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首爾的景福宮就是北京的圓明園。之所以如此類比,是因為兩者都是受到外敵入侵而被毀壞的著名宮殿,都寫著恥辱。只是圓明園還是廢墟,而景福宮於上世紀90年代展開復原工程,逐步恢復了本來的面目。
焚燬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毀壞景福宮的是倭寇,是日本。景福宮建於1395年,1592年被豐田秀吉的部下燒燬,1867年好不容易重建,可惜20世紀初朝鮮被日本併吞,景福宮幾乎被拆光。景福宮在“原物、原生態和原始環境”等方面欠缺太多,終致在世遺目錄上名落孫山。
景福宮的基本格局是勤政、思政、康寧和交泰等四大殿加上後苑,後苑之外是白嶽山。這樣的佈局是模仿故宮的,不過故宮背面的景山是人工堆起來的,白嶽山倒是貨真價實。
景福宮的看點是勤政殿,在“幾乎拆光”的浩劫中算是碩果僅存。它算來也有100多年曆史了,所以定為“國寶級”文物。勤政殿高大巍峨,象徵著這個國家和朝廷的神聖與權威。
景福宮建於朝鮮時代,大概等同於明朝開國年代。之前叫高麗時代,再之前是前、後三國,而開國有一個傳說,一位中國人據說是商代紂王的叔叔,叫做箕子的率眾到半島定居,從此開拓了朝鮮文明。
景福宮的地面是鋪沙子的,但勤政殿前廣場鋪的是石板。作為附庸國的王宮,擺設與雕刻圖案都受到限制,比如丹陛、欄杆上不能出現宗主國皇室的龍鳳圖案。
勤政殿裡擺設不多,還都是複製品。百年前,日本併吞朝鮮,為了消滅這個國家象徵,景福宮被拆,改建為都督府。
勤政殿之後的思政、康寧和交泰三殿,前後相連,自成院落,分別為國王辦公、寢殿和王后寢殿。其中思政和交泰兩殿,定為“寶物級”文物。
後苑有很好的自然風光。
慶會樓,“國寶級”文物,原是舉辦宴會的地方。有水環繞,特別適合拍照。
穿著民族服飾的遊客,是朝鮮宮殿特有的人文景觀。
關於朝鮮開國,中國人愛聽傳說“箕子”,朝鮮人偏信神話“檀君”。檀君的父親是天神,母親是熊女,朝鮮人認為檀君是自己的祖先。儘管神話比傳說更不靠譜,但種族上總歸與中國劃清界線了。
中國與日本都曾是朝鮮的宗主國。中國這個主子比較溫和,日本動不動就燒殺搶掠。 “往事不堪回首”!景福宮恢弘巍峨,然而陰影裡藏著恥辱。我們也有屈辱的歷史,能夠感同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