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歡迎收看本期精彩內容!
這一段歷史牽涉的人物眾多,隨便提起一位,在史冊上赫赫在列。比如秦趙兩國的君主,秦昭襄王嬴稷,另一個是趙孝成王。而長平之戰的兩位主帥,前期是王齕和廉頗,後期是戰神白起和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之戰後秦國圍攻邯鄲,又有戰國四公子的身影,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信陵君魏無忌。全殲10萬匈奴兵,那是戰國後期四大名將之一李牧的功勞。
長平之戰起源於趙孝成王的一個貪念。
當時秦國是最強大的一個國家,這點毋庸置疑。范雎任相後,他的第一個矛頭就指向了歷史上的老對手三晉,而三晉裡面韓國最弱,自然就成為首個獵物。而這個任務自然就落到了戰神白起身上,白起出戰,無往不勝。韓國被打的找不著北,答應把上黨十七郡拱手讓秦國,可是到嘴的肥肉卻飛了。而造成這個轉折的關鍵人物是上黨郡的太守馮亭,馮亭是一個極端的愛國者。他不願意把上黨拱手讓給秦國,可是又自知實力不濟,所以他與趙國談判,寧願把這十七郡送給趙國。畢竟趙國是三晉之一。趙孝成王認為出動百萬大軍,未必能拿得下十七城池,而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輕鬆拿下十十七城,這種好事不能放過,不顧阻攔,派平原君趙勝去接手上黨郡。
從強秦手裡搶肉吃,秦昭襄王惱羞成怒,馬上派大軍進攻上黨。長平之戰拉開序幕。這一年,是公元前262年。雖說長平之戰最後的贏家是秦國,但是秦國遠途作戰,損失也非常慘重。當時秦國也是強弩之末,最後就是雙方國力的考驗。後來還是范雎開啟第二戰場,利用間諜戰,趙國換了趙括,秦國啟用白起,才使戰爭天平傾斜到秦國。
最後反攻,從七月到九月,四十六天的戰鬥,趙軍戰死、餓死五萬人,投降四十萬人,全軍覆沒,而且還全部被白起坑殺,按道理這四十萬軍人也是趙國的舉國之力。一年後,秦軍兵圍邯鄲,這擺明了要滅掉趙國。根據《戰國策》記載:兵力數倍於趙國。數倍是幾倍,沒說清楚,我們以三倍來做個估算。我們假設趙國有十萬軍隊,那麼秦國的兵力多達三十萬。應該說,秦國是佔有絕對的優勢,可是邯鄲解圍了,這又是為什麼?按照白起話說,已經失去最佳戰機,長平之戰後,若乘勝追擊攻打邯鄲,如風捲殘雲,手到擒來,東方六國雖嚷嚷援助趙國,卻都是觀望,無一國出兵,而秦國經過一年修整,秦軍士氣也不是一下子就鼓動起來的。可是秦昭王卻讓白起撤兵回國。
那就給了趙國喘息恢復的時間,趙孝成王雖說不是優秀君王,但他有個優點:知錯能改,這次邯鄲之戰,他老老實實採用堅壁清野戰術,只守不攻,打一場消耗戰。況且邯鄲是戰國時代一座名城,有堅固的防禦工事。趙國軍民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與凝聚力也空前提高。白起認為此戰不會勝利,拒絕出戰,秦昭王志在必得,任命王陵為將進攻邯鄲。結果如白起預料得一樣,久攻不下,秦昭王不肯認輸,他任命王齕為主帥,取代王陵。王齕包圍邯鄲九個月,仍無法越雷池一步。
當然僅僅靠著趙軍同仇敵愾的戰鬥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只要秦國人鍥而不捨地圍困,邯鄲終究難逃淪陷的命運。要挽救趙國的命運,還得尋求“國際援助”。取得國際援助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平原君趙勝身上。他先是出使楚國,楚考烈王猶豫不決,平原君手下有一個門客毛遂,以死相逼,歷數楚國被秦國羞辱往事,讓楚王羞愧難當,楚考烈王答應出兵援助趙國。
