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解放戰爭中的“楊羅耿”兵團

由 巫馬言 釋出於 經典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楊羅耿”兵團,是毛澤東叫響的,毛澤東十封電報出現“楊羅耿”。 著名的“楊羅耿”兵團在解放戰爭中,打了不少的大仗、硬仗。這個兵團建制上的稱呼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
“楊羅耿”兵團是華北戰場上由一批紅軍種子、一群抗日精英、一代晉察冀子弟組成的鐵血雄師。它濃縮了晉察冀之精華,作為戰略機動集團,直屬中央軍委指揮,馳騁華北、西北戰場,履行戰略機動使命,創造了所向披靡、威震八方的戰爭佳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2兵團。這個兵團,更早則是晉察冀軍區野戰軍。
該野戰軍是在1947年5月奉中央軍委命令重新組建的,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兼任第一政委,楊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飈任參謀長,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下轄第2、3、4縱隊及炮兵旅,歸晉察冀軍區建制。
1948年5月,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合編為華北軍區,晉察冀野戰軍改稱華北軍區第2兵團,仍轄第2、3、4、6縱隊。7月,中央軍委決定,將2兵團2縱隊(欠第4旅)、6縱隊撥歸新組建的華北軍區第3兵團。8月,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5師調給華北軍區,改稱2兵團獨立1旅。9月冀察熱遼軍區又為2兵團編成了一個獨立第2旅。當月27日,中央軍委批覆華北軍區,以2縱第4旅和獨立1、2旅為基礎,組建華北軍區第8縱隊,歸第2兵團建制。1948年12月,華北軍區命令,將2兵團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第3、4、8縱隊依次改稱第63、64、65軍。1949年1月15日正式啟用新番號,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
毛澤東十封電報出現“楊羅耿”  1948年11月底,華北軍區第1兵團緩攻太原,2、3兵團連同已入關的東北先遣兵團發起平津戰役,目標首先指向平張線,以完成分割包圍傅作義嫡系部隊。11月18日,第2兵團收到了中央軍委、毛澤東發來的第一封電報。
“楊、羅、耿所部即在阜平待命,並準備隨時向張家口附近出動……。”這是“楊、羅、耿”稱呼在中央軍委的電文中的第一次出現。
11月26日,在毛澤東電報的指揮下,第2兵團從阜平、曲陽向涿鹿、下花園開進。至12月5日,行至大洋河以南地區,距預定到達平張線之下花園、新保安一帶尚有一兩天路程。當天,東北先遣兵團打下了密雲,引起傅作義極大警覺,令在張家口的主力第35軍(101師、267師)帶104軍258師迅速向北平撤退。6日,敵35軍連續透過沙嶺子、宣化、下花園、雞鳴驛。7日拂曉繼續向新保安方向攻擊前進,向東不足30公里便是敵104軍駐守的懷來。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得知35軍東逃的情況後,大為震怒,嚴厲批評了平張前線各兵團。其中致電第2兵團:“楊羅耿應遵軍委多次電令,阻擊敵人東逃,如果該敵由下花園、新保安向東逃掉,則由楊、羅、耿負責。”這是毛澤東在平津戰役中發給第2兵團措辭最為嚴厲的文。
在整個平津戰役中,毛澤東給第2兵團發了一共十封電報,其中一封是發給第3兵團轉發給2兵團的。楊、羅、耿這個名字出現了十二次之多。這是把華北軍區的2兵團,1949年1月後改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19兵團,盛傳為“楊羅耿”兵團的主要原因。
