謀和智慧仍然是不可小覷的,要不然東吳也不會成為三個國家中最後滅亡的國家。
孫權死後誰繼皇位
孫權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開國皇帝和建立者,孫權在皇帝的位子上一共坐了二十三年,而如果從他繼承孫策的位置的時候算起,那麼他一共做了五十二年東吳的主人。如此長的統治時間在當時的魏蜀吳三國中應該是最長的了。孫權的壽命也很長,他一共活了七十歲,最後在公元252年病逝。在他病逝之後,繼承皇位的是他七個兒子中最小的兒子孫亮。
東吳第二位皇帝蘇孫亮劇照
說起來,孫亮作為孫權最小的兒子能夠最後繼承皇位這中間經歷了很曲折的過程。孫權的長子叫孫登,但是他的母親地位十分低賤,於是被徐夫人以養母的身份撫養他長大成人。孫登在229年被孫權立為皇太子,他自幼有才,曾經多次勸諫孫權,向他提出了很多治國的良策,因此深受孫權的器重和青睞。但是沒想到孫登只活了二十三歲便去世了,孫權於是改立三子孫和為新的太子。但是孫和在一次入廟祭祀的過程中拜訪了他妻子的叔父而被孫權的長女孫魯班誣陷為無禮,孫魯班又誣告王夫人對當時病重的孫權幸災樂禍,於是孫權便廢黜了孫和的太子之位,立最小的兒子孫亮為太子。孫亮最終在252年繼位。
孫亮當上皇帝之後,好日子還沒過多久,便在258年因為籌劃謀殺權臣孫綝的過程中被發現,被孫綝廢為會稽王,在260年去世,享年二十七歲。關於他的死因,有說他是自殺的,也有的說他是被毒死的。
孫權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是不合格的,正是因為他的猶豫不決而導致了朝政的混亂。而在他死後,東吳也很快便衰落了。
孫權用人有什麼方法
孫權作為東吳政權的開創者和開國皇帝,能夠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的局面下,最終在父親孫堅和大哥孫堅留下的基業的基礎上,經過開疆拓土和勤勉治理,最終和曹操所領導的魏國和劉備所統領的蜀國三分天下,必然是有其不同尋常的過人之處,孫權無論是在軍事上面還是治理朝政上的能力都是非常高超的。在軍事上,他曾經促成了和劉備的聯盟,聯手在赤壁大敗曹操的軍隊,而他在使用人才方面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
孫權畫像
關於孫權的用人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個是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在當時東吳還在靠一幫老臣征戰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有意識地尋找並提拔那些年輕有為的人才了。比如說在赤壁一戰中威震天下的周瑜,他在二十四歲的年級就已經做了建威中郎將這樣重要的職位。而魯肅在做孫權的幕僚的時候,也只有二十來歲而已。雖然這樣大膽的做法曾經引起了一幫老臣的反對,但是孫權並沒有動搖,而是堅持貫徹自己用人的方法。
第二點則是善於培養人才。他針對當時呂蒙、蔣欽等大將文化程度不高的情況,經常有意勸解他們多翻閱史籍和兵書。在他的勸告和指導下,呂蒙等人開始發奮讀書,很快就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第三點是用人不疑。只要是他覺得此人能堪大任,就不會對交給他重任之後再對他表示懷疑。例如當時原本是黃祖部下的甘寧來投靠孫權,他提出了征討黃祖,攻打劉表的計劃,儘管遭到了張昭等大臣的強烈反對,他還是把讓甘寧放手去做,最後果然取得了大勝。
第四點則是關懷下屬。我們都知道劉備十分重視和關心人才,但是在這方面孫權的表現也不差。在大將呂蒙生病的時候,孫權讓竟然讓他住到自己的內殿之內養病,並請當時最好的大夫來替他醫治,可見他對下屬的關心。
正是因為孫權善於發現和重用人才,幫助並關心人才,他才能夠成就一番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