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也有諸多名將,盤點北宋初年四大名將,大敗遼國西夏

宋朝留給人們的印象一向是積貧積弱,為外族所欺凌。但是其實宋朝也是有諸多名將的,今天就來盤點下北宋初年四大名將。這四人抵禦外敵,平定國內。來看看是哪四人。

宋朝也有諸多名將,盤點北宋初年四大名將,大敗遼國西夏
一、曹彬(931年-999年),字國華,真定靈壽(今河北省靈壽縣)人。北宋開國名將。
曹彬的父親曹芸,任成德軍節度都知兵馬使。後漢年間,曹彬任成德軍牙將。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政權。曹彬是後周太祖郭威妃子張氏的外甥,升為河中都監。
宋朝建立後,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趙匡胤授曹彬為客省使,率領騎兵攻打北漢,大敗北漢軍,俘獲敵人一千多人。不久北漢軍隊來增援,曹彬三次作戰都打敗敵人。曹彬被封為平晉軍節度使。乾德元年(963年),曹彬被改任左神武將軍。次年,宋軍攻克北漢遼州。北漢欲借遼國兵收復遼州,引遼軍六萬騎兵來進攻平晉軍,曹彬與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勳等人率軍六萬迎戰,在城下大破漢遼聯軍。
乾德二年(964年),趙匡胤任命劉光義為主帥,曹彬任都監討伐後蜀。後蜀滅亡後,宋軍將領王全斌等人奪取百姓財務,蜀人苦不堪言,曹彬卻沒有奪取財務。不久,後蜀舊將全師雄聚集十萬人再次反叛,曹彬又與劉光義大敗敵軍,最終平定蜀亂。回朝後,趙匡胤將王全斌等人治罪。他認為曹彬清廉,授任為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
乾德六年(968年),趙匡胤派李繼勳等率軍征伐北漢,曹彬任都監。曹彬在洞渦河擊敗北漢軍,斬首二千餘級,俘獲許多士兵。開寶二年(969年),趙匡胤親征北漢,又任命曹彬為都監,率軍先行。曹彬駐軍團柏谷(今山西祁縣),戰降北漢將領陳廷山。又在太原城南與北漢軍作戰,逼近濠橋,奪得戰馬一千多匹。
開寶七年(974年)十月,曹彬為主帥,奉命討伐南唐,分兵從荊南順流而東,攻破峽口寨,接著攻克池州,連續攻克當塗、蕪湖二縣,駐紮在採石磯。十二月大破南唐軍於白鷺洲(今江蘇南京)。開寶八年(975年)正月,曹彬又在新林港大破南唐軍隊,二月,軍隊進駐秦淮,南唐水陸軍隊十多萬人在城下列陣,宋軍大敗南唐軍,斬殺、俘獲一萬多敵人。之後南唐出兵抵抗,宋軍又在白鷺洲大敗南唐。從三月到八月,連連擊敗敵軍,又攻克潤州。之後宋軍圍困南唐都城金陵城。金陵城被攻陷後,南唐後主李煜投降。曹彬被加封為樞密使、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
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加授曹彬為同平章事,成為宰相。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曹彬進位檢校太師,隨趙光義征討北漢,加兼侍中。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曹彬進封魯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遼,曹彬為東路軍主將。他先在固安等地連破遼軍,攻克涿州,但最終因為孤軍冒進、兵疲糧乏撤軍,於岐溝關之戰大敗,致使宋軍全線潰退。曹彬回朝後,因違令、失律之罪,被貶為右驍衛上將軍。
雍熙四年(987年),曹彬被起用為侍中、武寧軍節度使。淳化五年(994年),遷任平盧軍節度使。至道三年(997年),宋真宗趙恆即位,恢復曹彬檢校太師、同平章事之職。數月後,曹彬被召回朝廷,再次擔任樞密使一職。鹹平二年(999年),曹彬逝世,年六十九。追贈中書令、濟陽郡王,諡號“武惠”。

