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事業中,選擇合適的接班人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李啟銘一句“我爸是李剛”,引發網友們的憤慨。“瑪莎拉蒂撞炸寶馬”一事,更是讓網友們時刻關注。
對於接班人而言,才情和名義都應當合適,有才方能帶領家族繁榮發展,名義合適才能讓大家都甘心情願的聽指揮。在選擇接班人這件事情上,就算是被稱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也犯了錯誤,並且這個錯誤還帶了巨大的影響。
孫權從自己的哥哥孫策手中接過領導江東的大權,這也是當時的形勢決定的,屬於無可奈何之舉。在孫權的帶領下,江東敗曹操,挫西蜀,三分天下,江東在他的手中,完全可以平穩的過渡到下一代。但是不幸卻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孫權有七個兒子,長子名叫孫登。孫登也和他的父親孫權一樣,年少有為,又因為是長子,因此孫權就立了他作為太子。並且孫權還派出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名臣大儒教導孫登,陪他騎馬射箭,讀書作文。在這樣良好的教導下,孫登的才情能力也就成長起來。黃龍元年 (公元229 年),孫權正式稱帝,建立吳國,並且冊封孫登為皇太子。
孫登作為皇太子,在孫權遷都建業以後,就負責留守武昌重鎮。在武昌時,他能做到愛民如子,不敢打擾百姓的安寧。在孫權北征魏國時,他又成為建業太守,為孫權保障著大後方的安全。可以說,孫登完全是一名合格的太子。
可惜天不假年,這位優秀的皇太子,卻在當了21年的皇太子以後,撒手人寰,時年33歲,在他死前,他還上書孫權,讓他為平定天下保重身體。他還向孫權推薦弟弟孫和,認為孫和“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孫權一共有七個兒子,除了長子孫登,還有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和孫亮。在孫登死後,皇太子的位置就空了出來,這就讓大臣們心生疑慮,都想趁機擁立皇子,以後好坐享榮華富貴。孫權此時也已經六十多歲,年事已高,在立嗣問題上,竟然沒能感覺到大臣們的小動作。
按照漢代立嫡不立庶的原則,孫登的弟弟孫慮早死,在剩下的子嗣之中,只有孫和名正言順,於是孫權便積極考察他,希望他能挑起皇太子的責任。赤烏五年(242年),孫權正式冊立19歲的孫和作為皇太子,跟孫登一樣,他也為這位皇太子,選擇了名家大儒作為老師。孫和也不負孫權的期望,他善於總結治理中的經驗教訓,並且一心建功立業。孫和無可挑剔的表現,對孫權來說也是一個安慰。
可惜年老的孫權也犯了猜忌的毛病。孫權有一位潘夫人,潘夫人為孫權生下了兩個個女兒,其中有一個就被稱為 “全公主”。這位全公主跟孫和的生母王夫人有嫌隙,一直想著怎麼陷害王夫人。
有一次孫權得病了,孫和去給孫權祈福,祈福完了以後,他就被楊武將軍張休邀請走了。但是這位全公主卻抓住孫和的這個問題,乘機在孫權面前講王夫人母子的壞話。孫權竟然不問情由,震怒雷霆,不僅斥逐王夫人,還漸漸冷落孫和。最終王夫人鬱鬱而終,孫和的地位也變得岌岌可危。
看到孫和失寵,孫霸就動起了小心思,他會同全公主一道,加上自己的黨羽,到孫權處讒構孫和,胡編孫和的壞話。年老昏聵的孫權,沒能察覺出孫霸的鬼話,居然還答應立孫霸為嗣,給孫霸的待遇跟孫和一樣,造成兩宮並立、嫡庶相爭。
這樣的局面讓朝中的大臣們不得不“選邊站”,也就加重了孫權的猜忌。這些大臣們在自己還沒死的時候就去阿諛奉承太子,這讓孫權心裡著實不是滋味。兩宮相互爭鬥陷害,孫權又殺掉了一批能臣武將,這導致東吳的國力大為衰減。
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廢掉皇太子孫和,又賜死孫霸。同年十一月,孫權改立孫亮為太子。總算為吳國的立嗣之爭,畫下了句號。
君王在年老以後,都容易犯猜忌的毛病。即使孫登不死,恐怕也難以善終。孫權的反反覆覆,輕信讒言,實在是讓人嘆息。最終上位的孫亮,根本就不是一位好的接班人。在這樣的內耗和昏庸之主中,江東無可避免的陷入了失敗。
參考資料:《漢書》《三國志》《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