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今年兩會恰逢冬奧會閉幕、殘冬奧會開幕,開閉幕式及賽會期間讓人應接不暇的“中國之美”引發代表委員熱議,紛紛就如何加強美育建言獻策。馮遠委員表示:“美育不等於藝術教育,更不以學習掌握某類藝術專門知識、技能,並附帶種種功利訴求為基本目標”;賀雲翱委員認為,美的教育應該是每天必需的需求,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擁有美的教育,而那些必須要“考級”的藝術學習太“功利”;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帶來一份《關於推動學校美育與體育協調化共同發展的提案》,呼籲取消各種藝術類等級考試。
美育應該是讓人認識美、享受美、創造美的,可長期以來,美育不美、考級太累也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學校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由於苦於沒有專業的老師,致使美育教育要麼走形式,要麼空洞無物,無法實現教育目的。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則被藝術類考試綁架,奔波在藝術班的路上,造成家庭負擔的同時,孩子並沒有產生足夠的興趣,反而因考級等壓力而身心俱疲。一些考級機構拉人頭返現的操作,更是降低了級別證書的含金量和權威性,引發了一波波質疑。
“美育不等於藝術教育,更不以學習掌握某類藝術專門知識、技能,並附帶種種功利訴求為基本目標。”加強美育不是為了把每個人都培養成鑑賞家、藝術家、理論家,美也不是鋼琴、小提琴、油畫等所謂“高雅”藝術所獨享,美育更不應該成為壓抑孩子天性的砝碼,淪為左右孩子未來的工具,而是為了讓更多人靠近美、欣賞美的過程中,激發興趣、熱情與愛好,藉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生活品質、規範人的行為操守,達到化育人心的目的,最終擁有美的人生。
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既針對美育供給上的不足,又指出了美育方向上的不良傾向,對於反思當前美育中存在的問題,回到科學正確的軌道上,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美並不遙遠,也不虛幻,它就在我們身邊。比如中國傳統的琴棋書畫、詩詞曲賦,歷史人物身上具有的道德仁義,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摔跤、剪紙、版畫、泥人等,都蘊含著中華民族對美的獨特認識,是中國之美的具體體現,是進行美育的好教材。美育中的功利主義甚至工具主義傾向的改變,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至於針對中小學生的藝術等級考試是否該全部取消,也該廣泛調研、充分論證。去年全國兩會上,也有全國人大代表認為“考級是以犧牲一代代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代價的斂財行為”,建議取消對12歲以下兒童開展的各種門類美術考級。
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引發公眾熱議,足以說明大家對美育話題都有充分興趣,更希望大家把對話題的興趣轉到孩子對美育的興趣上來,轉變美育理念、加大美育供給、改進美育方法,讓美育真的美起來。
來源 北京晚報 | 記者 賈亮
編輯 賈亮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