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中國南方的開發史,實際上也是華夏民族對南方被稱為“蠻人”和“越人”等族群的同化史。這其中又經歷了怎樣的歷程?隨爛柯人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早期的南方族群
在秦漢至唐以前的中國歷史典籍中,記載長江流域生活著大量的少數族群,如武陵蠻、板楯蠻、豫州蠻各種蠻人、“山越”和“賨人”。為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談談中國早期的地方形態。歷史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的族群融合也是一步步進行的。夏商周時期的中國還處於城邦國家階段,國家治理僅侷限於王所在的城和城周邊。城內為“國人”,城外為“野人”,再遠處便生活著許多“不沐王化”的少數族群。因此,早期國家對於地方的治理,主要集中在主要交通幹線的附近。翻檢史書,我們不難看到,在晉、齊等傳統華夏國家周邊都生活著大量的被稱為“夷”的少數族群。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北方況且如此,南方被成為“蠻”的楚國區域內,更是可想而知。
楚地風俗與中原迥異
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爭與整合,到秦、漢帝國建立後,北方的少數族群基本成為皇帝治下的蠅頭小民,為國家服徭役,交賦稅。而帝國南方疆域內仍有許多族群並不接受政府的直接控制。這些族群一般生活在山地,早期的技術限制了秦漢帝國在征伐過程中對於山區的統治。加之秦、漢帝國在南方設定的郡縣相比北方而言,數量少而轄境大,統治基礎薄弱。據復旦大學周振鶴先生研究統計,漢武帝時期,若以今天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來算,南、北方郡國數之比為3:7,而北方人口是南方的3.2倍。帝國對於南方的管控力度之弱可想而知。
(《越人歌》劇照)
帝國對於山地的少數族群,一般會賜予其首領名號,讓其代行王化。但我們也看到,兩漢勢力不斷向這些山地滲透,試圖將其置於郡縣的治理之下。東漢順帝永和元年,武陵太守上書:“以蠻夷率服,可比漢人,增其租賦”。但《後漢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蠻人的叛亂,來抵抗華夏勢力的“入侵”。不過在強有力的政府壓制下,叛亂一般會被快速地平定,蠻人漸漸被納入華夏體制,但由於這裡非政府管控重心,蠻人一般只要表示服從,向中央交納一定供奉,並在國家需要時加入國家軍隊一起作戰即可。《後漢書》中就有“廣募雜種諸蠻夷”的記載。
二、三國亂局與南方開發
東漢末年,隨著北方連續的戰亂,大量的人口遷往南方。尤其在北方難以擴充套件勢力的劉備和孫權都選擇了在南方立國。但孫吳和蜀漢政權都受到少數族群問題的困擾。為了進一步強化自己域內的統治服務於對外作戰,向更多的人口徵稅以及獲得更廣泛的兵源,他們必須向山區的“蠻人”用兵。而在三國邊境山區的那些少數族群,會受到曹魏的拉攏時叛時順。
(影視劇《三國演義》孟獲)
我們都熟悉的一個情節,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這件事,但是明確記載了諸葛亮為了穩定後方,曾親自率軍向南中地區與西南夷作戰。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曾指出自己“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而孫吳面對的問題則更加複雜。我們如果細讀三國史,就會發現“山越”、“武陵蠻”、“交趾豪族”一直困擾著孫吳君臣。尤其是“山越”,山越處於孫吳統治的心腹地帶,孫吳從始至終都沒有終止過與境內“山越”族群的作戰。至於作戰目的很明確,“疆(強)者為兵,羸者補戶”。
(四川賨人谷主題演出)
