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殺岳飛的汙點,說他是皇帝中的“書聖”您不會反對吧?
一聽到“皇帝”和“書法”兩個詞,絕大多數書友腦子裡首先跳出來的肯定會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徽宗趙佶二人,對不對?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卻是趙佶的第九個兒子:趙構。
趙構(1107年-1187年),字德基,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個兒子、宋欽宗趙桓的弟弟(就是靖康之難被金兀朮擄去的徽、欽二位皇帝)。靖康之難他被金軍一併擄往金國,之後僥倖逃脫,上演了小說中“泥馬渡康王”這樣一場精彩的警匪追逐戲碼後,在臨安登基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趙構同志在政治上昏庸無能,然而在書法上卻很牛逼,他的真、行、草書皆精,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入神韻,其書法影響和左右了南末書壇,後人多效法其書跡。
趙構行書《賜岳飛批剳卷》,作於紹興十一年(1141年),臺北蘭千山館藏。
趙構即位初年,起用一些抗戰派將領,特別對岳飛,他又愛又敬,不要說下的詔書,僅親筆寫給岳飛先生的信,就夠印一本厚厚的書。不但如此,趙構還寫了“精忠報國”四個字送給他。上面這幅《賜岳飛批札》就是趙構給岳飛親筆信一部分,後署“付岳飛”3字,上鈐御前之寶,下有高宗御押二印。
此書17行,每行字數不一,共99字。後署“付岳飛”三字,上鈐御前之寶,下有高宗御押二印。根據內容推斷,約書於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前後,為高宗早年所書。
此書字型介於行楷之間,氣韻清和,顯示作者深厚的書法功力。無論從整體的佈局上,還是從筆法的意態上,均具王羲之《蘭亭序》的神韻和智永的特色,並能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了 自家的風貌,顯示出“秀異而獨立”、精彩潤朗的藝術風格。
其點畫中的撇與捺挺健有力,秀色可人,絕無劍拔駑張之態。結字妍媚多姿,清和俊秀,字型在行與真之間,從中可窺其鐵畫銀鉤,又時以側鋒取勢之主觀追求。全篇豎成行橫無列,行間參差,錯落有致;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朗寬穩,雖字字不相連屬,然以氣貫通,頗有書卷之氣。成為有宋一代皇帝書家之精萃者。
從趙構的幾幅寫給岳飛的批札可以看出,趙構的書法格調很高,神采直接魏晉。墨客竊以為,與他的父親徽宗的纖細小氣、與李世民的全然亦步亦趨一派大王面目相比,他的境界更高一籌。甚至跟他的子孫、元代的書畫巨匠趙子昂相比,在格調上都要更高。憑墨客有限的知識儲備,只能想到兩個帖子與其在風規上相近,可與抗敵。
其一,便是東晉謝安同志的《中郎帖》。
東晉 謝安《中郎帖》
其二,就是日本高僧、“三筆”之一空海的《風信帖》。
日本 空海《風信帖》
那麼,至於趙構先生水平如此之高,而在書法歷史上卻沒有得到對應的名氣與地位,其原因是什麼呢?只有留給朋友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