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祠堂
戚繼光,字元敬,為明代的民族英雄,軍事家,武術家,也是一名抗倭名將。戚繼光十歲時父親去世,他便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官居四品。戚繼光祠堂修建於明朝崇禎年間,是為了褒獎戚繼光而建造的,在清朝時期,破落的戚繼光祠堂重修了。
戚繼光祠堂圖
戚繼光祠堂在蓬萊城裡街,東面為“母子節孝坊”,西側為“父子總督”坊。祠堂為三進院落的家廟式建築,佔地595.1平米。門房坐東朝西,在門外兩側有石獅一對,各佔左右,門房東邊為過堂,過堂坐西朝東。
戚繼光祠堂是著名的景點,其中橫槊堂,其名字出於戚繼光的詩集《橫槊稿》,這個詩集反映了戚繼光多年征戰的戎馬一生的事情。這個地方是戚繼光接待客人或者朋友的地方,戚繼光文武雙全,是一個全才。
戚繼光祠堂的止止堂,名字來源於莊子裡的一句,“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兒擺放著書桌,是戚繼光生前看書,處理軍機要事的地方。在它的北面是悠憩堂,是戚繼光平時休息的地方。孝思堂放著戚家的族譜,以及戚繼光父子的墓誌銘的拓片,在旁邊的一個小屋放著很多各地紀念戚繼光的照片以及跟戚繼光有關的拓片。
在戚繼光祠堂中,還有一個小池塘,池塘旁邊有小亭子,也有假山,柳樹,各種不知名的花草,彷彿能看見戚繼光看書累了在池塘邊放鬆的情形,一代偉大的軍事家的卻令人敬仰。
戚繼光老婆
提起戚繼光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的抗倭成就,史書上關於他的記載也有很多很多,但是關於他老婆的記載卻只有短短几句話而已,那麼戚繼光的老婆究竟是誰呢?她的脾氣秉性又是怎樣的呢?
戚繼光的老婆劇照
古人和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不同,古代都是三妻四妾的,作為一位將軍,戚繼光自然也不例外,他的一生共有四個女人,一正妻三小妾,既然是老婆,那自然就是他的正妻王氏了,王氏的名字因為古代太注重男權的原因並沒有被記載下來,留下來的只有戚王氏這個稱呼,王氏是出身將門的一位大家閨秀,而且她很有膽量和智慧,雖然脾氣有些火爆,但對戚繼光還是很好的,戚繼光與王氏是在他十八歲的時候成的親,之後他們一起生活了長達二十年,但這麼長時間以來王氏生下的孩子一個接一個的早亡,古人一直受的教育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他們對子嗣的傳承很是看重,也因此即便是很敬重自己的老婆,戚繼光在他四十歲的時候還是納了妾,但是他是瞞著王氏進行的,也就是說王氏對此是不知情的,但紙包不住火,王氏最終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憤怒的她拿了把菜刀就要找戚繼光算賬,戚繼光在外面躲了幾天之後知道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所以他就把盔甲穿在衣服裡面主動去見了王氏,而且對王氏哭訴了自己的苦衷,王氏最終還是選擇了諒解,並從小妾的手裡過繼了一個兒子自己撫養。
戚繼光的老婆最終沒有和戚繼光白頭到老,在她過繼的兒子去世後,她就離開了戚繼光回了孃家,從這裡也能大概看出,王氏的確是一個性格堅定、敢愛敢恨的女人,而關於她回到孃家之後的記載就再也找不到了。
戚繼光的故事
戚繼光的故事有很多,這裡簡要的說幾個。戚繼光是名將的後代,他的名字就是父親對他的厚望,希望能夠繼承先祖的遺志,保護大明江山,將戚家發揚光大。受家族影響,從小就學習武藝和兵法,父親還親自教他讀書寫字,他的文武兼修為後來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戚繼光圖片
戚繼光十七歲時,繼承父親的職位,當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登州就在今天的山東。二十二歲的時候考中武舉,到京城會試,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來進攻,他臨時被安排去守衛京城九門,還向皇帝上書守城的方略,他的軍事才能初步展現。二十六歲是被任命為都指揮僉事,管理的範圍擴大,主要職責是抗擊山東的倭寇,從此以後,戚繼光和倭寇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戰鬥,從山東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跡幾乎遍佈中國沿海地區。他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訓練了專門的軍隊對抗倭寇,人稱戚家軍,還創立了鴛鴦陣對付倭寇,十幾年的時間幾乎將沿海的倭寇蕩平乾淨,他被稱為抗倭英雄。
