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這種習慣,甚至比學習更重要!
每每家長間聊起孩子運動的話題,聽到有家長說起,我每天都安排我家的孩子鍛鍊,幾點到幾點,跑步或者其他運動之類的,就會有另一些家長不以為意,我家孩子雖然不愛動,平時注意吃好,作息時間規律,身體一樣很好。
然而有資料表明,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我國孩子的肥胖率和近視率也在逐年上升。世衛組織一直建議,為了孩子的健康,孩子每天至少運動一個小時。然而很明顯,一些孩子來說,每天的一節體育課就是他們活動量的全部。
明明還是初中高中生,就已經引體向上、仰臥起坐一個也坐不了,十幾歲的孩子就有了三高,因為喜歡喝甜的才上大學居然就喝出了糖尿病。因為缺少體育鍛煉,無論是體育成績還是身體健康,都在向孩子亮起紅燈。
因此,培養孩子的運動的習慣,應當是與培養孩子人格三觀知識等,同樣重要的。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呢?
01
選擇孩子感興趣並適合的運動
去了學校就會發現,有些孩子可以追著足球跑一下午,但若是真的讓他們繞著操場跑上幾圈,有的孩子就會露出不高興的表情。而事實上,球類運動的體能消耗與跑步相當甚至還要多,這也就說明了食有喜惡、學有偏科,這些孩子並不是討厭體育運動,只是不喜歡單純的跑步。
所以可以說,讓孩子參加喜歡並適合的體育運動是養成好的體育習慣的第一步。多讓孩子參加不同的運動,找到其興趣所在。喜愛孕育出自覺性,有了自覺性,習慣才能長久良好地保持下去。若是隻是逼著孩子每天做些運動,孩子最多隻是遵從了父母的安排,不僅養不成習慣、心裡覺得麻煩厭惡,一離開家長,就會徹底把運動丟掉腦後。
02
給孩子必要的支援
有些家長覺得,運動就是讓孩子在小區裡和小夥伴們跑來跑去,沒必要在這上頭花錢。所以當孩子說想要某件體育用品時,就會說,你在小區跑跑也能鍛鍊,為什麼不跑步?你就是懶。
這句話不僅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打擊,還會因為跑步等於體育運動的這種錯誤掛鉤,澆滅他對體育運動的熱情。
在孩子養成運動習慣的過程中,家長的支援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精神上的支援遠大於物質上的支援。孩子懂得家長臉色,究竟是出於自願買還是雖然覺得沒必要但孩子想要姑且還是買了,稍大一點的孩子都是知道的。當家長給予孩子精神上正面的支援,孩子在運動時能更加無憂無慮,反之,就會擔心會不會因為太貴又不小心碰髒了捱罵而小心翼翼,就失去了運動本身的隨心性。當然,如果實在是家庭無法支出,或者支援但的確十分昂貴,注意不要弄壞了,也要同孩子好好講清楚,這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教育。
03
循序漸進,規劃時間
對於尚沒有時間觀念,或是時間觀念差的孩子,家長可以每天為他規劃出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運動。而對於自己的時間自己安排的小大人來說,家長只需要保證他們沒有都有空餘的時間運動就行,不必刻意定下某個時間段。
規劃運動時間,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每天都有時間運動的習慣。尤其是最一開始,習慣運動可以慢慢來,但並不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家長必須要監督自家的孩子。每天都運動不僅能讓孩子形成健康的生物鐘,也會讓孩子的身體逐漸習慣運動,乃至一到時間就會躍躍欲試,時間一長,鍛鍊的習慣自然就會養成了。
04
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運動
回憶一下,當身為家長的你和孩子說,你為什麼不出去鍛鍊的時候,你正在做什麼。
“明明你也沒有做,憑什麼就要求我做。”這是無論誰都會有的心理,當大夏天,家長坐在開著空調的家裡的沙發上玩手機,卻想要孩子出去鍛鍊時,難免有些孩子會想,憑什麼你就能吹空調玩手機,而我卻要出去挨著太陽流汗。
和孩子一起運動,家長會成為孩子的榜樣,更能讓孩子提升對運動的興趣,有利於養成孩子運動的習慣,在運動的過程中,也能培養孩子與家長的情感,對於經常擔心的家長來說,也能督促孩子遠離危險,可謂是一舉多得。
另外,在培養孩子運動習慣的過程,家長也不要忘記了培養其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小夥伴踢足球,因為想要搶到足球就將其推倒在地,覺得這就是小孩子間玩鬧因此就忽視是萬萬不可的,體育價值觀,例如遵從紀律、團隊合作等,也是日常生活中人需要學會的。很難想象一個在團隊比賽中覺得靠自己一個人就能勝利的孩子,長大後如何在職場與團隊進行協作。
可以說,體育運動中一些不好的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人生的三觀。讓孩子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