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在湖南省祁東縣啟航學校有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最近這個合唱團登上了國家大劇院舞臺,演唱的歌曲感染了大眾。據介紹,這所學校四面青山連綿,有留守兒童1361人,佔學生總數近9成。學校專門挑選孤僻、叛逆或家庭特別困難的孩子組成合唱團,教會他們唱歌。
對留守兒童來說,學校能有個合唱團真挺難得。從七八歲開始,父母外出務工,筆者就成為留守兒童,學校開設的主要課程除了語文就是數學,音樂課則可有可無。這是挺無奈的現實。一方面,貧困地區師資缺乏,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另一方面,貧困地區很多人覺得學音樂沒有實際用處。可很多年過去,學校老師教會的課本知識大多遺忘,但課間教會我們唱的《我的祖國》卻深深烙在心中。
學校組織合唱團看似無用,實有大用。這不僅能讓孩子接觸到音樂,多學會一門技能,更重要的是音樂具有強大的溝通力量和撫慰作用。留守兒童大多比較孤單,缺乏關愛,心靈脆弱,不願主動與人溝通交流。可音樂能讓孩子們受到感染,容易叩開他們的心扉,讓他們擁有更多與他人及世界交流的方式。音樂表演也能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發展,貧困地區的教育條件得到巨大改善,校舍翻新,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加入教師隊伍,計算機、投影儀等教學設施也配備齊全。有些學校像啟航學校一樣,在讓孩子們吃得好住得好的同時,也想方設法讓他們多上一些音樂課、美術課,這些學科能夠滋養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人生。
可從報道來看,啟航學校辦成一個合唱團很不容易。學校聘請了來自大學的專業指導老師,而這位老師到啟航學校單程就要花近5個小時。一天排練結束,回家已是午夜,而老師分文不取。這雖然讓我們看到了學校和老師對學生的一片愛心,精神可嘉,但也感受到師資的極度缺乏。可以想象,有不少學校也會面臨類似的困難。
要想讓更多留守兒童享受音樂,整個社會都有責任,而不單是學校的事。比如,要改善師資,就得有關部門先調整教師的評價體系,讓音樂老師有地位和獲得感;要多安排音樂課程,就得學校發揮考試分數的指揮棒作用,讓學生學音樂也能得高分;要改善音樂教學的硬體條件,需要企業和公益組織積極參與。只有社會各界發揮合力共同努力,才能讓更多留守兒童擁有更加美好的春天。(浙江新聞客戶端|評論員 李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