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靜默中蓄力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方瑞晴在學校圖書館前。
來到韓國首爾大學已近兩年,在這段學習生涯中,陪伴我最久的是學校的中央圖書館。每天早晨,我戴上耳機,伴著朝陽走出宿舍,一路步行,到達首爾大學圖書館,找到預約好的自習室位置,開始一天的學習。就這樣,當晚霞漸漸墜入遠處群山,夜色漸濃,我再收拾書本,踏著皎潔的月色回到宿舍。
在近兩年的留學生涯中,這是我每一天的真實寫照。因為疫情,學校的大部分課程都改為線上。所以,相比學院,功能更加齊全、空間也更加寬敞的圖書館是我日常學習的首選之處,而圖書館的幾處小天地,也成為了我的心靈棲息地,給予我安寧、踏實之感。
中央圖書館的新樓自習室見證著四季的變化,也見證了我的汗水和成長。初來乍到,我便愛上了落地窗旁的位置。坐在這裡學習,累了就望一望窗外,看到優美的景色,心中的疲倦和煩悶便一掃而光。窗外之景,隨季節更迭而不停地變換著顏色。其實,學習與研究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每當學期初讀課程相關論文時,我總是懊惱自己懂得不夠多,不能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但隨時間流逝,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不知不覺,我在讀論文時越來越流暢,也能更精準地把握文中提出的觀點。在四季之景變化的同時,我也在一點一點地成長,在靜默中變得更好。
另一方天地則是中文資料室,在異國他鄉,這片充滿濃郁中國氣息的藏書區給我歸家之感。資料室三面環書,從中國“遠道而來”的各種專業書、小說集、文學讀本、旅行冊子等填滿了書架。疫情期間,回國沒有以往那麼方便,但至少還有這裡,能讓我一瞬間像回到了國內,這種溫暖的感覺激勵我更加努力,爭取早日學成歸國。
最後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便是中央圖書館的一層展示廳。這裡定期舉辦不同型別、不同主題的展覽,有時是珍貴的古籍、古董展示會,有時是畫家們的主題作品展,有時則是著名學者的觀點展。歷史、文學、藝術、國際關係等多領域的展覽總能為我開啟新知識的大門,拓寬了我的眼界。每天踏入圖書館的時候,我總會先望向展示廳,看看有沒有新的展覽。去年秋季舉辦的名為“莊子——乘物以遊心”的主題畫展讓我印象深刻。首爾大學美術學院的博士們用現代繪畫展示了莊子《逍遙遊》和《人世間》中的“乘物以遊心”美學精神,是藝術與哲學的巧妙結合,畫作富有感染力,我深深地領會到了藝術中無窮無盡的創造性。
於我而言,中央圖書館是讓我於靜默中蓄力的一片天地,在這裡,有酸甜苦辣,有數不完的寶貴回憶。我在這裡不斷獲得能量,也享受在這裡的每分每秒。
(作者系韓國首爾大學韓國學專業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