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製出品
本期導讀
60歲,他是一戰的“法蘭西英雄”;84歲,他是二戰的法國“賣國賊”。
貝當元帥,他是開啟法國兩次世界大戰歷史的鑰匙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01 是英雄亦是賣國賊 不少朋友反映想聽戰爭相關的話題,今天咱們就著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點,來說說跟二戰相關的法國故事,講一個人物——貝當元帥。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講二戰的時候,法國好像是一個存在感特別低的國家。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咱們會講美日太平洋戰場精彩的對決;在歐洲戰場東線,蘇德打得非常熱鬧;西線德國跟盟軍也是有很多漂亮仗;在中國這邊抗日戰場,大家就更加熟悉了。但是法國在幹嗎呢?好像說二戰的時候提法國特別少,那是因為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脆敗,六週的時間就跟德國簽了城下之盟,變成了德國的戰敗國,而且還成立了一個幫著納粹德國助紂為虐的傀儡政權,叫“維希法國”。
為什麼要說貝當元帥呢?其實就是在80年前的這個時候——1940年的6月16日,正好是貝當元帥當選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政府總理。那是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從抵抗的迅速敗退,轉向之後的投降甚至是“維希法國”的傀儡政權,這是第一步。貝當元帥這個人本身很有意思,他是譭譽參半——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拯救法蘭西的英雄,又是二戰法蘭西的賣國賊。甚至在二戰之後,以叛國罪被判處死刑。但因為當時年事太高了,二戰結束的時候他已經將近90歲了,最終沒有執行死刑,而是被囚禁在了法國大西洋當中的一個小島上,直到95歲的時候在孤獨中死去。
所以講講貝當元帥的故事,是去理解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的表現和歷史非常好的一個線索、一把鑰匙。當然,關於貝當元帥的評價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取決於不同的歷史觀和立場。在《三味新知》咱們還是一貫的傳統,儘量講事實和資訊,具體的判斷,大家內心會有一杆秤。
02 曾經歐洲陸軍第一強國 ?二戰閃電潰敗回到剛才說的二戰開始的時候法國的脆敗,六週的時間就被德國打趴下了。要知道法國曾經是歐洲大陸上一個超級軍事強國,尤其在拿破崙那個時代是橫掃歐洲,怎麼到二戰就這麼不行了呢?其實我覺得歷史特別神奇,當一個國家出現一個超級天才的時候,可能真的要透支上百年的國運或者天賦。你看在拿破崙之後兩百年的時間,法國真的在軍事上很少打漂亮仗,可能拿破崙真的在軍事上太出色了吧。
當然回到戰術層面來講,法國在二戰初期脆敗的原因,大家在歷史課本里邊或許都學過。德國繞過了法國人自鳴得意的“馬其諾防線”,法國人認為固若金湯、德國人絕對打不進來的馬其諾防線,被德國人從整個防線北邊的阿登森林(阿登山區)用裝甲兵給穿過來了,這是法國人萬萬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戰略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誤判,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為什麼法軍在二戰之初會抱著馬其諾防線,認為是固若金湯,所有的戰略重心都放在了防守上呢?這就是因為一戰給了他們一個所謂成功的經驗,但是一戰的成功經驗放在二十年之後的二戰其實並不適用了。咱們就往前倒,來說說法國在一戰當中的表現,這直接就和貝當元帥相關了。
03被“攻勢邪教”埋沒的軍事奇才先說在一戰開戰之前1914年的時候,當時貝當是一個已經準備退休,前途無望的軍官。當時他的軍銜是上校,而且已經58歲了。你想一個58歲的上校軍官其實沒有突發的狀況的話,是看不到自己晉升將軍的可能性。於是他就準備以上校軍銜退休了,那時候貝當已經在鄉間給自己購置了鄉間小別墅,準備退休之後的生活了。
這兒再多說一點,為什麼貝當在法軍當中得不到重用呢?因為他的戰略思想和當時法軍的一個核心的戰略思想是格格不入的。當時在法軍當中佔統治地位的一個戰略思想叫“攻勢邪教”,這是後來的軍事歷史學家給起的名字,但是我覺得“邪教”這兩個字是非常的貼切。什麼叫“攻勢邪教”?當時很多法軍將領認為,打仗只有一種方式就是往前進攻,這個才是真正打仗的意義,而且才能夠展現出法蘭西的軍事榮耀。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但大家注意了,咱們中國人很聰明,《孫子兵法》就說了“兵者,詭道。”水無常勢、兵無常形,打仗得有攻有守,只進攻不防守怎麼能叫聰明的打仗呢?但是當時法軍就是被這樣的一種“攻勢邪教”所統治,所以用“邪教”這兩個字兒是非常恰切的。然而貝當這個人是完全不支援“攻勢邪教”的,他認為在戰場上攻守要平衡,另外防守甚至是更好的消耗敵軍的方式。也正是因為他自己的戰略思想和法軍當時占主導地位的“攻勢邪教”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並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當然還有社會出身和背景的原因,他是出身於一個農民家庭,沒有什麼家庭背景,這是另外一方面。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04一戰德軍“施利芬計劃”逼近巴黎所以在1914年一戰開打之前,貝當已經覺得自己在職業軍官的生涯當中沒有什麼機會了。但是一戰隨後就開打了,一戰開始的階段,德國當時也是快速推進,法國節節敗退。當時德國執行提前制定的“施利芬計劃”,用一個大擺錘式的一字排開的數個集團軍,甩過法國北邊的低地國家——盧森堡、比利時,然後迅速的把大擺錘的外延甩到法國國內,“錘子”直接砸向巴黎。
