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女孩,一生都打上了沉痛的烙印,即使貴為皇后,終其一生,也未能真正治癒。
她們中的很多人往往走向了兩個極端,要麼自卑討好,認為自己不配被關懷;要麼過分要強,性格走向偏執極端。
長孫皇后和武則天,唐朝最知名的兩個女人。一個被所有男人認為是最賢惠的妻,一個被所有人認可是最強大的女人。
而她們這兩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女孩,恰好走向了天平的兩個極端。她們都在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用智慧、努力博得權勢和地位,試圖修復自我。
長孫皇后童年很是不幸,由於她的母親是父親長孫晟的續絃之妻,在父親死後,前頭夫人生的兒子就狠心把繼母和年幼的弟妹給趕出了家門,長孫兄妹不得不寄居和依賴舅舅而生活。但後來她因嫁給唐國公次子李世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甚至成為了大唐皇后,
母親是不被異母嫡兄敬愛的少年繼室,年邁父親忙碌於國事與官場,對家庭的疏忽與漫不經心;父親早亡後,母親、哥哥和年幼的自己,被長孫家族掃地出門趕回孃家的恥辱與羞憤;
這一切,似乎都在玄武門之變後得到了彌補。那個被拋棄的小女孩現在成為了帝國的皇后,長孫家族的門楣需要她和兄長的名字來點亮。
然而翻開史書,我們也不得不悲哀的發現,童年時來自家庭的傷害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嚴重,即使在皇后的光環下,長孫皇后一生都未能成功治癒自我。童年造成的心理傷痕始終都在,養成了她低調、隱忍和謙卑的個性。
所有人都得承認唐太宗對長孫皇后的禮敬,正如所有人都要承認他的風流好色。在他身邊,實在環繞著太多五花八門的美女。
比如貴妃韋珪,不僅是帶女再嫁的二婚寡婦,而且還和他有點親戚關係,算起來是他的大表姐;韋珪的堂妹韋尼子,原來是王世充的兒媳婦,後來被李世民納為昭儀;
比如庶嫂廬江王姬,李世民有個堂哥廬江王李瑗,由於是李建成黨羽,他反對李世民兵敗被殺,他的一個寵妾又被李世民收入後宮;
比如前朝公主楊氏,她身為隋煬帝女,生下了李世民認為最像自己的兒子李恪,“地親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甚至想用他取代自己和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
此外,李世民還有大量從良家入選的美人,比如徐賢妃徐惠以才華入宮;武媚娘武氏以美色入宮等等……
而最驚世駭俗的是,李世民當著長孫皇后的面,盡情寵愛著自己的弟媳楊氏。這個賢德和最擅長勸諫的皇后對此是一聲不吭裝作沒看見。當然,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死後,丈夫甚至想讓弟媳取而代之自己用生命贏得的皇后寶座。
隋唐帝國的祖輩都來自風沙遼闊的代北,北地紅妝英姿颯爽,她們擁有著不輸男兒的雄心壯志和勇氣膽略,長孫氏能助夫發動玄武門事變可見一斑。
但她獨獨缺乏的就是代北女兒們敢愛敢恨的豪氣,她們對待愛情的競爭者姿態兇猛,被史書稱為驕悍善妒,而長孫氏卻截然相反,甚至低調謙卑得有些可憐。她不僅沒有權力去約束唐太宗納寵,而且她的個性也決定了她不會也不敢妒忌。
唐太宗李世民被這麼多美女包圍著,而長孫皇后能守住自己的正妻位置,顯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她在感情上採取的手段就是以退為進、不爭而爭。既然李世民喜歡美女,長孫皇后就盡力去滿足他。
李世民在女色上做的很多荒唐事,比如在長孫眼皮底下寵愛弟媳婦,比如強納堂哥之妾廬江王姬,一向遵守禮法而且擅長委婉勸諫的長孫皇后從來都是裝聾作啞不提一個字,因為她知道不能打攪皇帝興致、讓皇帝無法下臺導致破壞帝后關係和感情。
她太感恩李世民改變了她的命運了,因此盡力滿足李世民的各種需求。像貞觀二年時,長孫皇后當時正懷著李治,她還大著肚子在積極奔走為李世民尋訪絕代佳人鄭氏,以滿足李世民對美色的慾望。
長孫皇后為了做好最賢惠的皇后,對後宮們非常關懷和愛護。每當妃嬪們生病了,哪怕地位再低下,長孫皇后不顧自己身體不好,總要親自上門去看望慰問,而且還把自己的藥送給對方吃。
李世民有個妃子生孩子時難產死了,只留下一個公主。長孫皇后親自撫養了這個孩子,對她的寵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女兒。
而即使她已經這麼好了,但她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還應該更努力。她在忙碌於後宮之餘,還躲在深宮偷偷寫《女則》勉勵自己成為一個更完美合格的賢后,宮人勸她把書獻給皇帝,她拒絕可以體現其謙虛的美德,但長孫皇后認為:自己寫的書沒有條理邏輯,是不配給皇帝看的。
她病重時,兒子李承乾一片孝心,想向皇帝請求大赦天下為母親祈禱福氣,長孫皇后深明大義拒絕,但她一定要貶低自己的女性身份:為了我這樣的女人這樣做是不值得的!
長孫皇后一直在努力追求成為符合儒家倫理道德的好皇后,在這個過程中她放棄了很多女性的自我和本能,過於貶低打壓自我女性身份的人格,記住了夫權皇權大於天的教化卻忘記了妻者齊也的另一種夫妻相處模式。
而這一切,根本就源自她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年幼的她被家族拋棄,這讓她失去了自我認同又太渴望外界認同。她在用智慧和權勢修復自我,並開始掌控自己人生的過程中,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精神意志方向始終被原生家庭束縛!