漢中地區是魏、蜀兩國對峙的前線,所以這裡生活的巴賨人便受到重視。《華陽國志》記載 “魏武以巴夷王杜濩、樸胡、袁約為三巴太守”。曹操封巴蜀周邊的賨王為太守,表示對他們的拉攏。漢中地區地理限制、勢力複雜,曹魏政權由於兵力有限,視之為雞肋。所以想借助當地的少數族群勢力來牽制劉備的進軍。而賨人也的確為曹魏提供了兵力協助。而襄陽地區的柤中夷,依違於魏、吳兩國之間。《三國志》記載將領梅敷如牆頭草一般,投降魏、吳各多次。按理說,多次背叛是魏、吳兩國君主都絕對不能忍受的,但梅敷每次投降都被迅速接受且毫無處罰,令人生疑。但當我們翻檢《漢晉春秋》就會發現,梅敷其實是荊州地區勢力最大的柤中夷的首領,他率領的部族就在雙方交戰的前線。魏、吳雙方都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統治此地,所以拉攏當地的夷族是最務實的做法。
三、沾沐王化與依阻山險
三國的亂局被司馬氏建立的晉所整合,但是西晉立國不久,便遭遇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使西晉政權內耗嚴重,北方的胡族乘機入侵,史稱“五胡亂華”。五胡在中原地區的肆虐和殺戮,使華夏民族遭遇巨大危機。於是,華夏政權歷史上第一次遷往南方,琅琊王司馬睿在王導的協助下在南方順利立國,儲存大晉國祚。與此同時,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遷的高潮。於是,南方本來族群與文化的多樣性,在大量的華夏人群與華夏文化滲透情況下,有了巨大的變化。
東晉剛南渡之際,中原人士對於眾多少數族群持排斥態度。史書記載:“中原冠帶呼江東之人,但狐貉類雲。巴、楚、蠻、獠、俚、楚、越,鳥聲禽呼,言語不同,猴蛇魚鱉,嗜愁皆異。江山遼闊將數千裡,睿羈縻而已,未能制服其民。”此時的南方蠻人,仍保留自身文化的特徵,《南齊書》記載“蠻俗布衣徒跣,或椎髻,或剪髮。兵器以金銀為飾,虎皮衣盾。便弩射,皆暴悍好盜賊焉。”面對文化與生活習性的與漢人差異甚大的南方族群,東晉政府最初還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即行政名義上對其進行實行統治,各族仍保留自己的生活習性與文化特徵,過著與從前一樣的生活。
(南蠻圖騰)
但隨著北來華夏政權統治的穩定,雙方的矛盾又凸顯出來。從東晉到之後宋、齊、梁、陳四朝,不斷強化對這些族群的控制。於是,這些族群做出了兩種選擇,一種便是表示服從,“沾沐王化”。另一種則是“依阻山險”,進行抵抗。
《隋書》 記載南朝時, “諸蠻陬俚洞 , 霑沐王化者, 各隨輕重收其賧物,以裨國用”。即在政府的壓力下,很多蠻族在政治上接受了政府直接的管理,向政府承擔一定的義務,與漢族的戶籍下的小民一樣繳納賦稅,並服徭役。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蠻人距離政府的遠近,政府影響力的強弱也不同,所交納的賦稅不是均等的。其區域距離政治中心越近,政府對其管控力越強,其義務越接近普通小民。當然,也有許多選擇抵抗的族群,他們逃入深山,依據險要的地勢,與官府抗爭,躲避徭役賦稅的徵發。但這一般都會引來軍隊的征伐,導致更直接、更迅速的管理變革,國家直接在此處設定郡縣,即史書所見“左郡”、“左縣”,將其直接納入漢制體系中。但我們不能以近代才產生的民族獨立與自由思潮來對當時的行為進行批判,畢竟當時整個世界,各個區域都在進行血與火的民族融合。
文史君說:
中國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主要在北方,所以南方早期的族群多以華夏族群以外的蠻人和越人為主。經過春秋戰國到秦漢數百年的努力,華夏政權對南方的控制逐漸深入,南方漸漸納入王化軌道。但三國亂世打破了這一程序,戰亂使族群的境遇並不相同。在三國疆域內的族群,政府一般會努力將其納入自身治理體系。而那些邊境趁機壯大的蠻族,會受到各方的拉攏。八王之亂後,晉室南遷,南方第一次成為華夏政權的中心地帶,所以南朝都注重對蠻人的管控。這時蠻人或主動服從,沾沐王化;或依阻山險,進行抵抗。最終,都加速了南方民族的融合與南方山地的開發,為南方的開發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羅新:《王化與山險——中古早期南方諸蠻歷史命運之概觀》,《歷史研究》,2009年第2期。
胡鴻:《六朝時期的華夏網路與山地族群——以長江中游地區為中心》,《歷史研究》,2016年第5期。
呂春盛:《三國時代的山越與六朝的族群現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3期。
(作者:浩然文史·爛柯人)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