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學科教研共同體” 海淀、大興這兩所學校創新合作辦學模式
老師可以利用線上資源,實時同步開展教研。學生更可以體驗雙師課堂,由兩位老師共同備課,並在線上跨區共上一節課……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在持續踐行“雙減”政策、全面落實新版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教育教學水平,禮賢民族中學緊抓機遇,與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跨區域構建教研共同體,共享優質資源,創新教研機制,探究教學質量提升的工作策略與創新舉措,整體提升教學質量。8月26日至27日,“人工智慧+ 學科教研共同體”揭牌儀式暨初三教學提質專項研討會於在禮賢民族中學成功舉行。
利用科技手段打通跨區域教育交流的“最後一公里”
據瞭解,“人工智慧+學科教研共同體”是一種創新的合作辦學模式。“這種新模式打破了區域的限制,為學校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教育研究、教學發展更好的場景。”海淀教師進修學校實驗附屬學校校長董紅軍介紹道,在“人工智慧+”這一背景下,先進的資訊科技及人工智慧能夠為教育教學帶來精準的大資料支援,對教育評估、監測起到基礎的作用。同時,跨區域的多樣化也能給老師之間的交流帶來新契機、新場景、新平臺和新發展。
“利用這種新模式,教師之間可以在大屏的引導下,進行實時交流,哪怕距離遠,也像在同一個教室裡一樣。同時,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技術,做雙師課堂。兩邊的老師共同備課,然後同上一節課,共同分析教學目標和單元設計是怎麼落實的。這樣能讓教育教研更精準更有針對性。”董紅軍說道。
“區級教研,要發揮專業、研究、指導和服務的作用。如何藉助教研引領,進一步促進教師發展,促進教育方式的變革,促進教育體制,這次活動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教研新模式的探索。”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大興分校執行校長申軍紅說道,此類的校本教研就是要真正解決老師從理念到行為的“最後一公里”。
在8月26日的揭牌儀式上,大興區教委趙建國主任、禮賢鎮黨委書記莊衛華、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實驗附屬學校董紅軍校長、禮賢民族中學王寬鬆校長四位領導共同為“人工智慧+學科教研共同體”揭牌。
大興區教委主任趙建國在講話中指出,此次“人工智慧+學科教研共同體”揭牌是海淀區和大興區校跨區教育合作模式的新探索,是禮賢民族中學教育教學發展新的里程碑。他希望禮賢民族中學以此次協議簽署為契機,貫徹新時代發展教育理念,聚焦學生成長,紮實有效地開展合作,讓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更具有成長力和創新力,促進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禮賢鎮黨委書記莊衛華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禮賢民族中學一年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及取得的成績。她指出此次合作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求,她希望兩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以生為本、以禮立人,積極探索教學質量提升的工作策略。鎮黨委、鎮政府將繼續堅持教育優先,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為新國門建設貢獻力量。
禮賢民族中學王寬鬆校長表示,跨區域構建“人工智慧+學科教研共同體”辦學模式,是創新探索禮賢民族中學教育發展的新模式、新樣態,標誌著學校邁入了教育教學發展的新格局。也希望能夠透過這一創新,共享海淀的優質資源,創新教研機制,把準教學方向,精準施策,進一步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9各學科圍繞初三備考方案進行研討
在第二階段的教研活動中,語文、數學、英語、物化生、史地政9個學科在學科研討分會場圍繞初三備考方案進行分學科研討活動。
語文組在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研員徐老師和大興進校語文教研員李老師的引領下,圍繞“雙減”背景之下,如何處理新授課教學內容和複習內容的關係,如何用好模擬試題進行復習,幫助學生實現能力的進階,初三教學中備課組如何更好的設計與實施差異化教學,如何規劃初三學年的寫作指導等幾個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並且在最後初步形成了備考方案,為初三全年的備考奠定了基礎。
數學組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學數學教研室侯老師和大興進校數學教研員王老師的帶領下,圍繞初三新課教學和複習課教學建議、農村中學中考提質增效的策略與建議、基於新課程標準的初三教學設計、如何做好教學評價等幾個問題進行了研討,並且在最後形成了初三數學的備考方案雛形。
英語組在北京市西城區教師進修學校英語教研員張老師和大興進校英語教研員王老師的引領下,圍繞大單元設計時如何組合取捨語篇、如何幫助中等偏下水平學生提高聽後記錄資訊並進行轉述的能力、如何給優秀學生布置什麼樣的自主性學習作業、如何指導基礎不好的學生閱讀CD篇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兩位教研員就初三英語的備考思路、整體佈局、教學安排、具體策略等方面進行了耐心細緻的指導,解答了老師們在複習備考中存在的諸多難題,使得我校在做好初三英語整體規劃方面有了保障。
物理組在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物理教研員馬老師和大興進校物理教研員陳老師的帶領下,圍繞在新課教學過程中,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建立起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絡,怎樣才能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的情況下做到一生一案、在有限時間下實驗課怎麼上、物理大單元設計中大任務是如何設計等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最終形成了初三物理備考方案的初稿。
化學組在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支瑤和大興進校化學教研員劉老師的引領下,對以下5個問題進行了探討:一是如何依據課標中的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及學業質量制定單元及課時學習目標,二是如何進行大概念統領的單元教學,三是如何設計本單元作業,四是如何進行跨學科實踐活動,五是雙減背景下備戰2023年學業水平考試,在有限課時情況下如何實現以舊帶新。最後經過專家的專業指導,初步形成了初三化學備考方案。
道法組在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道法兼職教研員、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田老師和大興進校道法教研員付老師的帶領下,圍繞每一課中關鍵問題的確定是否準確、怎樣做好九上、九下兩冊教材的知識整合等幾個問題進行了研討,田老師分享了她在指導海淀區思政教師落實新課標過程中的寶貴經驗。經過梳理形成了初三道法的備考方案。
歷史組在北京東城區教師進修學校歷史教研員許老師和大興進校歷史教研員王老師的帶領下,圍繞如何落實核心素養中的史料實證達成學業標準,新課標中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實施策略、如何實現推優、分層指導和差異化教學,如何建構多元評價模式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最終形成了初三歷史備考方案的初稿。
地理組在北京石景山教師進修學校地理教研員吳老師和大興進校地理教研員孫老師的帶領下,研討了以下4個問題:一是如何培養後進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空間記憶力,三是如何激勵這種知足常樂的學生,四是八年級學生基礎較差,如何更好地安排新授課和複習課。最終形成了初二地理的備考方案初稿。
生物組在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生物教研員航老師的帶領下,梳理了初中學考的四個階段的生物知識脈絡,按時間節點、內容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和方法、關鍵問題、任務單和作業等方面進行了整體規劃,初步形成了生物學考的備考方案。
“相信在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的引領下,透過此次匯合四個城區最強陣容的教研力量,凝聚市區校三級教研層次的聯合教研活動,學校定會在教師隊伍成長、學科教學增效、學校課程特色的方面取得創新發展。”禮賢民族中學王寬鬆校長表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葉婉
編輯/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