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責子 陶淵明是個怎樣的人
陶淵明責子
《責子》是陶淵明在五十多歲左右著作的一首詩,描寫的是他那五個不成氣候的孩子。陶淵明雖然放棄了仕途生涯,過著歸隱田園的生活,但是仍他掛慮和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有所作為。
陶淵明《責子》
《責子》原詩:“白髮被兩鬢……且盡杯中物”。詩中敘述的大意如下。
《責子》詩中開篇,陶淵明感慨自己上了年紀,兩鬢斑白,皮膚失去了往日的豐滿開始變得鬆弛,恐怕命不久矣。自己命不久矣不要緊,他現在最擔憂的就是五個兒子的前程。可是這五個兒子都是不求上進、整日碌碌無為,讓陶淵明十分失望。
大兒子陶舒儼年方二十八歲,為人非常的懶散,好吃懶做,沒有求學的上進心,一生碌碌無為。這“懶惰”被陶淵明用誇張手法描寫,說是世上無人能及,已經到達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境界。二兒子陶宣俟年將十五歲,是個致力於學習的年紀。可是他到了年齡也不認真學習,不喜歡寫文章,不學無術,對考試功名沒有任何興趣。
三四子陶雍份與陶端佚是雙生子。這兩個雙胞胎智力先天愚鈍,學習困難。到了十三歲還不認識阿拉伯十位數字,數字六加七之和也傻傻算不出。小兒子陶通佟已經九歲了,還是年幼無知、個頭蠢笨的樣子。整天只知道在外頭玩耍,爬樹摘果子,到頭來只會念“梨”、“慄”,一點學習的熱情和心性都沒有。
面對這些不上進的孩子,陶淵明無可奈何,只能借酒澆愁。
陶淵明《責子》一詩便是在如此心境下,借酒揮灑而出。
陶淵明是個怎樣的人
陶淵明是個怎樣的人?陶淵明是東晉末年出名的詩人、辭賦家,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在迄今為止的中國文壇上,陶淵明仍然佔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在文壇上素有盛譽的陶淵明是個怎樣的人呢?
陶淵明畫像
後人們一般認為,陶淵明有著中國傳統隱士安貧樂道的精神,不慕虛榮,不為五斗米折腰。關於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是世所皆知的。那是陶淵明第一次做彭澤縣令,也是他這輩子最後一次為官。陶淵明雖然為官多年,但是職位卻一直得不到比較大的調升,這和他剛正不阿,不肯趨炎附勢的為人有關。而這最後一次辭官的原由,也正是出於他的正直。那是一個狐假虎威的督郵,沒什麼實際權力,也沒什麼當官的能力,但是卻能在太守耳邊說些有的沒的好的壞的,經常一個官員的前途命運都掌握在他的那張嘴上。
這個督郵被派到了陶淵明的彭澤縣上,一到彭澤,便要求陶淵明縣令去接見他這位太守身邊的紅人。陶淵明深知這個督郵有副怎麼樣的嘴臉,本來是想忍耐忍耐便算了,正打算去接見這個傲慢粗俗的人。誰知縣吏攔住了陶淵明,告訴他要是不穿得盛重點,這個人肯定要在太守耳邊說壞話。陶淵明忍無可忍,一想到如今的朝堂之上都是這般雞鳴狗盜之徒,對為官之路失望到了極致,便留下授印罷官而去,做他的田園神仙,也不想在官場中受氣。
雜詩陶淵明
《雜詩》共有十二首,出自詩人陶淵明之手,屬於陶淵明所作的各類詩歌中的詠懷詩。這十二首詩主要表達了陶淵明在辭官歸隱田園後,空有一身抱負卻不無法施展的苦悶心情,同時展現了他不願與世俗中的黑暗勢力同流合汙的高尚品質。
陶淵明像
如果將陶淵明所寫的詩歌按照詩歌內容分類的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飲酒詩、詠懷詩以及田園詩三類。十二首《雜詩》就是陶淵明的詠懷詩中的代表作,除此之外,還有十三首《讀山海經》也是詠懷詩的代表作之一。十二首《雜詩》主要表達的是作者陶淵明無法實現自己遠大志向的痛苦鬱悶以及不願在世俗中隨波逐流的高尚人格,而十三首《讀山海經》則是藉助《山海經》中那些奇異的事物來表現一樣的內容,表明自己的遠大志向永遠不會消失。
十二首《雜詩》皆體現了陶淵明內心中對於現實的憂憤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思考,例如第一首《雜詩十二首其一·人生無根蒂》的整體基調是感嘆人生的世事無常以及生命的短暫,將沒有花蒂的花朵與塵土作為比喻,抒發了對人生莫測無常的感慨。整首詩陶淵明主要想表達的是既然人生這麼無常,生命又如此短暫,那麼人就應該及時行樂的想法,同時也隱含著鼓勵年輕人要珍惜時間,抓住機會,努力奮進。
總的來說,十二首《雜詩》也是陶淵明的曠世之作,雖然詩中的詞句並不華麗,用語樸實無華,但是樸素的語句之間卻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陶淵明辭賦
