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教育水平已經今非昔比,各大學校和家長們也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業,似乎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就已經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發展道路是否艱難曲折,甚至很多家長拿孩子的成績進行攀比,把孩子視為能代表自己成功的私有物。
所以,孩子們的壓力越來越重,尤其是到了高考的時候,不掉幾斤肉都無法證明自己真的廢寢忘食的學習了。高考對學生們來說就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含辛茹苦12年,能證明自己這些年沒有白白浪費的只有打好這一戰了!
但是,高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差個零點幾分就能壓過好幾百人,所以孩子們面對高考都會比平時認真幾倍,畢竟從小到大的知識都要在一天,彼此之間的真正較量才真正的開始。
1977年高考試卷“曝光”,試卷內容太簡單,網友:這麼考我能上北大
最近,網上曝光了一份來自1977年的高考試卷,網友們頓時炸鍋了,直言考試內容過於簡單了!這麼考我也能考進北大!,看完試卷以後,我們會發現,那時候的語文試卷不僅簡單,題量也很小,整個卷子就簡簡單單的三道題。
看來佔分最多的就是作文了,題目還是我們小學時期就寫過的作文《難忘的一天》,除了作文就剩一道詞語解釋和一道文言文翻譯了,難度也就是現在我們中小學生考試的難度而已,怪不得網友說這麼考能上北大呢!還真不是吹的。
但是,大家知道1977年才剛剛恢復高考制度嗎?當時參加高考的人有570萬人,雖然在我們看來,考試題很簡單,但是當時被錄取的考生只有28萬人,可見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和我們現在比較差距是巨大的。
對於當時的生活條件,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確實很少有人去學堂裡面讀書識字了,更多的人在都忙活命、著填飽肚子,所以那時候,文盲真的遍地都是,所以我們也不要嘲笑那時的人,畢竟時代不一樣了,我們能有幾天,也是從他們的改變開始的。
最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的學習,多讀書,因為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到以前的那種試卷模式了,新時代下的學生要做的額就是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用自己的努力換回一個有文化的自己,畢竟只是是自己的,留在心裡,早晚有用武之地。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王小波說過,“活在世上,不必什麼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找學習方法就要參考大師們的學習方法,其中必有精華之處。”這就話真的是通俗易懂還很有道理,找名人的學習方法,比如說華羅庚提倡讀書“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他就提倡讀書多做筆記,多做習題,大量的訓練會對知識更深刻的瞭解。
還有朱熹的“讀書貴有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這對背單詞有很大的作用,大家不妨多找找名人都是怎樣學習的,然後看是否適合自己。
經常回想一下自己在學習的時候,什麼時候效率最高,怎麼做對知識的記憶最深刻,然後在心裡做好總結,多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然後在中間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而學習方法,因為,沒有哪套學習方法是大家都能通用的,所以學生一定要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