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末年,很多年輕的知識分子都看出了這個國家的陌末路,他們希望可以集齊知識分子團體的力量,來改變國家,是自己的國家從滅亡的末路中走出來。
當時中日之間一場大戰爭剛剛結束,那就是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取得了勝利,而中國淪為了戰敗國,日本政府提出了集齊過分的《馬關條約》,但是中國沒有拒絕的力量,只能低著頭簽下條約。
國內的年輕群體們都憤怒了,我們的國家怎麼可以如此的羸弱,如此的屈辱,於是年輕的群體集合起來, 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積極分子們聯合上書給皇帝,也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就這樣,康有為儼然成了國內所有知識分子的楷模,每個對國家抱有希望的年輕人都應該像康有為一樣,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和巨大抱負。
但其實這些知識分子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康有為的計謀,他們的努力全都為康有為做了嫁衣。
傳銷組織將民眾洗腦後會煽動民心的說,你們不用考慮那麼多,也不用努力,只要把錢交給我們,我們就幫你錢生錢。任何告訴民眾不用努力就可以成功的雞湯,全部都是騙人的,而康有為差不多就是這樣一個人。
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之後,見到了光緒皇帝,並且和皇帝有了交談。據康有為自己說得是,他和皇帝交談了有四個小時,兩人相談甚歡,皇帝也很支援他的想法。但是實際上真的有那麼多嗎?
之後的人在真正的維新派領導人物的回憶錄裡找到的答案,當時的康有為只不過聊了十五分鐘,連事情說清了沒有都不知道,哪來的相談甚歡?況且康有為一個廣東人,光緒皇帝一口北京話,兩人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話,怎麼交談?
雖然康有為一直在宣傳維新運動,但是其實他什麼作為也沒有,他也並不是維新運動的領導人物,所以當時他和皇帝的交談沒有任何收效,皇帝根本沒有支援,所以他也沒有實施所謂的維新運動,不然之後大肆抓捕維新派成員時,康有為為什麼沒有被抓起來?
之後康有為又跑到國外,假傳自己是皇帝的特使,這樣的名頭吸引了很多人關注他,也有人願意在他身上投資,康有為拿著這些錢回到香港,在租界裡買了房子,又娶了很多的妻妾。醜陋嘴臉在他拿到錢之後全都顯露了出來。
其實皇帝確實支援了一部分青年分子的行動,但和康有為沒什麼關係,是支援真正的維新派領導人物的,當時秘密傳下的詔書上寫了很多人的名字,但是沒有康有為,在之後維新派的行動失敗,維新派成員被屠殺殆盡的時候,那份秘密傳下的詔書卻被人有一塊破布包著安全的轉移到別的地方。
在康有為以為自己什麼都算到了的時候,這份秘密詔書卻被公佈出來,這下康有為一直以來的君子形象瞬間崩塌,醜惡嘴臉一下暴露在世人面前,當扯下包著詔書的破布的一瞬間,康有為的淨白麵皮也被扯了下來。就這樣,一個差點連皇帝都矇騙過去的晚清時期大騙子,就被昭之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