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培訓班轉線上,效果不理想還毀眼睛,家長開始不買線上培訓的賬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長期停課,很多機構轉為線上教學,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記者發現,目前大部分學科類培訓都以線下授課為主,轉戰線上之後,教師不會使用工具、上課系統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逐漸暴露;有的學生在體驗線上授課後表示不適應,家長也對教學效果產生質疑。

線下培訓班轉線上,效果不理想還毀眼睛,家長開始不買線上培訓的賬

製圖 馮晨清

學生感受

注意力難保集中 學習效果不太好

晚上6時30分,高二學生曦曦準時坐在電腦前,與校外培訓機構的數學老師隔屏相見。“您留的作業裡,我有兩道解析幾何的題不太會解。”透過“雲端”,老師書寫的解題過程斷斷續續地展現,曦曦認真盯著螢幕,記下知識點……

剛上高一時,曦曦就報了一家培訓機構的數學一對一課程。“那時還可以到培訓機構的教室裡,和老師面對面交流,我也習慣了老師的講課方式,一直到高二都沒有換老師。”曦曦說,去年疫情發生後,一對一面授改到了線上。雖然不用在家和機構之間來回跑了,但總覺得線上課少了點課堂氛圍。“剛轉線上的時候,我和老師都不太會用上課系統,講知識的時候還可以,只要開始講題,切換到習題就要除錯幾分鐘;上傳我的解題過程、老師收到再批改,也要耽擱一些時間,和老師的交流總會卡殼……那學期的學習效果不太好,很多題老師講過的內容,到自己做的時候還是會出錯。”

恢復線下培訓之後,曦曦又轉為線下課。結果,疫情反覆,培訓班再度由線下轉到了線上。這次,雖然培訓機構的上課系統改進了、老師的操作也流暢了,但她還是不習慣。“面授的時候,老師會直接在我的習題上批改,寫下正確的解題思路,自己的解題過程和老師講授的解題思路,習題本上都能體現,理解起來很順暢。在線上改習題,老師只能在系統裡寫,不能和每道題目一一對應,而且用電腦寫出來的字看起來很費勁。”曦曦抱怨道,而且一堂課從晚上6時30分一直上到8時30分,中間只有兩個15分鐘的休息時間,長時間盯著螢幕眼睛也不太舒服,注意力也難以保持集中。

家長看法

浪費時間浪費錢 毀了孩子的眼睛

一些家長也對線上培訓的效果表示擔憂。冉冉從幼兒園開始就在一家培訓機構學習英語。疫情期間,機構的線下教學暫停,所在的培訓機構提供了兩個選擇:將課程轉到線上或者是將課程推遲,後續進行補課。像大多數家長一樣,冉冉媽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上課當然需要現場互動,隔著螢幕講課算怎麼回事兒?”冉冉媽媽告訴記者,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上課期間如果沒有人現場看著,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兒是小事兒,有時直接就跑開了。“在線上學習,老師沒法時時感受到孩子們的反應,沒有互動,學習效果也無法保證。”冉冉上的舞蹈課老師也曾跟家長商量過轉線上,冉冉媽媽也堅定地拒絕了。“舞蹈課肯定需要老師手把手地糾正動作,對著螢幕只動嘴,怎麼可能學好舞蹈呢?”在她看來,線下培訓有很多無法取代的優點。

童童媽媽也被線上培訓“坑”了一把。疫情期間,她為孩子報了某機構的線上數學課。陪讀了幾節後,童童媽媽發現,一節數學課兩個小時,前一個小時都在複習上節課的內容,剩下的一個小時裡,老師還要插播機構的廣告,展示下家裡養的寵物,實際上課時間不到40分鐘。“不僅浪費時間浪費錢,關鍵毀了孩子的眼睛。”她抱怨道。

機構狀況

線上線下一個價 學員少了三成多

小白是某校外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她看來,疫情讓校外培訓機構陷入了“冰點”。儘管校外培訓機構紛紛從線下轉至線上,但卻出現了學員流失、消費糾紛等問題。小白告訴記者,去年疫情以來,為了能夠保持正常運營,所在的培訓機構將課程從線下轉至線上,隨之而來的是家長的抱怨。“由於線上和線下的收費是一樣的,有些家長不樂意了,認為不該按照原有的價格進行收費。然而,對培訓機構的老師們來說,上網課也不是那麼容易,很多老師之前並沒有教授網課的經驗,還得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線上教學。”她說,自己所在的機構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教師培訓、改進上課模式和線上平臺,“但留下的學員少了三分之一。”

英語教師劉楠所在的培訓機構規模比較大。他告訴記者,機構從去年開始就組織老師們開展線上教學培訓,讓老師轉變教學觀念和提升線上教學技能。今年,線下培訓再次叫停後,為了吸引留住學員,除了革新線上教學的技術,機構還推出了一些增值服務,“比如,考慮到一些家長上班沒時間在家監督孩子學習,我們建立了託管群,透過影片平臺,輔導老師線上集中管理20個學生,學生上完課可以留下寫作業,作業拍照發給老師,老師進行輔導,同時向家長反饋學習情況。”劉楠坦言,這樣的託管服務是免費的,增加了老師的任務量,但收穫的效益微乎其微,“僅僅留住了現有的學員,只有一小部分新生為了託管而報班。”

監管態度

針對突出問題堅決整改到位

“很多人覺得現在的日子比疫情的時候還要難過。”一位培訓機構從業人員向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大家共克時艱,明確“停課不停學”、“線下暫時轉線上”,期待著疫情結束之後一切都會有好轉。然而,近期嚴格培訓教育監管的呼聲,讓從業者們不知道下一步該走向何處。市教委明確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有些培訓機構存在疫情防控不到位、虛假廣告、退費難、超綱超前教學、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家長和學生的意見較大。針對這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有序恢復中將進一步規範管理。對打著教育旗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緊盯不放,堅決改到位、改徹底。

記者瞭解到,對於培訓機構的嚴格管理,不少機構表示擁護,“畢竟,行業好了,對誰都好。”有機構負責人表示,解決校外輔導亂象等社會問題的初衷是沒錯的,大家也都能夠配合,但是期待更為科學和人性化的治理方案。“線下監管一從嚴,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將線上作為替代方案,但是無論對於機構還是家長來說,都未必是件好事兒。”這位機構負責人說。

專家觀點

要管理也要疏導促培訓機構轉型

當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問題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也各抒己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認為,線上教育在政府管理方面存在著主責部門不明、系統規劃不夠、支援手段不多、監管力度不足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校外培訓機構如何轉型發展?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鬍衛認為,引導培訓機構規範發展,既要管理也要疏導。我們迫切需要強化政府主導,劃紅線、搭平臺、給出路,促使培訓機構迴歸正道、轉型發展、釋放風險。

胡衛建議,教育部門可透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培訓機構為全日制學校提供優質規範的教育資源,在學校特別是薄弱學校的教學革新、課程研發等方面,以不直接面對學生的形式進行專業服務,滿足家長“培優補差”的需求。

來源:北京晚報 | 記者 李祺瑤 牛偉坤

流程編輯:U016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65 字。

轉載請註明: 線下培訓班轉線上,效果不理想還毀眼睛,家長開始不買線上培訓的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