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省市的提前批放榜,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也拉開序幕,以往提前批次一般都是軍事、招飛、公安、藝術、體育、定向師範以及具有特殊背景學校的自留地,比如曾經的提前批四小龍,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而就是這個提前批次,近些年卻逐漸成為各大名校招生部門工作重中之重,把大量的招生指標放到提前批,形成了讓人詬病的高校 "超短裙"招生現象。
關於超短裙高校,目前網上批評最多的兩所就是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這兩所高校也是把超短裙玩到了極致,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在河南本科一批就投放9個指標,復旦醫學院普通批就3個。最近幾年,每到本科一批投檔線公佈,復旦和上交錄取分數線有種和清北無限接近狀態,而對其他學校有拉開趨勢。高校透過減少統招批次的名額,將學生和家長心中的所謂冷門專業放到提前批招生,加上近幾年的大類招生的盛行,使得這項工作更得心應手,各種工科實驗班、理科實驗班橫空出世,這樣基本上不存在爆冷的可能性。其實除了復交,華五另外三家也有不少專業放在提前批,浙大自然不必說,一向以好孩子著稱的中科大今年在河南招生中,從圖片可以看出今年在提前批指標占比70%以上,像其他重點985也開始慢慢效仿,如天津大學,今年在河南的招生指標也大量的投到提前批次。
中科大2020河南招生計劃
天津大學2020河南招生計劃
"超短裙"招生使得熱門專業放入普通批次招生,大量冷門專業和普通專業的招生名額統統放入提前批,這樣就造成少量名額的普通批次錄取分數極高,高校和媒體宣傳時使得本科一批線非常亮眼,考生和家長對高校生源水平整體好看,高校的聲譽也因此提升了不少,更有利於下一年的招生和錄取。
本來提前批是有一定的優勢的,比如可以為了進入某些專業不被調劑到其它專業,可以選擇不服從調劑,反正提前批次錄取不了還有普通批次的名額,現在普通批次名額越來越少,更多的學生是透過提前批次進入,從"可供選擇"變成了"不得不選"。
縱然每年的生源爭奪也是學校重點工作,但各大高校都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而不是所謂的名次排名這些東西上,這是對有限的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更是對十年寒窗苦讀學子的不尊重,如果這種風氣一直盛行下去,那普通批次還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