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詭道也。原文是,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要計算利害關係,客觀分析局勢,根據形勢去趨利避害,如果計算過後,覺得確實處於劣勢,就要用點盤外手段,來扭轉局勢。
那麼怎麼才算扭轉呢,孫武又講了十二條詭道,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重點就是要造成對方主將的誤判,形成軍事上的重大失誤,如果對方不上當,不失誤那怎麼辦呢?就只能等待,跟他熬著,派出間諜,總之一定要等待,等待時機。等這種平衡被打破之後,才會有勝算的機會。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裡就記載,李世民總結,用兵的關鍵就在四個字,多方以誤,就是說要想盡一切辦法,引誘對方失誤,當他做出錯誤舉動的時候,破綻也就漏出來了,做生意就是如此,永遠不要讓競爭對手,摸準你的脈搏
孫子兵法講,能而示之不能,這其實就是講示弱,這是很好地麻痺敵人的一個方法,你在別人眼裡沒威脅,才不會被列為打擊的重點,這樣才有活下去,有機雲反戈一擊。歷史上李牧戰匈奴的例子眾人皆知,李牧在對戰匈奴的時候,跟匈奴耗了幾年,一戰未打,但他卻私下裡日日練兵,儲存物資,然後出兵詐敗,誘敵深入,果然麻痺了單于,隨後匈奴信心大增,大兵壓境,而李牧則左右包抄,夾擊匈奴,一戰打得匈奴十幾年不敢再犯邊境。這就是兵家講的,不戰則已,一戰而定。
孫子兵法講,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講的就是戰略迷惑,目的就是要讓對手在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發動攻擊,他如果全力防備,那麼我即使贏了也是慘勝,而他沒有防備的地方,我非常好發動突襲,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諾曼底登陸,盟軍就是因為欺騙了德國人,虛構了以多佛為基地的第1集團軍群,使他們相信登陸地點是加來而不是科坦因。在你覺得越不可能的地方發起進攻,這就是用兵之道。
在打仗的過程之中,雙方都是鬥智鬥勇,你騙我我騙你,但誰能夠看得更遠,看清戰場的本質才是最後的贏家,那麼本質到底是什麼呢?還是來源於實力,用我的強點去打你的弱點,這個本質永遠不會變,他所用的奇謀怪術,無非就是讓你把弱點進一步的暴露出來,讓他佔據更大的戰場優勢而已。
那麼怎麼才能讓對方把弱點暴露呢?那就是利而誘之,亂而取之。人的本性都貪婪的,都愛佔小便宜,所以你要想真的誘惑敵人,就得給對方點好處。比如電視劇羋月傳裡講的秦國想攻打巴蜀,但是巴蜀地勢險要,道路崎嶇,易守難攻。張子獻計,蜀王貪婪愛財,就用金子鑄造了大金牛送給蜀王,可是蜀道崎嶇,無法運輸,蜀王為了得到金牛就修建了一條大道,後來叫做金牛大道。秦軍就是在金牛大道打入巴蜀,公元前316年,葭萌關一戰蜀國大敗,很快蜀國就滅亡了
這和老子說的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其實是一個道理
李牧大敗匈奴,也是在詐敗的時候,演技十分逼真,把很多的物資都丟給匈奴。這樣匈奴一看有東西可搶,就大舉入侵,中了圈套。所以對付你的對手,就要從貪婪的貪字上面下手。讓他暴露出弱點。
老牟點評:在生活中我們要牢記貪小便宜吃大虧,那些被詐騙的人,無一不是因為貪婪,總是相信天上能掉餡餅,總是想不勞而獲。記住,真心對你好,還沒有什麼索求,除了父母就是騙子。
在商業談判中,也要記得,只講利益不要論對錯,你能打動、說服對手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因為共同的利益即使死敵也可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