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上那些篡位的皇帝,後人對他們的評論,或多或少都會帶有負面評價。我們最熟知的篡位皇帝,要數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了,一個透過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一個發動靖難之役當上皇帝。雖然他們執政之後,都開啟了一段盛世,但篡位者的標籤始終是他們一生的汙點。
這次我們要說的北宋皇帝趙匡胤,他也是一個篡位者,他趁後周皇帝柴榮駕崩之際,繼位的柴宗訓又年齡尚幼,在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又被後人稱之為“黃袍加身”。
為何說趙匡胤是個篡位者呢?因為這次陳橋兵變其實是他一手策劃的,黃袍加身的過程猶如提前寫好的劇本,只能說趙匡胤是個好演員,他一手導演的篡位大戲騙了很多人。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陳橋兵變,如果說趙匡胤是此次兵變的總導演,那麼趙光義和趙普就是此次事件的舞臺設計。一部大戲只有一個人當然演不成,所以趙匡胤找來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和得力干將趙普幫忙。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遼軍南下,後周朝廷決定迎戰,派誰去出戰呢?歸德節度使趙匡胤當然是不二人選,他屢立戰功,經驗豐富,對付強大的遼軍當然要用他了。正月初三,大軍在陳橋驛這個地方夜宿,天快亮時,士兵們全都集結在驛門,大聲呼喊要擁立歸德節度使趙匡胤為天子,然後就來到了趙匡胤的營帳前。當時趙匡胤正在睡覺,弟弟趙光義和趙普就進入營帳,把事情的經過說給了他,之後將趙匡胤推到帳外,有人把早已準備好的黃袍披到了他身上,眾人紛紛下跪,高呼萬歲,趙匡胤就這樣稱帝了。
在這場大戲中,導演趙匡胤把自己的角色形象定位在三個方面,一是無知,二是被動,三是仁義。先說第一個:無知,按照史料記載,趙匡胤在黃袍加身之前,一直在睡覺,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而且在黃袍加身之前還有鋪墊。
據《宋史》記載,趙匡胤大軍抵達陳橋驛的時候,部隊中有一個名叫苗訓計程車兵,他很懂天文,就發現當天的太陽下面還有一個太陽,就等於說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他不僅自己發現了這一奇觀,還招呼同伴楚昭輔一起來看這一神奇景象。兩個太陽寓意此時的後周出現了兩個皇帝,一個是正統皇帝柴宗訓,另外一個那自然暗指的就是趙匡胤了。這個鋪墊非常好,雖然天空出現兩個太陽極有可能是杜撰的,但這非常好的暗示了趙匡胤稱帝是天命所賜。
《宋史》中陳橋兵變的記載
而且史料記載士兵們在驛門前集合,當眾宣佈要擁戴趙匡胤為皇帝,這麼大動靜趙匡胤怎麼能不知道,還得讓弟弟趙光義和趙普親自到他的營帳中說明情況,他才肯出來。所以黃袍加身要說趙匡胤完全不知情,那隻能是騙小孩子了。
再來說第二點:被動,在《宋史》中記載,趙匡胤走出營帳之後,士兵們就大喊到要擁戴趙匡胤為皇帝,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士兵把黃袍披在了他身上,趙匡胤穿黃袍是多麼被動。其實,這些都是本次大戲的舞臺設計師趙光義和趙普親自設計好的,他們在士兵情緒激動之時,授意部下將提前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假裝剛睡醒的趙匡胤身上,多麼好的一齣戲,實在是精彩!
要說無知和被動是有表演成分,那第三點:仁義,還是實實在在成立的。趙匡胤要求在自己成為皇帝之後,部下不能傷害後周的皇太后和年幼的皇帝,應該好好對待他們;不能冒犯和驚擾朝中的大臣,不能掠奪國庫,不能搶奪百姓錢財。聽命者有重賞,不聽命者性命不保。趙匡胤是這樣要求的,也是按照要求來做的,他的篡位幾乎沒有發生什麼武力事件。
趙匡胤畫像
所以,趙匡胤對黃袍加身這件事的發生,不僅知情,而且還是主動的。如果不是宋朝史書刻意去幫趙匡胤粉飾,那他絕對就成了一個標準的篡位者,也會失去當皇帝的大義名分。
下面再來講一下宋朝的國號,趙匡胤在篡位成功後,將國號定為“宋”,這個國號看似與趙匡胤毫無關係,那他為何要這樣定呢?
我們說歷史朝代的時候,經常會說“唐宋元明清”,這樣給人的感覺好像“唐宋”是兩個緊挨著的朝代,其實不然。唐和宋之間還夾著一段五十多年的分裂期,就是五代十國。所謂五代,就是指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建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這五個政權佔據著中原地區,所以也被稱之為“代”,勉強把他們看作一個朝代。“十國”因為他們都是地方割據政權,所以只能被稱為“國”了。
趙匡胤定國號,就是參照五代定國號的方法來做的。五代時期起國號有一個特點,就是拼命與古人攀親戚。
比如後唐的建立者李存勖,因為他姓李,就攀附上了唐朝;石敬瑭雖然跟晉國、晉朝都沒什麼關係,但他起家的地方是在山西太原,所以攀上了晉;劉知遠姓劉,他就攀上了漢朝,建立後漢;郭威更牽強,他自稱周朝王族的後裔,這就強行攀上了周朝,建立後周。
所以受五代的影響,輪到趙匡胤定國號的時候,他也沿用了這個方法。其實他也可以用自己的姓氏“趙”來定國號,趙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但他並沒有用,是因為當時趙匡胤一直擔任歸德節度使,歸德這個地方在春秋戰國時代屬於宋國,所以趙匡胤就把國號定為了“宋”。
宋國有什麼優越性呢?能讓趙匡胤這麼堅持,因為春秋時期的宋國屬於商朝後裔,所以取名宋那就等於攀附上了商朝,這就比後周所攀附的周朝歷史更悠久,在國號歷史追溯上,就壓了後周一頭。
不管是篡位還是定國號,趙匡胤都是深思熟慮、計劃周密、深刻考究,以求將自己的歷史形象做到完美無暇。從後人對他的評價來看,趙匡胤無疑是成功的,作為宋朝的開國皇帝,他文武雙全,又是仁義之君,除了自己確實有實力之外,他超強的策劃和表演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