在平津戰役中,楊羅耿兵團,佔領新保安,殲敵王牌35軍兩個師及保安部隊共1.9萬人,郭景雲自殺,副軍長和兩個師長被俘。中央軍委致電第2兵團表示祝賀。35軍的覆滅,對傅作義是個沉重的打擊,極大地影響了他是戰、是和、是走的最終抉擇。並一舉收復了張家口。在這個過程中,第2兵團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1949年1月15日正式啟用19兵團的番號,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
1949年3月,中央軍委調19、20兵團(華北3兵團)和四野炮1師開赴山西,與18兵團(華北1兵團)等部一起會攻太原,這是中央軍委直屬的3個兵團首次聯合作戰。楊羅耿兵團由北平昌平地區南下,經石家莊、娘子關西進,3月底到達太原城下。4月20日5時,太原城南方向的楊羅耿兵團和晉中軍區3個獨立旅準時發起攻擊。在上百門炮火的支援下,沿汾河西岸向北突擊,一舉打掉了敵61軍軍部和69師師部,並在17軍的配合下,殲滅了汾河以西守軍。雙塔寺是太原城東南的屏障,17時,楊羅耿兵團65軍與63軍包圍了太原城東南的雙塔寺要點。
4月22日6時楊羅耿兵團63軍向雙塔寺發起總攻,經僅一個半小時的戰鬥,就完全佔領了雙塔寺要點,全殲守軍4400餘人。在整個太原戰役中,楊羅耿兵團俘虜敵軍3萬餘人,繳獲了三百多輛卡車,殲敵無數,還繳獲了閻錫山那些小臥車。這次戰役中,令耿飈最為高興的是繳獲了九輛坦克。19兵團以此為基礎,組建了一個坦克營。
太原戰役剛剛結束,19兵團和18兵團就接到了中央軍委的命令,部隊轉隸第一野戰軍建制,接受彭德懷指揮。根據彭德懷的指示,19兵團迅速由晉入陝,參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戰。
1949年6月初,以三大戰役為轉折點,19兵團在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參謀長兼副司令員耿飈的率領下,經禹門口西渡黃河,分路向陝西關中地區進發。先是參加了扶郿戰役,擔負“鉗馬”任務,後又隴東追擊,直搗蘭州城下。
26日上午,19兵團的63軍、65軍直插蘭州東稍門,各部隊共同消滅了城內殘敵。
蘭州解放後,彭德懷釋出瞭解放青海、寧夏、新疆的命令,19兵團奉命於9月初分三路向寧夏進軍。青海與寧夏是馬步芳與馬鴻逵的老巢。在19兵團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馬鴻濱率領駐防的八十一軍起義。9月23日,19兵團與寧夏國民黨軍政代表簽署了《和平解放寧夏問題之協議》。這時候,楊得志、李志民等忙於成立寧夏軍管會,耿飈率領64軍一部,追殲殘敵。
19兵團,在平津戰役中佔領新保安、收復張家口,平津戰役後解放太原、蘭州、寧夏,解放大西北,血路輝煌的戰績,也是把19兵團盛傳為“楊羅耿”兵團的原因。
直到1950年初,中央下令,耿飈調外交部工作,羅瑞卿在太原戰役之後離開了19兵團,但“楊羅耿”兵團的傳奇遠沒有結束。
1950年11月,19兵團開始備戰“抗美援朝”。楊得志1951年2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分別由安東、長甸河口入朝參戰,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秋季防禦作戰。
1950年初,黨中央決定調耿飈同志到外交部工作,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外交生涯。
在抗美援朝期間,耿飈雖遠離戰場,成為了新中國駐外大使,依然惦記著朝鮮戰場上的戰友,關心著朝鮮戰場的形勢。當耿飈獲知朝鮮戰場美軍用細菌戰時,他約見瑞典一個叫安德烈的女生物學家,跟安德烈談這個事情。安德烈開始不相信,她說美國是一個民族主義的國家,怎麼會搞這個生化武器?後來,安德烈組織了一個小組,親自到朝鮮。經過了半個月的時間收集實物,回瑞典化驗結果,證明耿飈說的是真的。她是權威的生物學家,調查的報告出來後,她西方國家的報刊就公佈了這個事實,從而揭露了美軍在朝鮮進行細菌戰的嚴重罪行。
1981年3月任國防部長,耿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有一位沒有授解放軍軍銜的國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