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不能“偏科”,要建設一批高水平特色型大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鋒此次參加全國兩會時帶來了一系列關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相關提案,他尤其關注高水平特色型大學的建設。因為,特色性高校本來就是適應國家建設需要培養專業人才而成長起來的一大批具有行業特色的大學,可說是最大的“中國特色”,在當下全球新一流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的背景下,建設高水平特色型大學在服務國家戰略、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尤其重大。
特色型大學具有“學科分佈集中,規模較小;行業領域權威,影響力大;緊密對接市場需求,應用性強”的共同特點。錢鋒在接受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說,但是改革開放以來,許多特色型大學相繼走上綜合性發展之路。高等教育分化明顯,出現了“大而不優”“大而不強”“大而不特”的問題,直接導致高校特色不突出,與地方產業對接不夠,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匹配度降低。
錢鋒告訴文匯報記者,他認為高等教育存在問題主要是一、基礎研究能力相對薄弱,學科體系還不夠完備。部分特色型大學“偏科”現象依然存在,特別是一些基礎學科、人文學科短板明顯,難以支撐起一流人才的培養。二是特色優勢過於集中,新興交叉學科培育拓展能力不足。任何學科的發展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優勢越強越容易產生“路徑依賴”,影響新興交叉學科的培育拓展。三是受行業發展影響大,學校持續性發展存在風險。產業發展態勢會對特色型高校產生直接作用,影響了特色型大學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面向新時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學是推動實施製造強國重大戰略,破解‘卡脖子’關鍵技術,實現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中堅力量。”錢鋒建議,首先要建立以中國特色為評價基準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學“雙一流”評價體系。對特色型大學要有科學定位,必須強化優勢、突出特色,探索形成“雙一流”戰略中建設高水平特色型世界一流大學的實踐路徑,引導特色型高校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找到新方位,在服務行業發展中承擔新使命,在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中展現新作為,不斷強化內涵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
錢鋒還建議,要堅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學走特色型、創新型、開放型的發展道路。鼓勵大學形成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示範性整合應用的整體發展;引導形成開放辦學的局面,加強交流合作,面向需求拓展學科服務領域,整合解決交叉領域和新興領域發展中出現的重大科學技術難題;引導特色型大學加強創新,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攻關創新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和成果。並且要提升高水平特色型大學人才培養質量,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引導高水平特色型大學以“四新”(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契機,推動我國培養工程科技人才與應用人才又精又專,助力我國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這也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條重要途徑。
作者:姜澎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