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32年的封建歷史中,一共誕生了494位帝王,可以說在龐大的帝王體系中,能夠被後人推崇備至的寥寥無幾。
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位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卻在丹青史冊中大放異彩。尤其是擊敗匈奴的漢武帝,更是讓後人無比崇敬。
唐朝時期對漢朝制度多有恢復,於是掀起了一股崇尚漢朝之風。很多當時社會中的大詩人,也都以詩歌的形式去歌頌漢朝。
唐朝有一位號稱“詩鬼”的詩人,他平生作詩多以“神鬼”為主題,並且在正值壯年時一命嗚呼,他就是李唐遠房宗親李賀。
他創作過一首名為《苦晝短》的詩歌,其中最後兩句提到了,古代歷史中兩位偉大的帝王。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原本是為了歌詠自己的人生,但沒想到卻契合了一段歷史真相。
一、《苦晝短》中的“劉徹茂陵多滯骨”
李賀創作的這首《苦晝短》,體現的就是感嘆年華易逝,生命短促的悽苦之情: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食熊則肥,食蛙則瘦。......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實際上這首詩歌的最後兩句,才是全詩的“詩眼”。劉徹的茂陵中埋葬著他殘餘的枯骨;而嬴政的棺車也白費了掩臭的鮑魚。
都是在反覆強調,就算是天子也難免一死,大家應該理智看待生死問題。詩歌中提到的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漢武帝。
漢武帝去世之後就葬於茂陵,這座帝王陵寢是漢代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陵墓,考古學家將其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茂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興平市東北,東西橫亙著百里“五陵原”。始於建元二年即公元前139年,竣工時間為公元前87年,歷時53年。
這座在漢武帝生前,就一直修建的帝王陵墓,不僅有漢武帝的靈柩,同時還有氣勢恢宏的陪葬墓。
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們,以及金日磾等人的墓葬,作為漢武帝茂陵的陪葬,時至今日依然清晰可見其威武氣勢。
2014年,茂陵與其他29座漢唐帝陵,被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案。茂陵的地宮內充塞著大量稀世珍寶,這也是被盜五次的根本原因。
據《漢書·貢禹傳》雲:“武帝棄天下,霍光專事,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
《新唐書·虞世南傳》也有:“武帝歷年長久,比葬,陵中不復容物。”
除了190多種隨葬品外,居然還有活牛馬、虎豹、魚鱉、飛禽等,同時還有用金箱盛裝的30卷雜經。
但由於茂陵曾分不同歷史時期,前後5次被盜墓賊光顧,所以帝陵中的寶物大都被非法挖掘,很多難得一見的珍寶,在盜墓的過程中受到損壞。
赤眉軍攻進長安之後,曾先後連續兩次盜竊茂陵。時至東漢末年董卓進京之後,又再一次派遣呂布挖掘茂陵。
可以說這三次大規模盜墓,讓曾經威嚴、輝煌的茂陵,衝上了一層暗淡的灰塵,但這並沒有結束茂陵被盜的命運。
茂陵第四次被盜,可謂是百年不遇的大浩劫。公元881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入長安之後直奔茂陵盜墓,他們將帝陵中的寶物當做軍餉。
據民間傳聞黃巢派遣起義軍,在茂陵搬運了三日之久,從這一點就可以證實,茂陵中的珍奇異寶可謂數不盡數。
到了近代,由於軍閥混戰,所以出現了很多駭人聽聞的大案。大家都知道孫殿英盜取了東陵,所以被人們稱作東陵大盜。
實際上茂陵也是難逃此劫,據說當時有一個軍閥,以在嶺上修築戰壕為掩護,大肆盜竊茂陵中的金銀財寶,這種可恥的行徑簡直不堪入目。
漢武帝稱得上是漢朝最偉大的皇帝,因為他徹底扭轉了漢朝對匈奴的戰局和關係。
在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不斷被對匈奴作戰的過程中,不僅將匈奴人徹底趕出了遼闊的大草原,而且還讓他們百年內不敢造次。
但可惜的是這樣一位文治武功的皇帝,死後陵墓也無法擺脫被盜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