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附近有個會厭軟骨,他相當於是食道和氣管的蓋子,不過是移動的。當你吞嚥食物的時候,它會蓋在氣管上,防止你被食物嗆到;當你呼氣吸氣的時候它會蓋在食道上,以防空氣透過食道進入你的消化系統造成脹氣。人趴在桌子上睡覺的時候,由於人體喉部結構不適應這樣的睡眠姿勢,會厭軟骨就會收到擠壓,懸空在食道和氣管之間,既沒有蓋住食道,也沒有蓋住氣管,這樣你在呼吸的時候一部分空氣就會進入到胃裡,趴著的睡姿也會導致食道部分阻塞,等你睡醒了坐起來,食道恢復通暢,胃裡的氣體通常會透過打嗝的形式排出來。
由於@牧子媛 的回答比較好,我便回去查閱了系統解剖學相關資料以回憶知識。可能看到我的修改的人比較少,但我還是再此對牧子媛的回答稍作更正,讓我們的答案更嚴謹。
牧子媛應當更正其中的一句話:“當我們呼吸的時候會厭軟骨會蓋在食道上”。
根據我查閱的資料,會厭軟骨只具有在人吞嚥時蓋住氣管的功能,而沒有蓋住食管的功能。這裡有一張圖有助於理解:
我認為屬於正常現象。因為趴著睡時,身體是彎曲的,會讓氣道與食道的共同通道——會厭處的氣管和食管更緊密壓在一起,所以吸氣的時候,空氣有一部分被吸到胃裡去,由於腹部也是彎曲受壓,造成氣體不能向下排送,所以堆積在胃內,當壓力過高時透過打嗝動作經口排出。
這種姿勢確實不健康,需要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