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但是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那就是從小多給孩子聽故事。
曾有位教育專家說過:很少有一項活動,能像聽故事一樣,涵蓋了兒童發展過程中所有的學習要素,從生理、心理到人際發展等,都能囊括其中。
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西雅圖兒科專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認為:如果學齡前(6歲)孩子,經常聆聽父母講睡前故事,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後的學習表現以及上學後的學習成績。
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習慣,其實,睡前故事可不光是用來給孩子“哄睡”的。這篇文章,若蘭媽咪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經常給孩子講故事的10大好處,只要家長們能夠充分發揮這些“好處”的作用,就能夠助力孩子快速成長,培養優秀的孩子。
1、給孩子講故事,不僅能增進親子交流,還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發育。我非常喜歡Mem Fox(澳洲親子閱讀專家)說過一句話:為孩子講故事,最大的樂趣莫過於與孩子經營出一種僅限於你與孩子兩人之間獨一無二的親密感。沒有任何事情能如此直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懷,沒有任何玩具衣服可以產生這樣的深度交流,沒有任何的禮物可以這麼有溫暖地傳達世間最重要的愛了。
2010年,日本科學研究生院的兒童學家Shohei Ohgi和同事的一項研究顯示:父母常為孩子講故事,不僅能增進親子交流, 還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發育。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大腦內側邊緣系統相當活躍,這個邊緣系統主要掌管人類的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父母在說故事的同時,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因此跟著生成發展。同時,在父母的陪伴下,對於兒童的情緒控制及腦部智商發育也有相當顯著的影響。
2、多聽故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感受語言的魅力,培養閱讀興趣。故事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好教材。故事的語言活潑、簡練、流暢、通俗易懂,句式表達無比豐富,是不同民族語言的精華,集語言、心理、環境等描寫為一體,語言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0—6歲的幼兒,正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多聽故事,能夠讓孩子學習正確發音,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學會組詞或成句的一些規律,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快速提升。
另外,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注重語言的表達,抑揚頓挫,讓孩子感受語言的魅力,有助於培養幼兒聽讀的習慣以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萌發幼兒初步感受和表現美的情趣。即便是原來不愛讀書的寶寶,自從愛上了“聽故事”,那些情節逗趣,想象豐富的經典童書,自然對寶寶也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3、多聽故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聽知覺能力”,為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奠定基礎。生活中經常有家長反映孩子課堂上似乎“沒帶耳朵”,對老師講授的內容全然不知,或者總是記不住老師的講課內容,學習新知識反應慢,需要幾遍才能理解,無法把聽到的資訊以準確而詳細的順序回憶出來,說話時缺乏條理、組織力差,常常答非所問... ...
大多數家長以為這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態度有問題,其實,導致這些行為發生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孩子的聽知覺能力發展不足。
會聽很重要,從聽故事中學會“聽覺學習”。任何階段的學科學習都是奠基於”聽覺學習”之上,若沒有聽,就沒有辦法懂,更不用談怎麼做了。哈佛大學閱讀專家J. Chall說:愈是年幼的孩子,聽覺理解的程度愈強,遠遠超過視覺的閱讀能力。因此,聽故事,為孩子的閱讀能力奠定了重要先機。
4、聽故事能夠增加孩子的背景知識,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英國有項驚人的預測:現在就讀小學的兒童長大成人進入職場時,大概有1/2~2/3的工作尚未被髮明,未來的企業需要有創意的人。所以,孩子需要舉一反三的“創造力”,來面對未來迅速變化的世界。
那創造力是怎麼來的呢? 它需要孩子與生俱來的”想象力”與大腦內部的”背景知識”一起運作。
故事是培養孩子想象力的最佳材料。故事中的環境描寫最具特色,高山、樹林、小溪等空間變化頻繁,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不同的環境在孩子的大腦中形成不同的畫面,把自身融入故事情節中,去感悟、去體會,在潛移默化中豐富孩子的想象力。
創造力強的人,通常背景知識也很廣博。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聽父母親說各樣的故事,可以同時讓孩子發揮無限的想象力,並充分建立孩子正確的”背景知識”,從而提供了創造力的基地。
5、多聽故事可以提高寶寶的專注力,進而開啟學習與記憶之門。專注力(注意力)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品質之一,它是智力的五個品質之首。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從小就能擁有一流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所有學習與記憶的鑰匙,也與短時記憶緊密相連,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有些兒童無法閱讀,不是他不識字,而是注意力無法維持,使得眼睛會一直跳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已經將專注力問題列為引起全球兒童學習障礙的首要因素。
倫敦學院認知神經學教授Cathy Price說過:如果你不在意閱讀、看或聽的內容,你就不會記住它。故事作為一種最受幼兒喜歡的文字形式,對於孩子來說,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許多家長會驚訝地發現,當我們在為孩子講故事時,孩子竟然可以乖乖坐著,並沉浸於故事書當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些好的故事,他們可以百聽不厭,其優美的語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動的故事講述,讓幼兒被深深地吸引,進而開啟學習與記憶之門。所以,讓孩子聽故事,絕對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運用一些技巧,效果會更好。如讓孩子複述聽過的故事情節,重複講的時候留出關鍵詞讓孩子來補充,有良好表現時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等,都可以強化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寶寶持之以恆。
