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端午節前終結甜鹹之爭 當年跳汨羅江的粽子是這個味的
最早投入汨羅江中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颳起了粽子餡心甜鹹之爭的風潮,其實“白粽”就站在旁邊笑而不語……
南朝梁代吳均在《續齊諧記》這麼寫道:“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淚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簡貯米,投水以祭之。”,說的就是屈原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百姓為了讓魚兒不食屈原屍身,將米放入竹筒,投入江中以祭屈原的故事。
首先,根據這個說法,當時人們投入江裡以祭屈原的是筒粽:
也許有人會說:差評!差評!人題主問的是“最早投入汨羅江中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你在這扯啥竹筒粽?!
關於“端午”的最早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其中對粽有註釋:” 俗,先以二節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煑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黏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隂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
這段話大概說的是:根據陰陽之說的解釋,仲夏季節陰陽達到均勻調和的狀態,而農曆五月五日 / 夏至的時候,人們有用菰葉包裹黍米,再用灰汁將其煮至熟爛食用的習俗,這樣做法的食品叫做“粽”或者“角黍”。
“用菰葉裹黍米”中的菰葉就是茭白葉;而黍米現在被稱為“大黃米”, 類似於小米,但是比小米顆粒稍大一些,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以淳濃灰汁煑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黏黍。”中的灰汁又是什麼呢?灰汁指的是將草木灰浸泡並過濾後所得到的汁,主要成分為碳酸鉀,呈鹼性,在煮主食的時候加入一些鹼確實是能讓口感變得更加 Q 軟的,而且會有淡淡黃色的光澤。
菰葉:
黍米:
就粽的用料來說,起初是用黍米,後來才開始用的糯米
就餡心而言,起初是沒有餡心的,之後才有各種甜鹹的口味,乃至某連鎖咖啡店推出的冰粽
按照“為了紀念屈原而開始吃粽子“的說法,當時投到汨羅江裡的粽子應該就是粽子的最初版本,是筒狀的,而且沒有餡心!
《風土記》是較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端午”最早就是見於這本書裡,而這也是我們目前所知對粽子的最早文字記錄,南朝梁代的宗懍也寫了本記錄了中國古代楚地(以江漢為中心的地區)的漢族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荊楚歲時記》,其中,端午節也在記錄之中,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說粽子的章節裡,這兩本書原文裡都沒有提到用粽子來紀念屈原的內容……
那麼問題來了,之前明明提到:吳均在《續齊諧記》中寫到百姓為了讓魚兒不食屈原屍身,將米放入竹筒,投入江中以祭屈原的故事,難道是周處和宗懍在自己的書中漏掉了這麼重要的情節?!
從《風土記》、《續齊諧記》和《荊楚歲時記》三本書的作者所處時代來看,《風土記》的作者周處在吳亡國後,仕西晉,是三個作者裡所處年代最早的;而《續齊諧記》的作者吳均則是南朝梁時期的人;《荊楚歲時記》的作者宗懍和吳均是同朝代人,而且宗懍比吳均還年輕不少。
怎麼會前人和後人都沒有記錄的情節,唯獨吳均在《續齊諧記》中作了記錄呢?
我們來看看《續齊諧記》所記故事都有哪些,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故事、田真兄弟三人分荊故事、張華識別斑貍精故事、九月九日桓景登高避災故事、七月七日織女渡河會牛郎故事等等……其實這是一部神話志怪小說,更像是“天下奇聞趣事”的文學創作。
《續齊諧記》文辭優美,書中不少故事廣為流傳,但是說到可信度,個人認為不如前人周處的《風土記》和同個朝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民間傳說只把端午節的來源和過程透過紀念屈原的故事而具象化、擬人化了,但也不失為一個傳統節日得以傳承的好方式呢~
最後回到主題:“最早投入汨羅江中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個人認為即使當時人們投粽以保屈原屍身這件事情真的發生過,那麼投到江裡的也是沒有餡心的黍米灰汁白粽,應該是無味的,頂多有灰汁的微微咸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