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用更實證的方式,來聊聊依戀型別到底是如何產生,怎麼影響我們一生的戀愛模式的。
說到依戀型別,還是得從嬰兒時期說起。因為,對成人依戀(adult attachment)的研究是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在嬰兒時期,造成我們和父母之間緊密的情緒聯絡的心理系統,也在成人時期的親密關係中發揮作用。
依戀型別在“嬰兒-父母”間已經出現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 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精神分析師。那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的。他發現,哺乳動物的幼崽自身沒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獲得父母關注的幼崽則比較有機會獲得照顧,最終存活下來,所以,幼崽會透過哭泣、尖叫、糾纏等方式,來拒絕和父母的分離——我們人類也是如此。“害怕與父母分離、害怕被父母拋棄”,是進化造成的人類的天性。
他指出,依戀理論的核心是在問這樣一個問題,“被依戀的那個人是不是在自己身邊的,容易找到的,對自己充滿注意力的?Is the attachment figure nearby, accessible, and attentive?”
如果父母是在嬰兒身邊的、有回應的、給孩子注意力的,嬰兒就會感受到安全、愛和自信,這種嬰兒會比較不拘謹、愛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
如果父母並非如此,則嬰兒會開始用各種行為試圖找回自己的父母;
如果無論如何父母都不再回來,嬰兒就會陷入抑鬱和絕望。
後來,一個叫作 Mary Ainsworth 的人第一次對嬰兒的依戀型別做出了分類。她做了一個實驗,讓 12 個月大的嬰兒和他們的父母分開,繼而重聚。結果顯示:
大約有 60% 的嬰兒在父母離開時覺得不開心,等父母一回來就開始找父母,並順利地被父母安撫,這些孩子通常被稱為安全型(secure)。
另外,有 20% 的孩子,當父母離開時會表現得極度抓狂、崩潰,而當父母回來時,卻不願意立刻投入父母的懷抱,表現出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安撫,另一方面又想懲罰父母的離開的矛盾表現,這些孩子被叫作焦慮-反抗型(anxious-resistant)。
最後20%的孩子,當父母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現出不高興或有壓力,當父母回來時,他們會主動迴避和父母的接觸,有的會把注意力轉向玩地面上的小東西。這些孩子被叫作迴避型(avoidant)。
這個研究同時也發現,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較注意回應孩子的需要,而另外 40%的孩子的父母,則對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對孩子的回應無法一以貫之,並時不時會拒絕孩子的需求。正是這個實驗,證明了父母的撫養方式與孩子依戀型別之間的關係。
成人親密關係中的依戀型別
1987 年,Hazan 和 Shaver 第一次把上述嬰兒-父母的依戀型別理論放到成人的戀情關係(romantic relationships)語境中研究。他們認為,成人的戀情關係的本質也是一種依戀,它們與“嬰兒-父母”之間的依戀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相似:
都會因為另一方在身邊,並及時回應自己而感到安全
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很緊密,都有身體上的接觸
當無法“聯絡”到對方時,都會覺得不安全
都會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新發現
都會喜歡對方的長相,相互迷戀,為對方專注
都會有一些 "baby talk":用孩子的方式對話
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問卷,來測量成人是哪一種依戀型別:
A. 和其他人靠近讓我覺得不舒服;讓我完全信任他們很難,我也不能允許自己依賴他們。當任何人離我太近的時候,我都會緊張。而通常情況下,別人都希望我能比“讓我感到舒服的距離”更貼近他們,他們希望我能和他們更親密。
B. 讓我和別人親近相對來說還挺容易。我願意依賴別人,也願意被人依賴。我不擔心自己會被拋棄,也不害怕別人離我太近。
C. 我發現其他人往往不願意像我希望的那樣,和我那麼親近。我經常擔心我的伴侶不是真的愛我,不是真的想和我呆在一起。我希望和我的伴侶非常緊密,但有時這反而就把別人嚇跑。
結果顯示,和“嬰兒-父母”依戀類似,有60%的人屬於安全型,20% 屬於“焦慮-抵抗”型,20% 屬於迴避型。
不過,從 1998 年釋出的兩個研究以來,人們傾向於把依戀型別看成是區間,而不是絕對的分類,可以用一張圖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人的依戀模式中,和親密關係相關的“焦慮感”和“迴避感”是兩個關鍵的因素。焦慮感高的人,會傾向於擔心自己的伴侶“是不是還在那裡、是不是及時地回應自己、是不是給予自己足夠的注意力”等問題。而回避感高的人,則不太願意和別人過分親近。所以我們看到,這兩個變數把依戀型別分成了四個區間。
(在這裡,也回答後臺一些很嚴謹的小朋友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在一些文章中說的依戀型別有三種,而另一些文章中有四種的原因,因為從這裡開始出現了四個區間。)
從上圖可以看到:
焦慮感和迴避感都低的人,是安全型(Secure);
焦慮感高、迴避感低的人,是痴迷型(Preoccupied);
焦慮感低、迴避感高的人,是疏離型(Dismissing-Avoidant);
焦慮感和迴避感都高的人,是恐懼型(Fearful-Avoidant)。
這張圖同時也說明了,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感和迴避感,每個人依戀型別的程度和表現都各不相同。這四種依戀型別並不是一個絕對、統一的分類。
依戀型別對我們的影響
