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競賽早該回歸本位
評論員觀察
當獲獎“神童”頻頻翻車,教育部出手了。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競賽主辦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全面開展一次自查,對以往獲獎專案的真實性、獨創性進行復核。要堅決避免參賽專案明顯不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現象的發生,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
實際上,向此類亂象的製造者“喊話”,教育部已不是第一次了。2018年9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試行辦法”),旨在防止競賽“變味”,為學生與家長“減負”,並最佳化教育環境。然而,個別競賽評審缺乏尺度,學生參賽像趕場,家長親自上陣代勞,甚至濫用科研資源和學術權威為子女鍍金,令人大跌眼鏡。
7月20日,針對中學生段某嚴一獲獎成果與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段書凱早前申請的國家專利高度相似的問題,西南大學宣傳部一工作人員回覆媒體記者稱,相關部門正在瞭解情況。隨著國家加強規範中小學生全國性競賽活動,會有更多此類“神童”翻車事件被徹查被曝光。然而,除了必要的查漏補缺,依託長效機制,對賽事予以常態化管理,已勢在必行。
首先,嚴守競賽邊界。依照“試行辦法”,原則上不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也就是說,舉辦全國性競賽要恪守教育活動的底線,嚴把素質教育導向,嚴控競賽數量,嚴審參評資質,嚴禁競賽違規收費。其次,確保賽事成績與招生脫鉤。依照“通知”的規定,任何競賽獎項均不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加分依據。掐住各種賽事的“應試”傾向,禁止把競賽成績當作招生入學“入場券”,方能真正減少“人造神童”背後的驅動力。
再次,做好清單動態管理。從2019年起,教育部開始稽核並公佈競賽名單,讓監管部門和社會可以對照名單實施監督。在把山寨賽事隔離在清單之外的同時,還要加大力度防止清單之內的賽事異化變味,確保優勝劣汰、動態監管到位。譬如,各省區市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立即查處,並反饋教育部做進一步處理;舉辦單位違法違規情節嚴重或經警告、提醒仍不改正的,不僅要從競賽名單中移除,而且不再受理其舉辦競賽的申請。
欲成大器者,先要誠實做人。歸根結底,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初衷在於育才育德育人。那麼,在企望競賽出人才之前,先要清掃競賽環境,耕耘人才成長的土壤,確保把育人和立德統一起來。
(楊博)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