宋朝也有諸多名將,盤點北宋初年四大名將,大敗遼國西夏
二、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漢族,大名人,北宋開國名將。
後漢乾佑四年(951年)正月稱帝建立後周,潘美任柴榮的侍從。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周世宗柴榮即位,潘美補供奉官。三月,潘美跟隨周世宗徵北漢,以功遷西上閣門副使。不久,後出任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監軍。當柴榮準備用兵於隴、蜀二地時,命潘美統率永興的屯兵,管理西部戰事。建隆元年(960年),北宋建立,李重進起兵反宋,趙匡胤親自征伐,任命石守信為招討使,潘美為都監。李重進平定後,潘美因功授為泰州團練使。
乾德元年(963年),潘美被任為潭州(今湖南長沙)防禦使。南漢幾次侵犯桂陽、江華等地,潘美把他們都擊敗。之後溪峒蠻叛亂,潘美追剿他們,誅殺俘獲了很多人,對其餘的人加以慰撫,讓少數民族地區安定下來。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潘美又隨丁德裕等人率領軍隊攻克郴州。
開寶三年(970年),宋朝任命潘美為主帥討伐南漢。軍隊進克富州(今廣西昭平縣),南漢軍一萬多人來增援,潘美大敗南漢軍,然後接連攻克賀、昭、桂、連等諸州。之後潘美又攻下韶州(今廣東韶關),斬殺俘虜敵軍數萬人。南漢主劉鋹又派軍隊抵抗,潘美率軍趕到柵頭,離南漢都城廣州僅一百二十里遠。南漢軍十五萬人憑藉山谷堅固陣地等待宋軍,潘美分派幾千人,每人拿著兩個火把,秘密地行軍到達南漢軍的柵欄。到了晚上,萬餘火把一齊發攻,火勢很強。潘美指揮軍隊迎擊,南漢軍大敗,宋軍斬首數萬人。潘美軍長驅直入攻到廣州,擒俘劉鋹。朝廷加封潘美為山南東道節度使。開寶五年(972年),潘美兼任嶺南道轉運使。周思瓊糾聚民眾叛亂,潘美討平他們,嶺南於是安定下來。
開寶七年(974年)宋廷任命潘美為升州道行營都監,與曹彬征討南唐。潘美指揮軍隊渡長江,南唐軍被擊敗。到採石磯時,南唐用二十多艘戰船乘機來攻。潘美指揮軍隊奮勇而戰,奪取南唐軍的戰艦,擒獲南唐軍將領七人,又攻破南唐軍水營柵欄。之後潘美進軍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南唐水軍、陸軍共十萬人在城下襬下陣勢,潘美率領部隊襲擊,把南唐軍打得大敗。南唐後主李煜李煜連夜派部隊數千人,手持火把擊鼓來攻宋軍。潘美率精銳軍隊與南唐軍短兵相接,與大將軍曹彬率領軍隊黎明攻城,一齊進攻。平定南唐後,因為戰功潘美被封為宣徽北院使。
開寶九年(976年)八月,朝廷命令潘美為都監,輔佐党進進攻北漢都城太原,在汾河,宋軍大破北漢軍。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任命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征伐太原。潘美部署諸將進討,平定北漢。之後,趙光義任命潘美為知幽州行府事,留下來駐守保衛北部邊境。太平興國五年(980)三月,潘美駐軍代州,遼國十萬眾入侵雁門,潘美令楊業領麾下數百騎由小陘至雁門,潘美正面合擊遼軍,遼軍大敗,斬殺其遼國駙馬蕭咄李,生擒指揮使李重誨。朝廷封潘美為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潘美改任忠武軍節度使,改封為韓國公。
雍熙三年(986年),趙光義下詔命潘美及曹彬、崔彥進三路並進北伐,潘美率西路軍攻下燕雲十六州的寰、朔、雲、應四州。之後曹彬的東路軍出師不利,趙光義下詔各路軍撤軍。潘美與楊業奉命保護四州的百姓遷徙到內地。到了朔州狼牙村,遼國十多萬人追來。楊業提議先避開遼軍,之後設伏。監軍王侁卻反駁應當正面迎敵。楊業被迫迎敵,讓潘美在陳家谷口等待支援。潘美和王侁率領部下的兵馬在谷口佈陣。之後,王侁派人登上登臺眺望,以為遼軍被打敗撤走,都打算爭功,立即率兵離開谷口。潘美不能控制,於是行軍二十里。不久楊業戰死,潘美立即帶兵後撤。
宋太宗聽說楊業殉國後,十分痛心,潘美被削三級,貶為檢校太保。雍熙四年(987年),任檢校太師。任真定知府,不久,改任都部署、幷州通判。加官同平章事,數月後去世,終年六十七歲。追贈中書令,賜諡號為武惠。

