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玄奘西行的意義是什麼 玄奘西行路線圖曝光

玄奘西行意義

玄奘是我國最偉大的佛家翻譯家之一,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西行取經和他的翻譯事業。那麼玄奘西行意義是什麼?他西行對我國古代佛教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

玄奘劇照

玄奘之所以會西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發現唐朝許多佛經的釋義有許多,並且不同的釋義所表達的意思相差極大,這一點對於佛教思想的弘揚是十分不利的。醉心於佛學知識的玄奘不願看到將來佛學的沒落,所以就下定決心要西去學習佛經的準確含義,並且希望透過自己的翻譯能夠得到更多的漢文佛經。他正是在這樣的決心下,才會孤身一人出發,經歷十九年的時間去西行取經。

而玄奘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在他西行回國之後,帶回了許多印度的佛教典籍,其中包括526策、657部佛經,這對我國的佛教研究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外遊歷多年的玄奘,精通梵文,所以他所翻譯的佛經比從前人們半知不解的翻譯更為準確和淺顯易懂。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的佛教文化發展越來越興盛。

所以玄奘西行意義在於對佛教經綸的正確釋義,將錯誤的佛教思想進行糾正,並且翻譯了更多從印度得到的佛經。除此之外,由於玄奘在印度學習佛教思想,促進了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尤其是玄奘回國後,將印度的種族文化、唯識哲學等知識融合到中國的佛學之中。到現在玄奘還被中印兩國看做是兩國友好的代表。

玄奘西行鑑真東渡

唐朝之所以會成為現今人們心中最繁盛的朝代,究其原因,是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氛圍,佛學的興盛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唐朝出現了兩個極為有名的聖僧,他們一個西行,而另一個東渡,雖然目的不同,但是他們對佛學的信仰卻是相同的,這兩人就是玄奘和鑑真。那麼玄奘西行鑑真東渡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在哪裡呢?

玄奘畫像

玄奘出生於公元602年,死於公元664年,享年62歲,在他死後23年後,唐朝再次誕生了一位得道高僧,這個人就是鑑真。鑑真享年76歲,死於日本。這兩人都是唐朝少有的高僧,並且做出了很相似的舉動。玄奘西行鑑真東渡,雖然他們的目的不同,但是卻都是對佛學真理的追求,值得後世人尊敬。

玄奘西行這件事由於《西遊記》這本名著和電視劇享譽中外,但是鑑真東渡這件事卻是很少有人知道的。這兩者的區別在哪裡呢?首先,玄奘西行是為了佛教的思想分歧去尋找正確的思想才前往印度等佛教發源地,而鑑真東渡是為了向日本傳授佛教真理,因為當時的日本是十分落後的,曾多次前往唐朝學習佛教知識。

玄奘和鑑真相似的點是兩人都是私自行動。玄奘曾向朝廷請求西行,但是卻不被首肯,所以就隻身一人獨自前行。而鑑真是因為要將本國的佛教思想教授給日本,而且當時他已經是唐朝少有的名僧,朝廷不願失去這樣一個人才,曾屢次派人阻止鑑真去日本。

但最後,玄奘還是西行了,鑑真也東渡成功了。這兩位聖僧對佛教思想的追求是十分可貴的,值得後人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

玄奘西行時間

玄奘為我國古代佛教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無論是他西行所取得的佛教經綸還是他回國後對佛經的翻譯,都大大推動了我國佛教的興盛。眾所周知,歷史上的玄奘西行取經是獨自一人的,那麼玄奘西行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有多長呢?

玄奘畫像

玄奘出生於公元602年,死於公元664年,在這62年的時間裡,他將一生都傾注在佛教上。在13歲時,當時還是在隋朝,他受到了隋朝大理寺卿的賞識,在東都的淨土寺出家,從此以後他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研究佛經上去。

在公元622年,他受戒,拜訪名僧,開始講經說法。在之後四五年的時間裡,他得到了眾多高僧的指點,在這些人的基礎上,他有著自己的見解,名氣逐漸開始在蜀中等地傳播。並且意識到唐朝的佛學有很大的隱患存在。

在公元626年,由於天竺僧人的佛學知識的散播,玄奘首次有了西行的想法。在貞觀二年的時候,29歲的玄奘正式踏上了西行的路途。此去之後,直到公元645年,他才重回長安,期間歷經了將近19年的時間。

在玄奘西行時間裡,他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途經了唐朝西部地區,並且離開了唐朝的疆域,途經高昌國、迦畢試國等,最終達到了印度。他用十九年的時間遊歷了將近110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學習當地的佛學知識,最後終於學有所成,將這些佛教的理論思想帶回了唐朝,並且傳揚開來。


玄奘西行

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吧,不論電視劇還是書本,想必大家對唐僧這個人物一定非常熟悉了,這部著作講述的就是唐僧帶領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重點描述的是他們途中遇到磨難和克服這些磨難的經過。那麼大家知道歷史上的唐僧是誰嗎 ?他就是玄奘,今天我們來看看玄奘西行的故事吧。