陶淵明辭賦現存的僅有三篇,收錄在《陶淵明集》中。這三篇辭賦分別是《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及《閒情賦》。雖然陶淵明辭賦只有三篇,可是這三篇卻集中的體現了陶淵明的思想歷程。
陶淵明辭賦之三《閒情賦》
陶淵明辭賦之一《歸去來兮辭》著作於晉安帝406年,描寫的是陶淵明欲脫離官場隱居田園的宣言。詩中所描寫的是作者回歸家園的路途上發生的情景及到家之後與家人喜悅團聚之情,還有在家耕耘勞作的情景。雖然這些情景全是作者憑藉想象捏造出來的,但是描述的十分真切,語言節奏跌宕起伏、歡暢淋漓,強烈的表達出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期盼和自由生活的嚮往。
陶淵明辭賦之二《感士不遇賦》是一篇文詩參半的作品,描寫的是有志之人不受到重用。這篇辭賦的主旨,揭示了當時社會政治的腐敗風氣。在虛偽昏暗的官場社會中,有才華有抱負的人沒有遇到好的機會表現自己。他們大都被社會埋沒,或被流言詆譭,處在這兩難的境地中,既悲又憤。好在作者看透了世俗社會,保持著自身高尚的氣節遠離了是非之地。
陶淵明辭賦之三《閒情賦》是陶淵明辭賦中僅有的一篇情賦,描寫的是一位妙曼的女子。這位女子深深吸引著作者,使作者日思夜想,展開了一段想象之旅。雖然對女子的愛慕極深極濃,卻不得不壓抑在心中。經過了一夜的輾轉,最終只能無可奈何的放棄,重新整理自己的心緒,拋棄各種雜念,保持本心的純真。
陶淵明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歷來被大眾廣泛詠讀。《桃花源記》描寫的是一個世外桃源的世界,這個世界也就是陶淵明的理想國。陶淵明把自己的理想虛構出來著以文章,以此來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及對美好世界的憧憬。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晉太元中……後遂無問津這”。此散文的大意是,晉太年間,武陵有個打魚的人,誤打誤撞進入了桃花林深處。他看到裡面的房屋整齊有序、樹木枝繁葉茂,雞鳴狗吠彼此起伏,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良田,青年男女辛勤耕種,老人少兒怡然自樂,穿著服飾與外面的人並無差別。
桃花源裡的人看到他非常驚訝,都圍上來詢問他。漁人把外面的事情都告訴了他們,他們還邀請漁人去家裡做客。漁人得知這些人是因躲避戰亂才來到此處,從此與世隔絕,不問世事。漁人在桃花源裡住了幾天便告辭回家,桃花源裡的人告誡他不得將此事說給外面的人聽。漁人返回時,在路上都做上了記號。回到縣城之後,就將此事告知太守,太守隨後派人前往尋找桃花源。可是怎麼找也找不到了。南陽有個人聽說了這個訊息,也高興前往,結果還是一樣沒有找到。之後,再也沒有人去尋找過統桃花源。
陶淵明透過描寫桃花源的安寧、自由的生活,給讀者描繪了一幅沒有階級鬥爭、沒有戰爭侵擾,人們和平相處、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的社會圖景。這圖景實則是個不能實現的空想社會。
陶淵明故居
陶淵明故居在哪裡?真正的陶淵明故居早就成為了歷史車輪下的小塵埃,但是後人們因為懷念這位東晉時期的偉大文人,專門為他建立了一個陶淵明紀念館,用來供後人憑弔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偉大文人。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是古時候的柴桑人,而古柴桑就是現今的九龍,因此陶淵明紀念館也就坐落在江西九龍市的一條街上。現在供人瞻仰的陶淵明紀念館是始建於1985年的,陶淵明紀念館本身是陶淵明的祠堂,雖然早就已經破敗不堪,但是還能夠辨認,因此就以原址為基礎,對陶淵明紀念館進行了擴建與修繕,將本來已經接近毀壞的雕像、牌匾之類統統進行了修復。
在2005年的時候,九江縣對陶淵明紀念館進行了又一次的修復,原因是這一年正好是陶淵明的第1640個生日。這次修復之後的陶淵明紀念館分為了好幾個部分,其中就有歸來亭、陶靖節祠、陶公墓等景點,也能夠讓去瞻仰先賢的人不會太無聊。
在陶淵明紀念館中,有著四個陳列處,裡面全部都是有關於靖節先生的文辭書畫、生平事蹟等物,也有九江出土的一些歷史文物,喝一些魏晉南北朝時期出土的墓葬。在陶淵明紀念館中還有許多珍貴的藏品,比如一隻南朝出土的青瓷權,以及收藏在“陶淵明生平事略陳列室”內的有關於陶淵明的名人書畫、家譜圖片等珍貴文物。
陶淵明可以說是漢晉南北朝期間最為傑出的詩人,他的思想有著在全人類之間普及的價值,他的精神即使在千百年後的如今也能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