當時德軍快速機動,已經打到離巴黎只有幾十公里了,兵臨城下。幸虧法軍在巴黎市郊的馬恩河扎穩了營盤,站住陣腳,組織起了防線,這個叫“第一次馬恩河戰役”。當然那個時候英軍也已經趕來參戰,幫助法國防守了。所以德軍透過“施利芬計劃”快速攻破巴黎的想法沒有能夠成功,這就導致雙方進入到一個僵持階段。於是在一戰的西線就進入長達四年、非常無聊的“塹壕戰”或者叫“戰壕戰”,可能大家也聽說過。雙方兩軍對壘,互相挖戰壕,在戰壕裡邊對峙,但並不能夠打出漂亮的戰術,快速機動的仗。
當然這跟當時的技術手段,尤其是武器的狀況有很直接的關係。因為一戰當中最重要的武器是火炮,炮戰當時是雙方最重要的進攻方式。而且火炮的戰術當時可以說是玩得眼花繚亂了,但是沒有坦克——坦克是到一戰後期才有了雛形;飛機只能夠承擔很初級簡單的偵查任務,不像二戰的飛機俯衝、轟炸、魚雷機……各種各樣都有了。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所以一戰由於當時有限的技術手段和武器條件,只能夠打出比較沉悶的戰爭,西線就進入到了非常漫長的對壘,這種叫“塹壕戰”。但是大家注意德國是一個戰爭的耐力和韌勁並不是特別強的國家,這個韌勁指的是他的經濟狀況、人口狀況,不足以支撐他打這種消耗戰,所以他一定要速勝。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於是當西線塹壕戰進入到第三年的時候,1916年當時德軍的總參謀長馮·法金漢就提出了一個目標,要在一個點上“畢其功於一役”。不是說要結束戰爭,這個“畢其功於一役”用他的話來講,“要讓法國人流血,流到他們無法承受,從而來求和,坐下來談判。”這是當時他核心的戰略思想。於是他就選中了巴黎東邊這個小鎮叫凡爾登,決定在這兒打一次會戰。當時他的目標是交換比也就是殲敵的數量達到2:1,法軍死兩個、德軍死一個,這是馮·法金漢的一個目標。
05貝當出馬 凡爾登一戰成名那在一戰初期,法軍幾乎是因為這種“攻勢邪教”的錯誤戰略思想節節敗退,所以很多在一戰初期表現不好的法軍高階將領就被撤職了。一些年輕的或者是沒有當過將軍的將領就被提拔上來了。其中就包括了貝當同志,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邊,他是從旅長到師長、再到軍長,在凡爾登戰役開打之前,他已經是法國第二集團軍的司令了,而且他負責當時凡爾登整個法軍方面的對德作戰,在凡爾登打出了一個漂亮仗,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在戰爭期間,優秀的將領是可以得到擢拔的。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在凡爾登戰役當中貝當的亮點主要是幾個:第一方面,當然就是摒棄的法軍錯誤的“攻勢邪教”。因為凡爾登本身就是依託要塞組織防線,來抵禦德國的進攻,打消耗戰嘛。第二點是叫做軍隊的輪換,他讓法軍每兩週就能夠得到一次輪換,讓更多人上戰場,保持有生力量,讓戰場上受傷的疲勞的能夠得到休息。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第三點就是他在非常困難的局面下建立了補給線。任何仗打起來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一戰的時候,歐洲整個的鐵路線已經非常發達了,所以火車是當時雙方最重要的軍事補給來源。但是法軍的補給線經常被德軍切斷,在凡爾登戰役當中,貝當就建立了一條用公路來進行運輸的補給線,是透過小山路能夠讓卡車源源不斷的把士兵和軍用物資運到凡爾登去,運到要塞當中去。這是後來被法國人稱作“神聖通道”的一條運輸路線。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這幾個是貝當在指揮凡爾登戰役當中最大的亮點,當然細節還很多,咱們下次找機會詳細講非常複雜的凡爾登戰役。
06一戰勝利經驗 ?二戰教條主義結果是戰役持續了10個月的時間,德國人的確像馮·法金漢想的那樣讓法軍流血了。因為法軍在凡爾登是陣亡了15萬人甚至更多,但是德軍沒有達到自己設想的1:2的交換比,就是自己損失一個,打死對方兩個。最終德軍在凡爾登也損失了大約13或者14萬人,實際上雙方就打了一個幾乎平手,法軍多損失了一點,但是守住了這條防線,而且讓德軍速勝的戰略計劃落空了。所以從戰略上來講,法軍取得了勝利。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凡爾登戰役被大家看作是一戰西線的轉折點,從這兒開始法軍被打散的信心漸漸凝聚起來,法國人也開始漸漸能夠蓄積力量,最終等待德國人內部土崩瓦解。而成功指揮了凡爾登戰役的貝當,在法國國內也是變成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大家說他是拯救法國的英雄,冠名“法蘭西雄鷹”。在1918年的時候,貝當被授予了法國陸軍大元帥的頭銜,這個是使得他的軍事生涯的榮耀達到了頂峰。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這是一戰當中的貝當,完全可以說一戰成名,戎馬倥傯收穫了一切榮譽。另外在他心裡深深的埋下了一顆種子,就是一戰成功的經驗——消耗戰、防守戰,依託要塞和防線來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這個變成他一個成功的經驗。但是你要知道有的時候成功經驗如果過頭了,它就變成叫“教條主義”,這個實際上就給二戰的馬其諾防線埋下了一個禍根,也間接導致貝當率領維希法國傀儡政權,最後變成了一個叛國的罪人,這個下期接著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22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條成功經驗毀掉一個人,一戰的“法蘭西英雄”到二戰“賣國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