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賈島被稱為什麼 賈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賈島被人們稱為“詩囚”。我們都知道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別人的稱號都那麼美好高雅,而賈島卻被人們稱為“詩囚”!這個稱號是什麼意思?人們為什麼給他起這麼一個名稱?我想這一連串的問題肯定已經充斥在你的大腦裡了。

詩人賈島被稱為什麼 賈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賈島畫像

原來賈島是一個酷愛作詩苦吟的人。他的家境並不是多麼好,能夠吃飽穿暖是賈島從小到大最大的心願。雖然生活貧苦,賈島卻能夠在困苦中找到自己的喜好,那就是作詩。他是一個內向的人,因為家裡窮所以從小到大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耍,就這樣賈島成了一個不願與人交往的人!平時他醉心於寫詩,以此來抒發自己內心的不滿,他喜歡反覆斟酌作品中的字句以讓自己的文章看起來更完美。

賈島曾經參加過很多次科舉考試,可是每次結果都不如人意。後來安史之亂以後世道混亂為了填飽肚子迫不得已賈島出家當了和尚!

僧人安寧的生活更是成就了他內向的性格,所以他整日醉心研究詩詞,以反覆推敲詩句的用詞為樂!賈島對詩作如痴如醉,就好像成了詩作的囚奴一般!他的作品用詞精闢,被人們廣泛流傳,人們因他對推敲詩句有如此痴迷的狀態,所以稱賈島為“詩囚”。

賈島這個人寫詩以刻苦認真被人們所熟知。這在他的詩作中也充分的體現出來。比如“兩句三年得”這句雖是略顯誇張,但是賈島作詩經常費勁各種心思這是真實。

賈島的資料

賈島這個人一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波瀾,要說他的特點,那也就是窮和特別喜歡鑽研字句。還有他騎驢雲遊的時候,遇到的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是貴人的韓愈。畢竟韓愈也是賈島還俗的原因之一。

詩人賈島被稱為什麼 賈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賈島畫像

話說,這賈島並不是出生在什麼富貴人家,小時候也是因為家裡窮所以早早就剃度出了家,畢竟在寺廟裡有吃有喝可以活下來。但是這寺廟得清冷環境,肯定是培養不出活潑性子的人。這賈島就是個年紀輕輕,脾性也是淡淡的一個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也被稱作是賈島庵。至於他作詩的才華自然是他一個人太寂寞的時候,琢磨出來的。

賈島在19歲的時候,就出來雲遊,這有才華的和尚出來雲遊經歷自然會有些不一樣。賈島的雲遊就結識了孟郊,要知道賈島是個喜歡安靜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人,能跟孟郊成為好朋友,必然是同道中人。

再之後,就是那個我們都知道的“推敲”的故事。賈島去探訪古人,在斟酌一個字的時候結識了韓愈。從之前的詩句看來,賈島就是個糾結狂,選擇障礙症,他永遠都會遇到一首詩裡幾個字拿不準的情況。有時候一兩句話可以折騰個兩三年,但是作出來的詩句也的確是極好的詩。

韓愈看他有才華,就勸他還俗來參加科舉,考公務員。這賈島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在我看來絕對不是個應試型選手,所以科舉一直落榜。之後的仕途也是相當的不順,所以我說這韓愈不知能不能算是賈島的貴人。如果他不勸說,或者賈島悠閒的做著和尚,鑽研詩句,還能多出來幾首傳世佳作。

尋隱者不遇 賈島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寫出的一首著名的詩,這首詩流傳非常廣泛,從小學課本到兒童啟蒙讀物以及唐詩讀本中都有收錄,這些書中還配有相應的繪圖,繪圖上有松,有指著手的童子,還有一個問者,形象地展示了詩的內容。

