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遼寧省盤錦市前教育局局長魏書生的演講火了。身為局長, 他沒有談考試、沒有談分數,而是重點講的是:“教育就是要管小事。”
父母事業再成功,也彌補不了孩子教育的失敗。
想要培養出優秀陽光、人格健全的好孩子,我們一定要緊跟魏局長,管好孩子這幾件 “小事”。
1、從小做家務
魏書生演講裡提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家務。
對家長來說,總認為孩子做家務不是在幫忙,而是給成人制造麻煩,卻不知道這正是讓孩子成長的有利時機。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僅鍛鍊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學會對家人的付出。讓我們學會放手,讓孩子在主動探索和動手操作中實現成長。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幹家務和不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孩子就像一把刀,只有不斷地打磨他,才會綻放出原本的鋒芒。
做家務的能力,關於孩子一生的成才和幸福,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隱形財富。
2、學會感恩父母
現在就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從小把孩子捧在手心裡,千依百順,竭盡所能的滿足孩子所有要求逐漸養成了孩子自私、唯我獨尊的性格。
殊不知,一次次沒有底線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讓孩子對你的付出熟視無睹,習以為常。
久而久之,可能還會因為你某次沒有達到他的要求而跟你反目成仇。
全天下的父母都要明白一點:每個人只有先學會感恩父母,未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學生、好員工、好伴侶,否則,一輩子都是一匹喂不熟的狼。
3、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英國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度限制、干涉的人,長大後往往獨立性較差,依賴性較強,幸福指數相對偏低。
恰如冰心所說,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成長,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選擇。
與其說是我們給孩子選擇權,不如說是我們給孩子表達他們的決定的機會。
讓孩子自己決定,會有很多意外驚喜,這不僅能讓孩子更有存在感和意義感,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拉近親子關係非常好的方法。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更無法撤回重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為人父母,我們不需要考試,但一定要堅持學習,經常反思,負起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事業失敗了還可以重來,錢財散盡了還可以再掙,可唯有子女教育這件事上,全天下的父母都只有一次機會。
教育出一個好孩子,才是為人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