宋朝也有諸多名將,盤點北宋初年四大名將,大敗遼國西夏
三、李繼隆(950年-1005年),字霸圖。祖籍上黨(今山西長治)。北宋初年名將。
李繼隆父親是北宋開國名將李處耘。李繼隆的妹妹是宋太宗趙光義的明德皇后。開寶初年,李繼隆和三百名士兵被派到邵州,去剿滅數千名當地的蠻族。年輕氣盛的李繼隆冒著蠻族毒箭身先士卒,打敗了敵軍。戰鬥中,他的手臂被敵人的毒箭貫穿。宋太祖聽聞後對其讚賞有加。
開寶七年(974年)宋軍攻 南唐時,李繼隆負責漕運,補給南征宋軍。南唐軍全力攻擊宋軍的水運,但李繼隆屢屢擊敗南唐水軍,並且斬殺了敵軍一位高階將領,有力的保障了宋軍補給。趙匡胤發現了李繼隆的才能,想要加以提拔,當時南唐宣州節度使盧絳堅持不降,趙匡胤命李繼隆前往招撫。開寶九年(976年)二月,李繼隆因平南唐之功,被任命為莊宅副使。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親征北漢,李繼隆一如既往“奮以先登,勇常冠軍”。李繼隆前線督戰,攻克太原城。
北漢滅亡後,第一次幽州戰役,李繼隆與郭守文領先鋒擊破遼軍數千人。包圍幽州時,又與郭守文擔任先鋒,大敗遼軍。之後,遼國耶律休哥開始反攻。宋軍按照宋太宗的部署分為八陣,但有人提出八陣過於分散,應改為二陣,主帥崔翰恐怕違反太宗命令。李繼隆身為監軍當場同意變陣並承擔責任,宋軍於是做了正確變陣。大戰過後。遼軍慘敗,被斬首萬級、俘三萬,宋軍殺敵約八萬人。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遼景宗親率三路大軍南下,李繼隆跟隨名將潘美迎戰於雁門。此戰宋軍大破遼軍二十五寨,斬首三千餘級,俘獲萬人。戰後,李繼隆改任改定州駐泊都監。
雍熙二年(985年),党項首領李繼遷攻陷河西三寨、銀州等地,進圍撫寧。李繼隆又赴西北討伐党項,他在濁輪川一戰殺敵五千,李繼遷狼狽逃走。收復銀州後,宋軍再破悉利族,斬三千餘級,降服三千餘眾。另有十四族不願歸順,李繼隆與尹憲發動攻擊,俘斬七千餘級。戰後,李繼隆以輝煌戰功,被加封為環州團練使。端拱元年(988年),遼軍大將耶律休哥再次大舉入侵,李繼隆於唐河之戰中違詔出戰,大破遼軍,追擊至滿城,斬首一萬五千級,獲馬萬匹。次年,在徐河之戰中再敗遼軍,使宋遼戰爭的形勢為之一振。淳化五年(994年),西北党項首領李繼捧與李繼遷共謀反宋。李繼隆再次出征,大破李繼遷、擒李繼捧。
宋真宗即位後,改命李繼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大舉南下,澶淵之戰爆發。真宗決定親臨澶淵,李繼隆自請跟隨。之後遼軍數萬騎兵急攻澶淵,李繼隆與大將石保吉率軍抵禦,成功防禦。景德二年(1005年)春,李繼隆隨真宗還京,加開府儀同三司,增加食邑一千戶。同年二月,李繼隆逝世,享年五十六歲。追贈中書令,諡號“忠武”。

宋朝也有諸多名將,盤點北宋初年四大名將,大敗遼國西夏
四、曹瑋(973年-1030年),字寶臣。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名將,名將曹彬之子。
曹瑋為北宋開國名將曹彬第四子,曹彬任武寧軍、天平軍節度使時,曹瑋都在軍中任牙內都虞候。曹彬去世後,曹瑋調任西上閣門副使,轉知鎮戎軍。當時,党項首領李繼遷攻打西蕃後返回,曹瑋在石門川伏擊,殺獲甚眾。景德元年(1004年),李繼遷死後,當時河西延家、妙娥、熟鬼等不少當地部落都企圖歸順北宋,曹瑋親自率兵進入天都山,將他們接納歸降,削弱了党項李氏的力量。此後十年,曹瑋一直出鎮西北防禦党項。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曹瑋升任領英州團練使、知秦州兼緣邊都巡檢使及涇原、儀、渭州、鎮戎軍緣邊安撫使。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族部的首領李立遵率軍三萬多人,準備侵宋。九月,吐蕃已經越過了畢利城,曹瑋隨即率精騎六千渡過渭河迎戰。宋軍在三都谷與吐蕃大戰。曹瑋先派李超射殺吐蕃首領。之後曹瑋身先士卒,率精騎從敵軍側後方猛攻,以兩翼騎兵夾擊吐蕃軍軍陣。在宋軍精騎的攻擊下,蕃軍陣勢大亂,不能抵抗宋軍主陣的正面衝擊,潰敗而去。三都谷之戰,宋軍“斬首千餘級”,“擒七人”,宋軍追二十里而還,繳獲馬牛、雜畜、器仗三萬三千計。戰後,曹瑋因功升任客省使領、康州防禦使。
此後曹瑋選募神武軍二百人,兩次大破吐蕃軍。不久,河州、洮蘭、安江、妙敦、邈川、黨逋諸城皆納質歸順,宋朝的西北局勢終於再次穩定。天禧三年(1019年),党項李德明率兵攻柔遠砦,都巡檢楊承吉戰敗,死傷甚多。真宗得知後,立即任命曹瑋為華州觀察使、鄜延路副都總管、環、慶、秦等州緣邊巡檢安撫使。委乞、骨咩、大門等族聽說曹瑋到任後,有一千多落率眾歸附。
天禧四年(1020年),曹瑋被宰相丁謂等人誣陷,連遭貶謫。天聖元年(1023年),丁謂被罷相,曹瑋復職華州觀察使。之後陸續擔任昭武軍節度使、 真定路馬步軍都部署、彰武軍節度使。天聖八年(1030年),曹瑋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追贈侍中,諡號“武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707 字。

轉載請註明: 宋朝也有諸多名將,盤點北宋初年四大名將,大敗遼國西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