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為什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在歷史上,德意志地區的各個強權曾多次謀求統一,都被歐洲其他大國干涉。在1871年之前,德國還不能被稱為一個政治實體,而是眾多的諸侯的統稱,在當時被稱為德意志地區。

德意志地區本來是統一的,公元962年奧托大帝加冕,稱為“羅馬皇帝”。皇帝此時擁有相當大的權利,以致於可以挑戰羅馬的教皇的權威。公元1157年起,腓特烈一世在帝國頭銜上加上了“神聖”二字,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繼承自中法蘭克王國的義大利早已四分五裂,成為了眾多的城邦,為了獲得北方日耳曼人的保護(他們在500年前被洗劫過),他們也加入了神聖羅馬帝國。

歐洲國家為什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神聖羅馬帝國)

不過,歐洲宗教傳統的強大,使得皇權與教權的對立不斷加深,其核心點是對帝國內部主教的任命權的爭奪。這種任命權直接決定著帝國的收益——賣官鬻爵是世界各地同行的法則,教皇可以出售主教職位獲得收入。皇權與教權的分離以及明爭暗鬥,最終引發了神聖羅馬帝國中央集權政治與地方分離主義勢力的博弈。最終在1356年,查理四世頒佈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為標誌,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央集權的努力功虧一簣。

這是在法律意義上對中世紀德國政治分裂局面的確認,是德國在未來統一問題上悲劇性的根源,註定了德意志未來600多年中不得統一的命運。在歐洲其他國家紛紛加強中央集權時,神聖羅馬帝國這種自廢武功的做法,使得帝國外部勢力有太多的機會介入帝國內部事務,以致於伏爾泰說,這個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1356年的金璽詔書作為一種制度性遺產,深深影響了德國統一以前的發展歷程,其所確立的選帝侯制度也間接形成了日後在德意志諸侯中一時瑜亮的普魯士、奧地利。

神羅境內的分封體系非常繁雜,七大選帝侯是這些貴族體系裡最尊貴的爵位和稱號,因為只有這7個選帝侯才能有資格競選皇帝。但是,由於天主教的婚姻和繼承製度下,七大選帝侯經常絕嗣,以致於旁系、外戚屢屢透過婚姻繼承選帝侯的權利。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以外戚的身份獲得了選帝侯之一的波西米亞國王的稱號才得以在1526年建立,而幾乎同時建立的普魯士公國也是基於同樣原因,在選帝侯勃蘭登堡家族絕嗣後,霍亨索倫家族以外戚身份繼承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不過,此時哈布斯堡王朝佔據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疆域廣闊,勢力龐大,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中以一己之力橫挑幾乎歐洲所有大國。此時的普魯士公國還只是波蘭王國下的公國政權,還不能參與德意志事務。在1660年,趁著瑞士和波蘭發生戰爭,勃蘭登堡大選帝侯取消了波蘭對普魯士公國的宗主權,獲得了獨立地位,開始參與歐陸事務。

歐洲國家為什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一時瑜亮的普魯士、奧地利)

1701年,因為西班牙王室王室沒有子嗣,法國、奧地利都想以外戚繼承西班牙王位,引發了持續12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哈布斯堡王朝以冊封普魯士大公為國王的代價,換取了普魯士出兵8000人助戰。普魯士自此成為德意志諸侯中的一員,參與德意志事務。時隔200年後,普魯士在德意志諸侯這個身份上,取得了與奧地利同樣的地位。由於奧地利立國時間更早,且是由婚姻繼承得來,更為注重封建正統,因為“正統原則”對奧地利有利。普魯士立國時間晚,且是先有軍隊,再有國家,是軍國理念的產物,因此相對而言侵略性更強。

從1701年至1871年,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王國參與了多次歐洲重大事件,包括“七年戰爭”、“拿破崙戰爭”、“三次王朝戰爭”等,在法國、俄國的遏制下,德意志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尤其是1848年革命之後,在法蘭克福召開德意志諸侯會議上,為促進經濟發展以及應對法、俄的侵略威脅,德意志統一已經成為共識,區別只在於“大德意志方案”還是“小德意志方案”。

由於奧地利帝國對制憲會議的反動政策(奧地利封建傳統勢力更為強大),使得與會的德意志諸邦國開始傾向於“小德意志方案”,即是排除了奧地利之外的統一方案。此後更是在三次王朝戰爭後,以普魯士國王為德意志皇帝(不是德國皇帝的那種實權皇帝)的第二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成立,歐洲的均勢被打破。

歐洲國家為什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一戰時的對峙集團)