研究已經證明,嬰兒時期的依戀型別和成人親密關係中的依戀型別具有沿襲性。同時,更多的新研究正在證明,成人親密關係中兩個人依戀的方式,和“嬰兒-父母”之間的依戀也有高度的類似。比如說,很多在機場分別的戀人,都會表達出高出平時的親密行為,這和孩子與父母分別是一樣的。嬰兒時期的依戀型別因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影響
(1)擇偶
通常來說,在挑選長期關係的伴侶時,我們會認為那些“及時給予我們回應”、“給我們很多注意力”、“溫暖”、“對我們的需求敏感”的約會物件是更合適和有吸引力的,這和孩子們在父母身上渴望得到的東西是一樣的。
但是,1997 年的另外一個研究證明,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會選擇安全型的人作為伴侶。我們往往會選擇這樣的人:這些人能夠再一次確認我們已存在的、對親密關係的信念。熟悉感(Familiarity)是一個理解我們每個人親密關係模式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尋求我們已經熟悉的依戀模式。
在嬰兒時期因為父母的照顧方式培養出不安全的依戀型別的人,總是會下意識地找到那些會讓他們重複體驗不安全依戀感覺的人。所以,糟糕的戀愛經歷往往會一再重複。
(2)安全感
在嬰兒期,安全型的嬰兒往往是適應性最好的,他們有一定的自我恢復與調節能力,和同伴相處很好,也很容易受到喜愛。一項 1994 年的研究顯示,安全型的成年人在長大後最容易對戀愛關係感到滿意,戀愛關係也往往持續更長的時間,彼此信任,彼此承諾,互相依賴。1997 年的另一項研究顯示,他們更有可能把伴侶作為安全感的基礎,以此為退路去探索世界。
與之相應的,1992 年的研究顯示,安全型的人,更傾向於在壓力大的時候向伴侶求助,也更願意在對方有壓力時提供支援。
而不安全型的人,則容易擔憂 / 懷疑對方的行為。這種擔憂常常會激化矛盾,而不是緩解他們的不安全感,這在一項 1996 年的研究中得到了證明。
(3)迴避型(疏離、恐懼)是一種防禦機制
在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嬰兒與父母分離”的實驗中,我們看到,迴避型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並不會表現出不高興或者有壓力。然而,對這些嬰兒的心率及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水平測試卻顯示出,這些孩子並不是真的感受不到壓力,而是一種防禦機制隱藏了他們的壓力感。表現出冷酷和不在意,就是這樣一種防禦機制。
在一項針對成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對“迴避感”高的人做了實驗,讓他們假設雙親過世,並就此進行討論。對這些人皮膚的測試顯示,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會感到焦慮和壓力。而當研究者讓這些人壓抑自己的這種壓力感時,疏離型(高迴避感、低焦慮感)的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反應,不把注意力放在與依戀相關的想法上。而恐懼型(高迴避感、高焦慮感)的人則無法做到這一點。疏離型的人,心理防禦機制是很強的。
如何改變依戀型別?
最後,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一個人一生的依戀型別是穩定不變的麼?
並不是。
我們已有的依戀模式,會不斷被新的經驗一點點地更新和改寫;有時候甚至會被完全“重寫”。但通常情況下,我們最初的依戀模式或多或少還是會在整個一生中都對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和思維產生影響。
大多數人在不接受長期心理治療的情況下,其實並不會改變他們的依戀模式,但你的確還是可能透過不同的經歷和有意識的努力,或多或少地變得更加安全。最可能幫你改變不安全依戀模式的途徑是:找一個安全依戀型別的伴侶。
對於本身不是安全依戀型別的你來說,一開始,你很難覺得安全的人會吸引你。但如果你真的希望變得更加安全,擁有更幸福的人生,你就要有意識地付出努力,去多和安全的人接觸,多給對方一些時間,也盡力開啟自己的心。
此外,還有以下這些方法可能對你有幫助:
理解你自己的羞恥感,提升自尊——即讓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被尊重、被珍惜的。這可以幫助你客觀看待伴侶的行為,不會對對方任何的一個小行為都十分敏感。
學著變堅定,對於你自己的需求,不要妥協,要求對方滿足。
學著識別出、看重、並堅定地表達出你的情感需要。
勇於冒風險,不要在感情中“玩心計”,不要嘗試“操縱”對方,直接、坦誠。
練習接納你自己、也接納他人,不要過於挑剔自己與別人的錯誤和不足。
當矛盾發生時,不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反應,而是學著去處理和應對。學會從“我們”出發去看問題,而不是“我”。
痴迷型的人還要注意,不要過快投入一段感情。
簡而言之,痴迷型的人需要學會對自己更負責任,而疏離/恐懼的人需要學會對伴侶更負責。這就能夠帶來更健康、更獨立的關係,而不是一方過於依賴,或者看似獨立的虛假的自給自足感。
疏離/恐懼型的人相比痴迷型的人,更難自行改變,他們通常沒有改變的動力,會有很多自我合理化的理由,例如,覺得自己現在過得很好。選擇這樣的人作為伴侶,如果真的想要走的很遠,可能就要接受:你可能永遠無法擁有一段正常的感情。你要給對方很多的空間,同時要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信任、信念,因為往往對方不會幫助你做這些。你可以嘗試的是,要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表現是因為害怕受傷害;同時讓他們意識到的確存在他們可以信任的人,比如你。一旦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也就會開始改變了。
Reference:
Fraley, R. C. (2004). 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Retrieved August, 16, 2007.
Mikulincer and Shaver, Attachment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2007)
Levine and Heller, Attached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