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每個朝代都會陸陸續續的發生,規模或大或小,但是在清朝嘉慶年間爆發了的一次白蓮教起義,卻跟以往的農民起義不一樣,因為這次起義是由一名女子領導的,女性領導農民起義在中國歷史上可是少見的,而這位奇女子就是王聰兒。王聰兒是白蓮教起義中傑出的統領,因為嫁給了湖北農民起義的首領——齊林,又被稱為齊王氏,而正是她的丈夫帶她走進了白蓮教。詩人張問陶曾登上白蓮教起義的戰場作下一首詩——“黃鴿特翻貞女調,白蓮都為美人開。請纓便是秦良玉,可惜徵苗失此材。”透過這首詩,可見王聰兒不一般的軍事能力,但作者也在感嘆王聰兒的悲慘結局。
王聰兒早年的經歷十分貧苦,家庭條件困難,從小跟著母親跑江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而這讓她看到社會的黑暗與骯髒,她心中就逐漸的產生了反抗意識,她對清政府十分仇恨。她在闖蕩江湖的時候,遇到了改變她人生的另一半,當時還是襄陽差役的齊林。這時的齊林已經心屬白蓮教,兩人在一起後,王聰兒也隨丈夫一起加入了白蓮教,雖說她是位女性,但是她的組織領導能力非常突出,所以在發動起義前,她已經成為了湖北白蓮教的首領。兩人在乾隆五十九年,計劃奪取襄陽城,但是因計劃敗露,齊林被清政府捕殺。但是王聰兒並沒有因此畏懼而放棄,而是挑起了重任,成為了起義軍的首領。
嘉慶元年,王聰兒帶領齊林的的徒弟姚之富和齊林的哥哥齊國謨,在襄陽發動了起義。她在起義前,就對起義軍進行了整編,使起義軍變成了一支有紀律、有編制的軍隊,她還提出了“興漢滅滿,未填承運”的口號。在襄樊的大戰中,起義軍與清軍交戰,清軍潰不成軍。嚐到勝利滋味的王聰兒,繼續帶領軍隊奔向襄陽,但襄陽屬於重鎮,難以攻下,王聰兒只好放棄,撤退到了河南,與其他義軍會師。
王聰兒與清軍發生的第二次大戰位於湖北的鐘祥縣。由於王聰兒組織軍隊迅速到達鍾祥,清軍反應遲緩,各軍協調不力,所以鍾祥很快便被義軍佔領。王聰兒的行為使嘉慶帝十分氣憤,便下令圍剿王聰兒。但王聰兒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逃過了一次又一次圍剿。1797年,十幾萬起義軍相聚一起,在四川東鄉進行了會師,王聰兒被推為總首領。這時尾隨各起義軍的清兵企圖對他們進行圍剿。王聰兒和姚之富為了粉碎清兵圍剿,發動了著名的漢中大戰。
嘉慶帝看到圍剿失敗,下令從全國各地調來軍隊,集中兵力圍剿王聰兒的起義軍。這時清軍將領明亮向嘉慶帝提議,讓各地修建碉堡,起義軍來時,將百姓趕到碉堡裡,使得起義軍得不到糧食供應。這一計策使起義軍的活動越來越困難,畢竟十幾萬的人口需要大量的糧食供應。後清軍在川東北地區圍攻王聰兒,王聰兒為了擺脫清軍的圍攻,親自帶領了兩萬人攻打西安,不料遭到了阻擊。起義軍被迫撤退時,在透過秦嶺山時被清軍追擊,最終寡不敵眾,死傷數千。而王聰兒被清軍圍困,眼看突破不成,就逃到山頂,從懸崖跳下,英勇犧牲。
王聰兒犧牲時年僅二十二歲,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一位女效能夠有如此的軍事才能可以指揮千軍萬馬,還在清軍重重圍困下英勇奮戰三年,實在是不多見的。雖然她犧牲了,但是她領導下的起義軍使清政府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讓清朝政府看到了無數百姓對其統治的不滿,也預示著清王朝的餘暉即將暗淡,這場農民起義應當在農民起義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