玄奘西行路線圖

玄奘本來是漢朝名臣陳寔的後人,他父親也曾經做過官,後來歸隱後靜心研究儒家學說,但玄奘卻跟隨哥哥長捷法師學習佛法,他學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覺得大乘佛法更好,更加能救苦救難,在當時唐朝的大乘佛法還是不完善的,於是玄奘立志要去西域學習大乘佛法。

但在唐朝貞觀年間,個人是不能私自出境的,在627年,玄奘向政府提出申請,單被拒絕了,於是他便悄悄混到商人隊伍裡,踏上了自己的西行之路。玄奘先是出了玉門關,進入沙漠,之後來到了高昌國,又翻越了帕米爾高原。克服了途中的千難萬險,終於到達了佛教聖地天竺國。

玄奘在天竺一待就是十幾年,在這期間,他向許多著名的高僧學習佛法,他持之以恆,不放過任何的學習機會,玄奘還徒步考察了走訪了整個西域大陸,終於在一次重要的佛法辯論大會上,以自己學習的深奧的佛法加上自己的實踐經歷,辯論得許多高僧啞口無言,這也算是玄奘學業有成了。於是在公元 643年,玄奘啟程歸唐,並且將657部佛經也帶回了中土。他回到長安後,也受到了皇帝唐太宗的接待,之後他又把這些帶回來的佛經全部翻譯成了中文,他也被人們奉為當時佛法最為高深的聖僧。

這就是玄奘西行取經的故事,當然《西遊記》等小說都是根據玄奘西行改編而來的。

玄奘西行路線圖

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玄奘西行的故事吧,講的就是玄奘從唐朝都城長安出發去往印度學習佛法以及取經的故事。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就是根據玄奘西行的事蹟編寫而成的。那麼大家是否知道玄奘西行路線圖呢,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玄奘西行的具體路線吧。

玄奘西行路線圖

公元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先是到了秦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之後過了蘭州、涼州、甘州、肅州、瓜州到達了唐代玉門關,之後又繞過白墩子、紅柳園、星星峽等地,終於走出了唐朝的邊境。

他一直向西北而行走進沙漠到達伊吾,之後又到了白力城、高昌王城、無半城、阿父師泉等地,走到了今天天山南邊,之後又進入阿耆尼國、王城這兩個國家。隨後玄奘又度過孔雀河進入屈支國。他又向西走了六百多里,到達跋祿迦國,接著又向西北走三百里到達凌山。翻越了七天七夜的冰山,到達大清池,今天這個地方在吉爾吉斯斯坦。之後玄奘再沿著湖西北方向走了500裡到達碎葉城,之後他經過了邏斯城、沛汗國、堵利瑟那國、颯秣建國、喝捍國、捕喝國、伐那國、羯霜那國、梵衍那國、迦畢試國、揭羅喝國等十多個國家,翻越了帕米爾高原等許多高原,可謂是爬山涉水,困難重重。歷史十幾年終於到達了佛教聖地天竺國,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在印度玄奘遍訪名師刻苦學習佛法,終於學有所成,於貞觀十九年一月返回大唐首都長安,前後歷時19年,行程5萬公里。他還帶回了六百多本經書,後來有翻譯成了中文,玄奘西行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我國古代翻譯事業的發展。這也就是整個玄奘西行路線。

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

唐僧取經途遇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實這個故事就是以唐朝時期的玄奘取經為原型改編的。那麼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有多少呢?他又是怎樣一步步克服,最終取到佛經的呢?

玄奘雕像

首先,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中第一個就是來自本國的阻止。當時天下剛定,唐朝根本不允許國人出鏡。所以玄奘最初想要得到國家的扶持遞上西行的申請書時,是沒有回應的,唐太宗根本就不同意,這一點與電視劇有著較大出入,電視劇是為了美化唐太宗。事實上,玄奘之所以能夠成功西行,是自己喬裝打扮,混入災民中偷渡離開。

離開長安之後,玄奘還遇到了一路阻攔他的軍隊和士兵,在他人幫助下,玄奘離開了涼州。此時的玄奘狀況已經十分悽慘,馬匹死了,僧人也離開了,也而就是說現在的玄奘只能孤身步行前往。

在穿越沙漠時,他差一點被士兵射殺。在沙漠中惡劣的生活條件讓他舉步艱難,而此時更不幸的是他賴以生存的水被倒翻了。在沙漠中,孤身一人,沒有水,並且還迷了路,在這般艱難的狀況下,玄奘竟然堅持了整整5天,並且成功走出了沙漠,來到了目的地的第一個國家——高昌國。

在高昌國中,由於國王的賞識,硬要留下玄奘,但是玄奘不願更改自己的決心,所以就絕食抗議,最後高昌國的國王妥協了,放玄奘離開。但是離開後的玄奘又遇到了雪崩,之後他的身邊就只有兩名弟子陪伴在身側。

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數不可數,多次還威脅到了他的性命,幸好玄奘沒有放棄,終於到達了印度習到了正宗的佛教經典。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755 字。

轉載請註明: 揭秘玄奘西行的意義是什麼 玄奘西行路線圖曝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