抗倭結束,戚繼光的故事還沒結束,他被派去駐守明朝的北邊,他到薊州後,先做好防禦工事,加厚城牆,然後再積極訓練軍隊,嚴肅軍紀、增強軍隊實力,創立車陣,保衛了明朝北邊的安全和穩定。
從抗擊倭寇到鎮守薊州,戚繼光工作都很出色。公元1583年,他受黨派之爭被調往關東,兩年後被罷免官職,公元1588年因病去世。
戚繼光紀念館
戚繼光出生于山東蓬萊,他將其一生都獻給了國家的和平事業中去。“南平倭寇,北御蒙古”的戚繼光,先在海上度過了數十年,接下來又在馬背上奔波了數十年。所以,戚繼光不僅是抗倭的大功臣,更是抵禦北蒙入侵的人民英雄。當地人民為了紀念他保家衛國的不朽貢獻,和戎馬一生的人生寫照,特意建造了戚繼光紀念館。
戚繼光紀念館圖片
戚繼光紀念館,位於山東省蓬萊水城小海東側的水師府內,對外開放,供遊客觀賞。紀念館佔地約有3220平方米,共設有六個展廳。戚繼光紀念館將壁畫、泥塑、浮雕等藝術表現手法糅合在一起,為遊客提供一個立體而直觀的視角,透過生動想象的場景,再現了戚繼光當年戎馬崢嶸的生活。無論是山東海防戰倭寇,還是薊州邊疆戍守,都能使人領略到戚繼光的愛國熱情和英雄氣概。
同時,戚繼光紀念館的建築風格也值得欣賞品味一番。中軸對稱的仿古設計,紅漆寬匾的建築,很有古色古香的韻味。紀念館的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四柱斗拱飛簷碑亭,房簷像小鳥展翅欲飛的碑亭裡,分別設有“忠”、“孝”兩個字碑。每塊碑都高三米,寬一米,碑後刻篆的小字像是在一字一句講述著戚繼光的生平故事。
同時,在浙江省義烏市的赤岸鎮橋亭村也建有一處戚繼光紀念館。在南北山合抱下的戚繼光紀念館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凱旋樓”。它是一座兩層的飛簷城樓,城樓兩側延伸,蜿蜒如長城,也是個觀光的好去處。
戚繼光的詩
戚繼光在詩歌領域也有不俗的建樹,至今仍有詩篇在世間流傳。比如《馬上作》、《望闕臺》、《行邊》等都是戚繼光的詩的代表作。詩歌《望闕臺》是戚繼光所作的一首勵志詩歌,全詩以豪邁的詩句展現了詩人保家衛國的決心和信心。
戚繼光畫像
《望闕臺》全詩內容為:“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詩歌開頭一句,戚繼光用“十年”一詞總結出了自己征戰歲月,從中體現了詩人常年抗擊倭寇的經歷。“海色”兩字表現了詩人在沿海一帶駐紮,對抗倭寇來襲,保衛明朝海域安全的事情。第一句詩歌間接地交代了詩人的地點和工作,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第二句中,詩人用“孤臣”兩字展現了自己身處的狀態,即孤單和孤立無援。孤單體現在戚繼光在東南沿海駐紮,遠離了朝廷和家人。孤立無援體現在詩人隻身一人在東南一帶抗擊倭寇,當年和自己一同抗倭的將領汪道昆遭遇了朝中官員的彈劾,最終被聖上免官。這件事情引發可戚繼光的傷感之情,他以“孤”字概括了自己的心境和環境。後兩句詩句中,戚繼光以“血”和“紅葉”兩個意象展現了自己對抗擊倭寇的信心和決心。後兩句詩歌也成為了經典勵志語句,深得後人傳唱。
除此之外,詩句“薊門桃李應何限,歲歲不知春去來”是戚繼光所寫詩歌作品《行邊》中的兩句,也是戚繼光的詩代表作品之一。
戚繼光的品質
戚繼光是中華民族長河中不會暗淡的星辰,文武雙全的戚繼光出生在倭寇動亂的明朝,當時中央朝廷重文輕武的現象十分明顯,在國家動盪之際,戚繼光斷然選擇棄文從武,在好友的勸阻下,戚繼光選擇參軍入伍,這一步也決定了戚繼光一生註定與風餐露宿的軍旅生活有關,同時也失去了世俗人渴望的榮華富貴;在榮華富貴面前選擇馬革裹屍,深知民族大義也是戚繼光的品質之一。
戚繼光雕像
忠貞不二、為民族誓死而戰也是戚繼光的品質之一,與很多民族英雄一樣,戚繼光在軍事方面有著不同尋常的天賦,在他的帶領下,橫行的倭寇屢遭打擊,多場戰鬥中利用自己的排兵佈陣擊敗佔有絕對優勢的倭寇,戚繼光的名字響徹在神州大地;對於戚家軍的應用善戰,倭寇也是無策,最終想出了詔安計策,給予戚繼光用不完的榮華富貴,但是以民族存亡為己任的戚繼光斷然放棄倭寇開出的一切條件,誓死保衛華夏大地的每一寸領土。
創新、大膽、敢於實踐的不屈不撓也是戚繼光的品質之一,戚繼光的隊伍中都是一些沒有軍事素養的農民,國難當頭,戚繼光大膽編制農民隊伍,戚家軍在戚繼光的調教下,在戰場上十分應用,在與倭寇長達十幾年的對峙中,戚繼光屢次告誡,未嘗一敗;除此之外,戚繼光針對倭寇的武器和排兵佈陣改良武器,生產可以剋制對手的新武器,陣法也是有著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