詩人賈島被稱為什麼 賈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尋隱者不遇古詩配畫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短短只有四句: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的意思是:在山中的一顆蒼松下,我向隱者的小徒弟打聽隱者的去向,小徒弟說,他的師父還在山中採藥,只是這山中雲深霧重,他也不知道師父身在何處。前一句是問話,後三句是回答,表現了隱者的高風亮節,作者尋而不遇,心中只有空自仰慕。作者賈島給我們描繪一個世外高人的隱者,形象生動,以白雲和蒼松為襯托,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全詩結構精巧,特別的問答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僅有二十個字,簡單的敘事,環境、人物、情節一應俱全,卻引人無限的想象,言外之意是一首抒情詩,山高雲遠,蒼松亭亭,可愛的小童和一臉遺憾的來者,還有沒曾出現的隱者。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風格通俗易懂,卻清新豔麗,色彩鮮明,像一幅中國山水畫。含義深刻卻著筆簡捷,情深深意切切,心情上的百回千轉盡在這白描無華之中。它是賈島一篇代表作,在詩詞的歷史上是難得的精巧作品,後人今天吟來,也有百般滋味在心頭。


 

秋寄從兄賈島

秋寄從兄賈島這首詩是無可寫給賈島的一首詩。無可是賈島的表弟,兩個人小的時候曾經一起出家當過和尚,雖然後來賈島還俗了,但是兩人依舊保持著密切的聯絡,透過書信對的形式往來,並且具有濃厚的情感。這首《秋寄從兄賈島》就是無可在廬山西林寺的時候因為思念心切而寫給賈島的詩,全詩感情真摯。

詩人賈島被稱為什麼 賈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賈島畫像

草蟲喧囂著無邊暮色,靜默沉思打坐在西林。詩的前兩句便營造出了一種感傷蕭條的氛圍。傍晚十分,伴著草裡的小蟲子聒噪的叫聲無可獨自坐在西林寺的禪房發呆,靜靜的想著心事。這兩句透過小蟲子的動和作者的靜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鮮明的表現作者悲涼的心情。聽雨更覺得寒氣遍佈,推門卻只見落葉深深。後兩句聽著外面淅瀝瀝的雨聲,開門看到外面散落一地的殘葉,無可更是感到了陣陣寒意。五六句畫風一轉,開始回憶昔日兄弟兩人當初因仕途不順,相約共同皈依佛門的往事。一個“病”一語雙關,字不僅表現了賈島名落孫山的憂憤之病而且表現了朝廷不是人才之症。最後兩句說“吾兄”現在還是塵心未泯,追名逐利,希望可以回來一同去赴當時沒有完成的“煙霞約”。此處的“煙霞約”是無可當年離開京城時賈島給無可的詩中兩人所做的約定。

秋寄從兄賈島是一首五言律詩,全詩表現了一種蕭條悲涼的氣氛,借景抒情、融情與景,生動傳神的體現了無可對於賈島這位兄弟的懷念之情,同時從側面表現出兩人深厚的兄弟情義,讓人為之動容。

孟郊賈島

孟郊和賈島都是唐朝的詩人,他們的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都以表現淒涼孤寂為藝術特色。兩人雖都是唐朝的詩人,但生活並沒有交集,兩人因作品的藝術風格相近並且作品都得到了韓愈的欣賞而被人們聯絡起來。韓愈稱他們為“郊寒島瘦”,成為“苦吟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詩人賈島被稱為什麼 賈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孟郊畫像

孟郊比賈島大二十八歲,他早年仕途不順人近中年才成為進士,後來辭官。他的一生非常的貧困,所做大都反映社會現實,具有很大的諷刺意義。孟郊的詩中很多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比如表現對婦女地位的深切同情;抒發對勞苦群眾悲慘生活的同情等等。他的苦吟詩主要以表現內容的深刻精闢意蘊為目的。

賈島雖和孟郊一樣同為“苦吟詩”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作品的廣度和深度都遠遠不及孟郊來的深刻。賈島側重於表現自己的荒涼悲寂的處境。賈島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將作詩代替了自己的生活,他整日沉溺於鑄字煉句中無法自拔而忽視了自己人際關係的交流。人們將他稱作“詩囚”,這足以表現出賈島對詩歌近乎狂熱的態度。

孟郊和賈島都是苦吟派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詩詞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唐朝渾厚的詩歌相比有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他們的生活經歷以及創作風格等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與差異。他們的“苦吟派”風格也給後世文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48 字。

轉載請註明: 詩人賈島被稱為什麼 賈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