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書記”中, 四位偉人是如何跟毛主席走到一起的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五大書記”的名號可謂世人皆知,早已成為新中國建立前後黨中央最高領導的代名詞。
“五大書記”的正式成立,始於1945年6月19日的中共七屆一中全會,在此次會議上,正式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人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史稱“五大書記”,成為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
那麼,“五大書記”中,其他四位偉人是如何跟毛主席走到一起的呢?
“五大書記”中, 四位偉人是如何跟毛主席走到一起的

毛主席與朱德
在“五大書記”中,毛主席與朱德正式合作的時間最長。
早在1927年10月,毛主席就在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而朱德率領的軍隊在經歷過南昌起義的失敗後,輾轉於江西、福建、廣東邊境繼續戰鬥。兩股革命力量相隔不遠,都派出了聯絡員,希望能合併到一起。
到1928年4月28日,兩支紅軍部隊終於在井岡山勝利會師,並改編為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主席任黨代表。從此,朱德與毛澤東的名字就被連在了一起,再也沒有分開。
因朱德在軍隊中巨大的影響力,一直都是紅軍“總司令”的代名詞,在“五大書記”中也是分管軍事,成為毛主席在軍隊的最得力助手和最堅定的支持者。
在長征途中,張國燾妄圖分裂中央,並威脅朱德反對毛主席,但朱德毫不動搖,聲稱:“你張國燾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你絕對割不斷我和毛澤東同志的關係!”正是朱德等人的堅決反對,張國燾才最終落敗。
美國記者海倫·福斯特形容兩人說:“如果沒有‘朱毛’這兩位天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將是不可想象的。實際上,許多中國人都視朱毛為一個人。毛澤東有一個冷靜的政治頭腦,朱德有一顆火熱的戰鬥之心——這給了他一生的動力。共產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條最高的原則,原因之一就在於朱德對政治領導的忠實與服從。”
“五大書記”中, 四位偉人是如何跟毛主席走到一起的

毛主席與劉少奇
在“五大書記”中,劉少奇是工人運動的最傑出代表,年僅27歲就當選為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組織了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等等工人運動。
正是在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中,毛主席與劉少奇第一次相識,並對劉少奇的組織能力非常讚賞。
之後,劉少奇一直從事工人運動,與毛主席的交集不多。抗戰爆發後,劉少奇被派到華北組織北方局,成為華北地區黨的最高負責人,領導了華北地區的抗日鬥爭。後來又歷任中原局、華中局書記,對建立華中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黨內的威武越來越高。
在黨內,劉少奇的理論水平是公認的,早在王明時期,劉少奇就跟“左”傾路線做鬥爭,是第一個全面深入批判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人,受到了全黨的矚目。毛澤東曾高度評價他:“系統地指出黨過去在這個問題上所害過的病症,他是一針見血的醫生。”
到1942年3月,劉少奇被黨中央安排來到延安。對於他的到來,毛主席非常重視,一路上竟然打了十幾個電話詢問他到了哪裡,並告誡沿途的負責人一定要確保劉少奇的安全。足見毛主席對劉少奇的巨大期待。
到延安後,劉少奇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其出色的理論水平讓毛主席都深為歎服。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推舉中央書記處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人組成。從此,劉少奇成為黨內僅次於毛主席的第二號人物。
至1945年6月19日的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五大書記”誕生,劉少奇順利入選。
“五大書記”中, 四位偉人是如何跟毛主席走到一起的

毛主席與周恩來
毛主席與周恩來的關係,我以前寫過不少文章,就不再囉嗦了,總之,這兩位偉人就是天生要走到一起的,缺了任何一位,20世紀的中國和世界都將會大不同。
其實,毛主席與周恩來的第一次見面,比跟朱德還要早。早在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為了打擊共產黨,一手製造了“中山艦事件”。當晚,毛主席去了李富春家裡商量對策,周恩來也在場。這是有史料記載的二人第一次見面。
後來,兩人的合作開始頻繁起來。當時,周恩來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專門邀請了毛主席去作報告;而毛主席當時擔任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也邀請了周恩來做過《軍事運動與農民運動》的報告。
不過,此時的兩人還尚未深刻體會到對方身上的巨大魅力。直到周恩來1931年底進入中央蘇區工作後,在殘酷的革命鬥爭中,才逐漸認識到了毛主席偉大的軍事才能和人格魅力,而毛主席,也越來越欣賞周恩來身上那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和處理複雜問題的傑出天才。
從此,近代史上多了一對可遇不可求的偉大的搭檔,不光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
“五大書記”中, 四位偉人是如何跟毛主席走到一起的

毛主席與任弼時
“五大書記”中,毛主席與任弼時的關係可謂亦師亦友。
早在1920年,當時在長沙上中學的16歲青年任弼時,就非常喜歡看《湘江評論》,對他的創辦人毛澤東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也正是在毛澤東和《湘江評論》的影響下,年輕的任弼時選擇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4年,任弼時從蘇聯留學回國,年僅20歲就擔任了中國共青團團中央總書記,跟中共中央局委員的毛主席成為同事、戰友,讓他很是興奮。
1927年8月,毛主席回到湖南組織秋收起義。後來,任弼時也作為中央特派員來到湖南,調查秋收起義的情況,但後來又因種種原因,任弼時被調去白區工作。
直到1931年4月,任弼時來到蘇區,重新與毛主席成為同事,與王明、博古等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抗戰爆發後,任弼時被派到共產國際工作,直到1940年3月才回到延安,參加中央書記處的工作,擔任中央秘書長,成為毛主席堅定的得力助手。在1945年的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順利當選為“五大書記”之一。
任弼時向來有“駱駝”之稱,一生任勞任怨,葉劍英曾評價說:“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他是傑出的共產主義者,是我們黨最好的黨員,是我們的模範。”
可惜的是,任弼時因工作過度勞累,且長期抱病工作,於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年僅46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89 字。

轉載請註明: “五大書記”中, 四位偉人是如何跟毛主席走到一起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