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著作列子臆說內容解讀列子墓在哪裡?《列子臆說》的作者是南懷瑾,他採用倒序的方式,對《列子》的故事進行精解,再闡述了他對道家學術及觀念的認識,反映了他對事物的不同理解,蘊含了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還包括自身的學術理論,弘揚了我國的歷史文化。
南懷瑾先生像
本書於2010年由東方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三冊。《列子》一書是道家的重要書籍,作者南懷瑾不像以往的學者那樣研究列子的人或者《列子》一書的成文年代,他重視《列子》中敘述的具有深刻意義的故事,讓現代人對列子的瞭解更加深刻。讓人們從新認識列子,從而迷戀於古文人的思想,開拓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知識內涵,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南懷瑾先生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他畢生致力於中華民族的振興,認為中國文化的真諦是仁愛慈悲,他熱愛中華文化,並用心宣揚中華文化。他堅持不懈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可以被現代人理解和接受的優秀文化。南懷瑾先生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好學並飽讀詩書,為其文學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其一生從事多種事業,這些經歷又豐富了他的閱歷,使得他對國學認識深刻,精益求精。在傳統文化中的儒學、道學和佛學等方面皆有都有造詣,對養生醫學方面也很擅長。他建立學堂,處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他的愛國情懷真的讓人很是敬佩。
列子資料
列子,戰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主張清靜無為,思想本源是黃老思想。生活貧困,但修為很高,將萬物的產生歸結於無形。
列子圖
《列子》,相傳原著作者是列子,共二十篇,現存的《列子》一書據研究不是真跡,而是東晉張湛編著,並加了註解。該書分為八篇,分別是《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其餘篇章已流失。留下的每篇都有很多具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教會人們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唐朝將《列子》命名為《沖虛真經》,列子本人則被封為沖虛真人。《列子》是道教的經典,其文風和《莊子》相似,都含有多個寓言故事、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其中很所多描繪仙界奇景和神人靈異故事,這樣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為主張修道成仙的道教提供了素材。其中《列子•說符》、《列子·湯問》、《列子•皇帝》等,教人們做事要持之以恆、把握規律,教人們勤學苦練,積極向上等,其思想影響到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實《列子》版本有很多種,《列子》的成書過程大概有三個階段:一是列子和列子門徒根據列子行為和言論所著。二是漢代而成《漢書.藝文志》。三是張湛根據資料,整理殘卷所著。並依照《漢書.藝文志》,編撰成如今的《列子》,裡面可以看出很多魏晉文筆和思想。
列子名言
《列子》一書中,記錄了許多列子的言行,列子的思想都是透過這本書向世人傳達的。透過認真分析列子的言行,可以傳授人以智慧,教化人以德行。
列子像
“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個典故來自於《列子·湯問》,告誡人們做任何事都應持之以恆,有毅力,不怕困難。同樣來自這篇文章的名言還有“餘音繞樑儷,三日不絕”,這句話被用來形容人的歌聲高亢激昂,優美動聽。“天生萬物,唯人為貴這句”,來自《列子·天瑞》,這句話的意思是大自然能生萬物,可萬物中人是最寶貴的。“得時者昌,失時者亡”來自《列子·說服》,用以告誡人們做事情要掌握時機,認清事物的的本質,否則會帶來不好的結果。來自說服的還有“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來告誡人們要有原則,有修養,從而端正自己的行為。同樣的“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也來自這裡。
列子的名言數不勝數,列舉一些以供學習:1.天地自然的規律,不是陰氣就是陽氣;聖人的教化,不是仁愛就是正義;事物的性質,不是柔弱就是剛強。2.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3.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人有時閉塞,事物有時順通。4.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5.不逆命,何羨壽?不矜貴,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6.人不尊己,則危辱及之。7.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8.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
列子黃帝
《列子•黃帝》是列子為推行黃老思想,宣傳道教的文章。作品一共二十篇,論述養生治物之道。文中有論述黃帝的清靜無為,還有列子本人的事蹟,每個故事蘊含的哲理都耐人尋味、發人深思。
列子像
黃帝是中華文明的鼻祖,他統一天下,無所不能,聰明靈透。在公元前2697年,年僅20的黃帝就成為氏族首領,這一年也被道家稱為道曆元年。黃帝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就使自己熊氏勢力迅速發展,還廣泛吸取農業生產經驗,提高本部落落後的農業生產水平,將原始農業達到一個新高度。黃帝統一華夏,治國有方,他發展的農業經濟,建立了獨特的農業文明。
《列子•黃帝》開篇就講述了黃帝夢遊華胥氏之國,透過黃帝夢遊的故事,強調人不可能完全掌握至道,只有不斷地修德養性,才能感悟至道。還有梁鴦飼虎、津人操舟、呂梁濟水、口瘻承蜩等故事,描述這些勞動者能與道相合,教導人們只有經過長期實踐,才能體會到至道。另外海上漚鳥、趙襄子狩獵、神巫季咸這三個故事,論述養生之道。說明養生之道的還有列子之齊、楊朱之沛、楊朱過宋三個故事,告訴人們,養生之道不能太自以為是,只有虛心受教,才能服眾,反之則會遭來辱罵。這其中的道理都順民心、得民意,用智慧的行為和言論來感化萬物,最終才能讓人明白道的真正旨意。
列子墓
列子,戰國時的思想家,道家學派代表人之一,著有《列子》一書,著名的愚公移山、疑鄰盜斧、楊布打狗、薛譚學歌、兩小兒辯日、杞人憂天、歧路亡羊等都出自此書。
列子墓
列子墓位於鄭州市圃田村,在鄭州東邊不遠。在村子裡有一座小型墓冢,相傳這就是列子墓。列子墓四周有河流和很多棗樹,附近建有列子祠,該祠據說之前被改為佛寺。在明朝時,曾被重建,可惜在文革期間被毀。列子墓呈半圓丘狀,高2米,邊上立有松柏數棵。墓前有三個石碑,看起來最久遠的那個,因時間過長,再加上風雨侵蝕,碑的內容已經無法認知。第二個上面寫有為“仙人列子之墓”,記錄時間為民國。最清晰的那個可以看清碑文,為明朝監察御史蘇民望所寫,現儲存完好。12年政府還修有列子衣冠冢,同列子祠、列子碑等相近。冢前有石碑,上面刻的是關於列子的生平事蹟。
近年來,列子逐漸被人們熟悉,政府部門也對列子故里加以重建和保護。加修列子雕像、御風臺等,還修建了列子故里陳設館,提高人們對列子的認識。當地政府廣為宣傳列子故里,使它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勝地,讓很多外地遊客為列子慕名而來,提高了當地的旅遊經濟。11年“列子的傳說”還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當地還有關於列子的文化節,列子也成為當地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