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應縣木塔應該是國內現存元代以前建築中知名度最高的了,也絕對稱得上是中國建築史上的高峰。我這幾年前去應縣拜訪過兩次,每次看到這將近千年前的偉大造物都會很激動。坐在塔下,看一群群麻燕繞塔飛著,聽簷角鈴鐺清脆的響聲,思緒總會飄回過去的歲月。
也該寫一寫木塔了,這第一篇就讓我們回到過去,找尋木塔背後的故事。
1933 年 9 月,營造學社的成員們第一次來到山西進行古建築考察。在大同見識過幾座遼金巨構之後,梁思成最期待的便是那曾在照片上看到過的無與倫比的「應州塔」了。
對於這座木塔,熱衷於古建築的梁思成早有耳聞,也心心念念著想去一探究竟。妻子林徽因則記下了他痴心於木塔的日常:
早晨洗臉的時候,他會說「上應縣去不應該是太難吧」,吃飯的時候,他會說「山西都修有頂好的汽車路了」。走路的時候,他會忽然間笑著說,「如果我能夠去測繪那應州塔,我想,我一定」他話常常沒有說完,也許因為太嚴重的事怕語言褻瀆了。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然而,當時的梁思成甚至連這塔的照片都沒見過。因擔心木塔是否還健在,他試探性地寫了封信想要獲得一張照片,由於不知道當地情況,便直接寫上「探投山西應縣最高等照相館」,沒想到還真收到了回信。應縣當時唯一的照相館寶華齋寄來了木塔的照片。梁思成如獲至寶,林徽因則笑著感慨:「阿彌陀佛,他所傾心的幸而不是電影明星!」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這照相館的主人高培華也很有來頭。他原是一位鐘錶修理師傅,年輕時還給宮裡修過鍾,得過太后的賞賜。定居應縣後,高師傅買了一德國產的大畫幅相機,開了照相館,也拍了不少晉北的古蹟。梁思成當時答應給予酬謝,而在物資匱乏的動盪時代,高師傅也沒想著要大洋、食品,而是託梁先生帶一點北平的信紙和信箋過來,皆因應縣沒有南紙店。也難怪梁思成後來到應縣見到高師傅時誇讚他「儒雅」。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自然,也因了這照片,梁思成將應縣木塔列入了山西考察的計劃。在 1933 年的考察工作中,梁思成不忘給林徽因寫信,訴說自己終於見到這位期待已久的「戀人」的感受。
離縣二十里已見塔,由夕陽返照中見其閃爍,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對於這塔的拜見禮。今天正式地去拜見佛宮寺塔,絕對的 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絕,喘不出一口氣來半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幾體投地的傾倒!這塔真是個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不見此塔,不知木構的可能性到了什麼程度。我佩服極了,佩服建造這塔的時代,和那時代裡不知名的大建築師,不知名的匠人。
梁思成的激動心情躍然紙上,飛到幾百裡外的北平家中,同樣痴迷古建築、剛從大同回到家的林徽因讀著,不免感動非常。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這是中國建築史研究故事中一段可愛的小插曲,而故事的主角,讓梁林怦然心動的應縣木塔,直到今天,也絕對當得上「獨一無二」「偉大作品」的讚譽。
我們離開朔州城區往東北走,不多久便到應縣。下了高速,很快就能看到高聳的木塔,就在現在縣城的北部邊緣,直到今天周邊仍沒有什麼高樓,倒是保留了千百年來的天際線。今天的應縣在遼代稱應州,正是後晉割讓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中的一州。位於遼國邊境的應州城也得到相當大的重視,當時城池的規模要明顯大於後來的明清時期。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應縣木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 1067 年),不僅是八大遼構中最為獨特的一座,也是現存唯一一座純木結構的古塔,67.3 米的高度和八角形的龐大身軀,更是睥睨天下,觀者無不拜服。
佛宮寺原名寶宮寺,元明之際方改為佛宮寺,寺內留到今天的遼代木構僅餘此塔。關於塔的建造年代,現存最早的記載來自於塔身南面的「釋迦塔」牌匾上,三個大字旁邊有「大遼清寧二年特建寶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的字樣,這塊匾是明弘治三年(公元 1490 年)由當時的知州薛敬之所書,與萬曆年間田蕙編寫的《應州志》中記敘類似。考慮到此時遼宋澶淵之盟已成,邊境和平,遼國經濟實力又大增,建這樣的大工程倒也很合理。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如此龐大的建築,應是皇家所敕建。無論清寧二年是木塔的始建年份還是建成年份,學者們普遍認為這塔的建造和遼興宗的皇后,也就是遼道宗的母親,仁懿皇后蕭撻裡有關。蕭撻里正是應州人,而蕭氏家族好幾代都貴為皇后或權臣,在當時崇佛的氛圍下,極有可能是為彰顯家族功勳所建,或是道宗為母親所建。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釋迦塔建成後,經歷了若干次修繕,根據陳明達的考證,主要有兩次大修:金明昌六年新增塔內方柱、平坐內斜撐;明正德三年新增第一層華栱頭下的柱子,同時拆砌了一層的內外牆。說到修繕,我們可得感謝這些古人,哪怕大修也只是區域性加固,並未動其筋骨,因此直到今天,木塔基本保持了原貌,我們也得以看到它將近一千年前的風姿,可說是極為珍貴。
應縣歷史上曾經歷過幾次地震,木塔都沒受到大影響。到了民國,這裡又成了軍閥們的戰場,1926 年木塔被炮擊 200 餘彈,造成區域性損壞,塔上還能看到不少炮彈留下的痕跡,萬幸的是,木塔整體結構尚無大礙。
然而之後的一次修整,卻成了梁思成所說的「八百餘年以來最大的厄運」,這次邑紳們在風水先生的建議下,將清代維修新增的各層灰泥牆和斜戧拆掉,改換為隔扇門,結果危及了塔身結構,梁先生當時擔憂「若不及早恢復,則將不堪設想」。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今天塔身的傾斜,恐怕就是這次改造所致,專家們討論了好幾種修繕保護方法,但都因沒有十足把握,尚不敢動工。木塔的未來,猶未可知,只希望能安然無恙,跨越未來一個又一個的千年。
參考資料:
《閒談關於古代建築的一點訊息》 林徽因
《高祖父:為慈禧修鐘錶,為梁思成拍攝應縣木塔》 高毓婷
《應縣木塔》 陳明達
《山西應縣佛宮寺遼釋迦木塔》 梁思成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影象解析》陳乃蓮、張敏
喜歡本文的話歡迎關注「時差博物館」,帶你一起看遍古建築、文物、藝術與文明歷史的脈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01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木構建築的最高峰應縣木塔和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