而魏安釐王知道唇亡則齒冷的道理,他派大將晉鄙率十萬大軍駐紮邊境,密切關注邯鄲戰局。也就是他在觀望,還在猶豫不決,後來又受到秦國使者的威脅,嚇得他命令晉鄙不得越境援趙。而信陵君看得長遠,無奈做出了竊符救趙的叛逆行為。
被圍困一年多的邯鄲城已岌岌可危。糧食緊缺,饑荒蔓延,為了阻擊秦軍,平原君趙勝散盡家財,招募三千敢死隊,發動奮力一擊,為援軍到來爭取寶貴的時間。信陵君率八萬精兵,日夜兼程奔赴邯鄲。與此同時,趙國的盟友楚國也發兵相助,由春申君率領的二十餘萬兵團也抵達戰場。他們合力從河內入趙,猛攻秦軍後背,秦國河內郡與河東郡岌岌可危!而秦軍鄭安平作為支援部隊,他收集情報搞間諜工作擅長,他不是軍人出身,打仗卻是外行,他是范雎的親信,在信陵君的魏軍包圍下,竟然率部眾兩萬多人投降了。這場曠日持久的邯鄲保衛戰,終於以趙國的勝利而告結束。隨著邯鄲解圍,那些歷史人物的命運也跟著改寫了,白起因為拒不奉命攻打邯鄲,被秦昭王賜死,一代名將就這樣結束了生命。
范雎也因為舉薦不力,無顏面對秦王,選擇了急流勇退,遞交辭呈,退出政治舞臺。信陵君因為竊符救趙,魏安釐王對他更加忌憚,在趙國待了十年不敢回去,後來還是魏國被秦國攻打,才返回救國,但是他的威望才能始終讓哥哥魏安釐王放心不下,最後沉溺酒色,鬱鬱而終。范雎免相後四年,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六年的秦昭王去世,昭王時代結束。在他長達50多年的統治時間,戰國中期的四大強國趙、齊、燕基本上已經無法和秦國抗衡了。
但趙國不愧是一個偉大的國家,經歷長平之戰與邯鄲之圍後,這個國家仍有不可小覷的軍事實力。
在廉頗之後,李牧如同一顆明星冉冉升起。這位趙國傳奇名將締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他以一支北疆偏師,幾乎全殲十萬匈奴騎兵。石破天驚絕不是偶然,而是李牧長達十年的準備。他的軍事原則是打殲滅戰,不僅是擊潰對手,而是最大程度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由於長年在北疆與匈奴等遊牧民族對峙,他深知匈奴優勢,面對匈奴騎兵的優勢,李牧始終以守為主。他每天好吃好喝養著士兵,從來不和匈奴正面作戰,保住有生力量,而士兵訓練毫不放鬆,所以李牧訓練的騎兵也精於騎射,具備強大的機動作戰能力,剽悍善戰。而李牧的一味防守讓匈奴產生了輕蔑之心,而趙王也一度不理解李牧的做法,把他調回朝中,另外派大將去接替他,而這位大將面對匈奴騷擾總是主動出擊,結果卻連連敗北,沒辦法趙王又把李牧放到北疆。經過幾年準備,李牧覺得時機成熟,便開始了收網工作。他用大量的牧人放牧牛羊,引誘匈奴,牧人也不反抗只顧逃命,大量的牛羊任由匈奴掠去。就這樣匈奴大部隊闖進李牧佈置好的口袋,然後李牧各種兵種全力配合,騎兵、車兵、步兵、弓箭兵搭配協同作戰,打得匈奴滿地找牙,除了單于帶著少量人馬逃走外,匈奴十萬人馬被全殲。
戰國後期的那一段歷史,各國鬥智鬥勇,都憑著實力說話,當然秦國是最大贏家,趙國實力也不容小覷,兩場大戰居然還能屹立不倒,也委實讓人佩服。幸好有個李牧,否則趙國真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被滅的國家。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小編的作品可以點個關注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