在第二帝國成立後,同文同種,都處於中歐面臨地緣劣勢,使得第二帝國與奧匈帝國天然具備結盟的意識形態。德意志第二帝國與奧匈帝國(1867年在普奧戰爭後成立)的結盟,使得法國200多年來一直避免在中歐形成一個勢力強大的帝國的努力付諸流水。歐洲被阻隔成東歐俄國、西歐法國的局面,歐洲中部形成了一個冉冉升起的國際霸權國家,而且這個霸權國家奉行軍國主義。這意味著,只要這個霸權國家開始挑事,其他國家就不得不拼命暴兵來做應對——都不過日子了,都來打仗吧。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爆發前,德國的咄咄逼人的進攻策略,就讓英法大感難堪,為此英國甚至放棄了長期以來對俄國的不友好態度(全球爭霸),於1907年最終建立了三國協約集團。

饒是如此,在經歷了4年慘烈的交戰,雖然協約國最終取勝,但也是慘勝而已。法國三分之一的青年死在戰場,三分之一的青年傷殘,還有三分之一的青年在見識到戰場的慘烈後萌生了佛系思想,以致於法國在二戰開始前盛行綏靖主義策略——法國人的鮮血在一戰時就已經流盡了。而英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硬生生把一個債權國打成了負債國,大英帝國的國庫被打空,從而為美國的上位提供了便利條件。而作為三大協約主力之一的俄國,更是在1917年就全面崩潰了。在1918年時,當所有的協約國領導人都認為德國人的鮮血已經流乾時,德國又在西線發動了規模龐大的攻勢,幾乎扭轉戰局。軍國主義的頑強與可怕的戰鬥力,使得戰後英法美各國在提到這件事時還有後怕。

正是因為第二帝國的軍國主義在大戰中表現出來的驚人戰鬥力,才使得歐洲各國對法國過分剝削德國的做法感到擔憂。法國無力阻止德國的復興,在凡爾賽合約上,就約定了國際社會必須要阻止德國與奧地利的合併,希望這能夠使德國的勢力受到一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的“限制”。

然而,法國的設想最終演變成了更為慘烈的二戰,第三帝國的軍隊幾乎兵不血刃就合併了奧地利。在戰鬥中,只有600萬人口(奧匈帝國已經在1918年解體,奧地利是純粹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奧利地,有1/4的人口參與到了第三帝國的戰爭。在柏林戰役結束時,第三帝國的南方集團軍還在維也納和布拉格做困獸之鬥。

歐洲國家為什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第三帝國的幽靈)

第三帝國迸發出的戰鬥力,再一次讓蘇美英法對中歐地區的強大的統一強權產生了更為嚴重的忌憚心理,必須要維持中歐地區的分裂局面,完全毀滅德意志國家統一的可能性成為各大國共識。因此在紐倫堡審判大會上,普魯士王國的法統被中斷,軍國主義、納粹主義等思想被立法禁止。同時,德意志地區被分成東德、西德、奧地利三個部分。東、西德執行了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在正常情形下,東西德經過40年的發展,除了血統一樣,在社會認知、價值觀、思想文化體系已經形成完全不同的族群,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德國已經不可能再統一了。

在持續做了40多年的人畜無害的小白兔來取悅蘇聯和美國後,德國迎來了統一的契機。在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阻撓下,東西德終於在蘇聯的默許、美國的支援下完成了統一。然而,這種程度的統一已經觸及到了歐洲的底線,歐洲人時不時就拍出來二戰的電影就是在提醒德國不要忘記過去的斑斑劣跡。尤其是蘇聯二戰閱兵還把默克爾給請過去,看著200多面當年的納粹德國的軍旗被倒拖走過紅場。默克爾此時的心理不知道是如何想法,然而在官方表態上,肯定是對納粹主義表示憤慨的。

歐洲國家為什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德國製造)

一個分裂的德國,經過短暫的恢復後,就重新回到了歐洲權利的巔峰上,德國以強勁的經濟實力,在歐元一體化的過程中,獲得相當大的匯率優勢和成本製造優勢,完成了經濟整合歐洲的重要步驟。如果此時,德國再統一了奧地利,對於歐洲國家對第三帝國的幽靈的刺激程度會使得歐洲成立反德國聯盟。這在東西德統一時,法國就迅速與波蘭、捷克建立起外交關係,被德國媒體稱為針對德國的“小協約國集團”又再一次成立了。

可見,不僅僅是歐洲其他國家沒有忘記,包括德國自身,也不會忘記慘重記憶裡的一戰、二戰。這種情形下,德國如何能統一奧地利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71 字。

轉載請註明: 歐洲國家為什麼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