6、聽故事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比起乾巴巴的教科書、紀錄片,我們的大腦更偏愛故事。故事可以讓孩子有興趣學習那些本來枯燥無味的知識,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教育學研究表明:0至13歲的孩子在無意識的輕鬆狀態,可以同時接受5至10種資訊,只要重複地聽,就能無意識的背大量知識,就像不知不覺能背電視裡的廣告語一樣。蒙特梭利把這稱為"潛教育",弗洛伊德把它稱作"潛意識教育"。
蒙特梭利早教機構經過大量實驗表明:孩子運用"潛教育"記憶驚人,一篇課文,孩子聽5-10遍就有印象,聽20-30遍很熟悉,聽50遍95%的孩子可以背誦,聽100遍孩子終身不忘。
一個好故事,能讓我們的大腦極度亢奮,讓我們沉浸在故事中,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也會被啟用,跟在現實生活中被啟用的感覺是一樣的。一個好故事,能夠重新塑造孩子的大腦思維,孩子會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會內容會更加有認同感。
7、聽故事可以讓孩子正常宣洩情緒,奠定優良的情緒智商(EQ)。情商是成功人才的基礎條件,是人生決勝的關鍵。故事都是有情感的,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情緒會隨著情節的程序有所起伏,這樣的情緒波動對寶寶是十分有益的。尤其當孩子面臨情緒困擾的時候,透過其中的故事,孩子會有共鳴及同理,情緒也自然得到抒解。
而且,在故事的對話當中,不管是故事當中或是與講故事者的對話,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導孩子改變想法、轉換心情,讓孩子以更成熟、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困擾,就能培養出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了。
8、多聽故事可以陶冶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兒童的健全人格和優秀品質。有很多故事中都蘊含著道理,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讓孩子有同情心,珍惜美好生活;《皇帝的新裝》則告訴孩子們要相信自己,做誠實的孩子... ...
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能夠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使他們從小熱愛人類各種美好的思想感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兒童的健全人格和優秀品質。也會在故事中去探索,明白人生道理,學會分辨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並從中培養孩子的道德判斷力與價值觀,可以豐富孩子的情感,開啟智慧的大門。
9、故事可以增長幼兒的知識,激發和鍛鍊幼兒的思維能力。不同的故事中包含不同的知識和概念,比如數學的概念、方位的概念、空間感知、猜測與理解、分析和判斷的能力。透過講故事、聽故事可以讓孩子獲得許多生活中學不到的東西、擴充套件幼兒的視野。
故事是豐富兒童思維的有效媒介。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的同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學習故事中的某些語言,用語言來豐富幼兒的思維,也可以針對故事中的某些情節對孩子進行提問,讓孩子進行積極的思考,鍛鍊思維能力。
10、多聽故事可以培養積極思維,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小寶寶有時候會無理取鬧,“軟硬兼施”還不足以平息。這時不妨給寶寶編個故事,順勢把這個無理取鬧的寶寶當成故事的主人公,進而演繹一段有趣而富有意義的故事。孩子會把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聯絡起來,向故事中的榜樣學習,產生積極的思維、在生活中樹立信心,幫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和麵對時代挑戰的困惑。這種思維來自於故事的啟發和幫助,這對孩子是很重要的。
故事是成長的搖籃,它承載著童年色彩斑斕的夢幻;成長是歡樂和憂愁匯成的小溪,碰撞出無數悅耳的音符。在故事中成長,孩子學會了勇敢面對挫折,變得更加堅強與自信,懂得了感恩與回報,這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雖然給孩子講故事好處多多,但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引起寶寶的興趣,爸媽要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擇不同內容的故事。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0-6歲正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優良的品格的關鍵時期。所以,這裡若蘭媽咪給大家推薦一套專為2-6歲兒童編寫的睡前啟蒙故事書。
這套書共40本,每冊一個小故事,每個故事一個教育主題,包含洗手、刷牙、吃飯、睡覺、如廁等日常行為習慣培養;發脾氣、膽小害羞、懂禮貌、分享、友誼、誠實、幫忙、愛心、認錯等情商管理、情緒控制、社交能力培養等4大類,幫助孩子從小培養好習慣,養成好性格。
可能有的家長在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會驚呼:怎麼這麼薄、這麼小?因為這是專為2-6歲的孩子設計編寫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非常短。這套書每本只有11頁,只講1個故事,故事雖然簡短,但已經把人物、情節、教育意義表達得很清楚。小孩子坐不住、理解力有限,這樣的小故事沒有多餘環節,更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
另外,薄薄、小小的一本,即使寶寶拿著也感覺非常輕便,出門的時候攜帶也非常方便。我每次帶若蘭出門的時候,隨手放幾本到揹包裡,孩子無聊、哭鬧的時候,拿出來給孩子讀,效果不錯。
小孩子大部分都喜歡小動物,這套書裡的主角都是擬人化的小動物,比如小熊、小兔子、小猴、小豬等等,萌萌可愛的形象毫不費力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透過小動物講述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這些小動物遇到的問題,正是孩子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哭鬧、發脾氣、尿床了、穿衣服、吃飯、洗手、刷牙、彆著急等等,這些主題都是孩子每天都在經歷的小事,讓孩子看了有親切感,容易和現實體驗結合,馬上用起來。
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圖畫吸引,善於利用圖畫理解故事內容。這套書配圖生動有趣,第一時間吸引孩子的眼球,寶寶看著圖畫就能複述或者描述故事內容,能夠啟發寶寶的語言組織能力。
另外,這套書的字型很大,還有拼音,順便還能教孩子識字,一舉兩得。
全套一共40本書,40個故事,每天一個故事,也能講40天不重樣,滿足孩子對新鮮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