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生花一路歌|全國人大代表張曉宏:依託高校境外辦學機構,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

高等教育在推進不同國家民心相通中,具有黏合劑和催化劑的功能,可以發揮破冰攻堅作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張曉宏建議,依託高校境外辦學機構,進一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

一路生花一路歌|全國人大代表張曉宏:依託高校境外辦學機構,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

據《“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境外辦學機構和專案的本科院校數佔境外辦學本科院校總數的41%,較多來自東部地區高校。高職院校境外辦學以校企合作為主,75%集中在“一帶一路”國家。

需要看到的是,中國高校境外辦學仍面臨兩方面現實困境,如境外辦學環境存在較大差異,合作資金可持續發展面臨困難,以及高校境外辦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因此,對如何推進高校境外辦學機構建設,張曉宏帶來了系列建議。

一是助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多維度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如最佳化資源配置,推動資源投入由粗放向精準轉變;構建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學科專業;立足特色學科專業發展需求,全力打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水平國際化師資隊伍。

二是加大對境外辦學機構的投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效銜接。具體來說,建議實施“政府專案制”,各層面保障投入,以解決經費問題;建議政府在開展“走出去”重點專案的同時也要考慮多渠道為境外高校融資;以及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資金、信貸、稅收等優惠政策取代傳統的直接撥款扶持方式。

三是依託高校境外辦學機構創設教育研究高階智庫,構建區域性國際化人文交流樞紐。比如,要加強“一帶一路”智庫平臺建設,建立“一帶一路”教育大資料共建共享機制;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等教育的調研訪談、案例剖析、資料處理與政策分析;以境外辦學機構、智庫平臺為交流載體,拓展本校與國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及政府智庫等機構的人文交流渠道。

此外,還要積極參與海外交流活動,提高對外交流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同時,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做強“留學中國”品牌,提升教育競爭力和影響力。

龍秋利 鹿偉 曹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10 字。

轉載請註明: 一路生花一路歌|全國人大代表張曉宏:依託高校境外辦學機構,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